長篇小說《洞庭聽風》審讀意見

-----水魅書審讀意見連載第54篇-----

首先,肯定作者有相當好的文學語言表述能力。文學語言的表述能力是什麼?對細節(人物活動)的可視性描畫,對人物心態的及時捕捉,對場景的概括性準確性描寫, 等等。《洞庭》小說可以見到作者這些功力。比如在描畫塑造葉天成,胡曉慧,吳用水,鮑紅,豹子,這些人物的故事記敘,糾葛和交往方面,很多時候十分準確傳神,文字並不多,不累贅繁複,能恰到好處記錄下當時當事者的心理活動,個性心態。即便出場較少的人物,許麗江,田豔,也如同素描,有簡要但能展現心性的刻畫。

小說頗為抒情。在葉天成和胡曉慧的愛情故事上,作者傾注了很大的力量,可以說取得了成功。如果剝離其他內容,單就葉胡愛情故事說,可以說是經典的,一個優秀的愛情故事。尤其最後部分,胡葉面臨生離死別,活生生的愛侶,因為不可戰勝的疾病,因為胡曉慧不可更易的決心,葉天成只能眼睜睜看著比自己生命更加寶貴的愛人在自己臂彎裡遁去。這一情節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這是小說最出彩的一部分。對葉胡愛情的抒情,是極富煽惑力的,但真實感很好,不做作,不勉強。

另外,小說對故事發生的環境,風景風光的抒情,既是情感飽滿的,也是藝術上恰如其分的,沒有濫觴。

小說寫的是改革開放初期,洞庭湖地區某縣商業系統的故事。大學生葉天成畢業分配來到這裡,他的家鄉,立即成為人物眾多的商業局的明星,商業系統突出優勢是美女如雲,於是他就成了美女眼中的寶貝。在眾多女孩裡他鐘情的是後來成為妻子的胡曉慧。這裡埋下伏筆,胡曉慧因為遺傳了母親的心臟病,從醫學上說是不能生孩子的,因為那將是對生命的至高威脅。但是,他們相互愛的太深,尤其胡曉慧大愛大勇,明知懷孕生子將威脅自己生命,卻置生死於不顧,毅然拒絕包括丈夫,父母,友人的一切勸告,一定要為她和葉天成的愛情留下傳承者,最終,作出慘痛犧牲。這就是小說最後部分感天動地的故事。

小說結構在時間的線性上,屬於傳統的完整構架。除了葉胡的愛情故事貫穿始終,小說大部分內容在記敘這個縣商業系統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陣痛性轉型,從鐵飯碗向或者泥飯碗或者金飯碗的置換過程。上世紀的這個轉型大潮,當時人們看到的只能是波濤洶湧險象環生的前景,不言而喻,中國人在那一時期的經歷是驚心動魄的,此後絕處逢生光彩熠熠的故事在那一時代是聽不到也想象不到的。這部小說十分詳盡地記敘了這一時代在這個特定地域的人們的冷暖人生,生死遭遇,四處踉蹌,遍地悲痕。葉天成在大潮中,有沒頂式的捲入。一個初入社會就遭遇如此社會狂瀾的大學生,他曾經迷惘,彷徨,但仍全力拼搏。下放鄉間,困厄庫房,一方面拼盡心智,一方面也藉助親友,如幾位表親的出謀劃策。終於漸漸走出困境,在不經意間還摘得不少改革果實,從商業系統普通職員提拔為副縣長。

計劃經濟時代的商業局,五交化系統是響噹噹的鐵飯碗。經理吳用水,書記夏澤芳,是權利核心人物。小說對吳夏有相當分量的描述。既有光明部分,也有陰暗角落。從人性看,他們較為中性,並無太多惡行,故後來公司解散,重組,清算,他們也僅黨內警告處分。底層人物如李么姑,劉林,等,在大潮中衝擊最大,屬於

改革成本(當時置身事外,後來掘金滿滿者的大言不慚之說)類悲劇人物。總體說,小說對這一地區這一單位在改革大潮中的各類人物故事,必須經歷的各類改革事件,描寫詳盡,真實。細節,場景,乃至具體數據,遍佈於小說整體。可以揣測,作者如非親身經歷,不大可能有如此細緻記述,尤其那些數據,想當然應該是想不出來的。小說也涉及到了大潮中的不法分子,非法事件,如豹子等人的種種惡行。

現在要說的是,小說存在嚴重不足。主要是,過於沉迷於改革的具體事務,具體事務佔的分量超過文學部分,看起來,小說猶如那個單位那次改革的全記錄,全檔案,或改革史。這使得小說不僅拖沓,繁雜,篇幅臃腫,也大大損壞了作為文學樣式的小說的本質,包括形象。小說居然有名有姓者七八十位,各類數據大概數以百計。小說是什麼?小說要提煉生活,昇華生活,不是如實記錄生活。改革史是應用文,改革史詩是文學文本。這是要嚴格區分的,不能雜糅的。

另外,小說中,吳用水和夏澤芳的不潔情事寫得太多太細太膩。有關葉天成的這類描寫也略嫌鋪陳。

另外,小說命名有些大而無當,不精確,缺乏個性魅力。

要作者修改,要處理的分量太大,肯怕不是易事。如可能,作者自費出版吧。

——2018/1/15

長篇小說《洞庭聽風》審讀意見

抓鏡頭的俄羅斯美女(本文作者拍攝於莫斯科紅場 圖文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