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國”的稱號當之無愧

古代稱為巴蜀的四川,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文物古蹟、眾多的民族風情、優美的自然風光、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多彩的自然資源。

“天府之國”的稱號當之無愧

四川盆地的歷史與形成

據考證:在遠古洪荒時期,四川是煙波浩渺的大海,到4億年前的志留紀末期發生了世界性的地殼運動,使四川脫離海水,由海變陸而形成盆地。到中生代,四川盆地又變成了“巴蜀湖”,也是煤、油、氣、鹽形成的時代。到白堊紀後,巴蜀湖逐漸縮小為“蜀湖”,以後岷江等河流的泥沙流入湖中堆積,就形成了現在的成都平原。

由於地殼的擠壓與褶皺運動,四川東部形成東西走向的平行排列的山脈,這些山脈被河流切割成許多峽谷,形成了長江三峽、嘉陵江和大寧河小三峽等著名的旅遊景點。

“天府之國”的稱號當之無愧

歷史文化豐富,底蘊不輸於中原

位於長江、黃河之間的四川,既是我國西部南北交通的要道,又是我國南北文明的匯聚區。四川吸收了兩大流域文化的精華,形成一種既與中原文化有某些聯繫,又與之下盡相同的文化體系,廣漢縣三星堆出土文物等可以印證。四川處在青藏高原至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是西部牧業民族和東部農業民族交往融臺的地方,也是人才萎葷的地方,這裡既留下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民俗,也留下了名人如李白、杜甫、諸葛亮等人的祠館、傳說或有關習俗。

四川盆地資源豐富,多種多樣

川西成都平原和川東淺丘陵的土壤肥沃、氣候溫暖、雨量充足,適合於發展農業生產;長江、嘉陵江、岷江、沱江等流經四川盆地,給百姓帶來舟揖、灌溉、漁業之利;盆地有豐富的鹽、氣、煤、鐵等資源,盛產柑桔、油桐、漆樹、花椒、蘋果等經濟林木和大熊貓、牛羚、金絲猴等異獸珍禽;在遼闊的草原上,又是馬、牛、羊等的放牧、繁殖的好地方。

“天府之國”的稱號當之無愧

在巴蜀先人的努力下也讓四川盆地有了天府之國的美譽

巴蜀先民在首領太皞氏、廩君、蠶叢、魚鳧、杜字、鱉靈等率領下,開溝排澇、播種糧食。到秦昭王時,蜀大守李冰父子組織蜀郡百姓興修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更有利於灌溉和航運,使四川農業“無寸土之曠,歲三、四收”,使巴蜀地方“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糧食年年豐收,手工業發達,經濟實力日益雄厚,獲得了“揚一益二”(揚指揚州,益指成都地區)的讚譽,更獲得了“大府之國”的美稱。

“天府之國”的稱號當之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