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四川彝區行】涼山德昌:彝漢聯動做調解 生動實踐“楓橋經驗”

4月15日,平安四川彝區行採訪團來到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走訪該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

該大隊共有14位民警,轄區內共有1200裡道路,平均每年需要處理兩千多起的大小交通事故。在以前,巨大的工作量、嚴重缺失的警力,再加之地處民族地區,彝漢兩族語言不通,使得大隊民警們即便“連軸轉”工作,也難以保證面面俱到。

“有時候一些一般程序案件,也要花上一兩個月時間才能做出責任認定,導致調解過期,形成惡性循環”,民警介紹稱,這種狀況一直到2018年才有所改善,大隊結合工作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對症下藥,聘請調解經驗豐富當地彝、漢退休老幹部當事故調解員,學習“楓橋經驗”,巧用民力讓交通事故處理不再“堵心”。

2018年2月,德昌縣交通管理大隊成立以分管副縣長、公安局局長徐亞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並於3月成立德昌縣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下設辦公室在交通管理大隊負責日常事務及事故調解工作。領導小組聘用威望高、經驗足、能吃苦的彝族、漢族幹部各一名作為專職人民調解員,經培訓後於2018年3月中旬開展調解工作。

規範流程強聯動 發揮民力促和諧

從2018年3月開始,轄區內交通事故發生後,案件會第一時間轉交人民調解委員會,委員會簽收登記後按照“受理、登記、調查、調解、終結、履行及回訪”六個步驟進行調解,實現從出事到成功調解處理的“一站式”服務。

同時,人民調解委員會與縣法院、司法局、縣(中)醫院、保險公司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協商解決案件處理中的疑難問題,邀請保險公司理賠員全程介入案件調解,配合調解員現場確認並快賠,保險公司的工作前移,提高調解成功率和調解效率,提升人民群眾對公安滿意度和認同感。

為確保良性循環發展,人民調解委員會將強化審核機制、考核機制、培訓機制和激勵機制,如政府落實基本經費發放其案件調解基數基本工資,縣局保障發放超基數案件績效工資,提升調解員積極性。不斷提高調解專員的工作積極性和業務水平,不斷拓寬調解渠道,深入整合司法、行政和社會資源,不斷突顯鄉村基層組織人熟地熟化解矛盾能力,促進人民調解委員會依法治糾紛,高效運轉。

解放警力提效率 高效調解戰果豐

目前,調解委員會運行情況良好,具備調解條件的案件一般在當天或次日內即可安排調解,彝漢搭配的兩名調解員每天都能隨時接待群眾來訪,耐心地講解法律法規,在正式調解前就已經做了大量的宣講工作,因此80%以上的案件能夠在半天內按現行賠償標準調解結案,與原來一個月時間相比極大地縮短了調解週期,受到當事人的廣泛稱讚。自調解委員會開展工作以來,彝漢搭配的調解模式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基本解決了警力嚴重不足的矛盾,大幅度地提高了交通事故處理的整體工作效率。

到2018年12月底調解委員會共受理案件301件,調解結案277件,調解成功260件,終止調解17件,調解成功率93%。

在調解委員會的幫助下,交警大隊擺脫了繁瑣調解工作,得以更多的精力用來及時、細緻、全面、客觀地開展案件調查,並快速、公正地作出事故認定。工作效率提高後,簡易程序案件一般在五個工作日內能夠及時作出事故認定,一般程序案件在十個工作日內能夠按時作出事故認定,並立即移送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人民調解委員會的高效運轉讓交警大隊全年無信訪案件,事故認定複核案件無一件被州交警支隊撤銷、變更。

此外,交警大隊還騰出警力加大逃逸案件的偵破、打擊嚴重交通違法犯罪行為。今年以來,德昌縣轄區共發生各類事故1475起,其中逃逸案件49起,與去年同比下降30%,偵破31起,偵破率60%,同比上升30%,行政拘留30人(2017年同期拘留14人),同比上升114%;偵辦刑事案件25件(2017同期11件),同比上升127%。

彝漢聯動調解 生動實踐“楓橋經驗”

從30天到“當天”,創新的工作辦法提高了德昌交通事故處理效率,方便了辦事群眾。縮短調解週期,源頭釋放警力,並最大限度為群眾消除爭議,節省時間、訴訟成本,無信訪案件發生,事故認定複核案件無撤銷、變更,人民調解“德昌模式”得到各級和群眾的充分肯定。

現如今,調查快、認定快、逃逸案件偵破快、偵破率大幅度提高、複核信訪案件少、人民滿意的良性循環已經形成。其實,這正是涼山德昌公安踐行“楓橋經驗”最生動的實踐,也是貫徹四川省公安廳“五個最強”重要部署中“最強民力”的有力體現。

熊貓新聞記者 蓋世倫 鮑金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