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情 奮鬥者丨「湖南日報」王國強:不忘初心再出發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躍兵

4月10日傍晚起,離祁陽縣城97公里的該縣內下電站一帶雨下個不停,電站水位持續上漲。

11日凌晨3時,內下電站“王國強勞模創新工作室”燈火通明,工作室負責人王國強組織大家觀察、分析水情,不時向縣防汛辦報告情況,提出合理化建議。

王國強18歲來到內下電站,在這裡度過了36個春秋,滿頭青絲早已成白髮。“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至今猶在耳邊,時刻提醒我不忘肩上的重任和使命。雖然我年過半百,但仍應當不忘初心再出發,在工作崗位上再立新功。”王國強如是說。

2015年4月28日是王國強此生最難忘的一天。“五一”前夕的這一天,他走進北京人民大會堂,接過“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證書,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

1983年10月,王國強從學校畢業,分配到內下電站工作。當時,正值修建電站大壩,工地上沒電,住的是四處漏風的簡易工棚。受條件限制,工程土法上馬,辛苦得很。

王國強有些茫然。單位的老同志看出了他的心思,主動找他談心,手把手教他開展工作;晚上,在煤油燈下指導他看設計圖紙,參與討論。

一天,王國強一大早來到工地上,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影在工地上撿拾鐵釘等。這位年近退休的老工程師對王國強說,我一輩子就幹了水利這一件事,工地上的一釘一鉚都如同我的孩子。

王國強心裡受到震動。這一刻,他決心以老工程師為榜樣,用全部的精力把國家的水利建設好。

從此,王國強認真向老同志學習,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有一次,為了核實一個數據,他冒著危險爬上腳手架頂端實地測量,通宵計算,給出了新的用料方案,節省近萬元開支。

王國強迅速成長,成為了大家公認的業務尖子。1995年,通過廣大幹部職工推薦,工人身份的王國強被破格“以工代幹”擔任內下電站管理所負責人。走上新工作崗位,他向大家表示:一定工作在前,請大家監督!

1999年12月,天寒地凍,距壩頂54米的底孔洞因汽蝕掏空,四處滲水,危及壩身安全。王國強二話不說,帶頭下到洞內,靠從壩頂用繩子吊下來的餅乾、飲用水補充體力,連續兩天一夜加固作業,確保了大壩安全。

在隨後的內下電站一級電站建設中,王國強帶領大家從實際出發精打細算,創新施工方法。工程完工後,比原預算節省300萬元,並提前發電。

內下電站地處偏遠。這些年,不少同事因條件差、待遇低而離開,也有不少企業看中王國強的過硬技術、業務能力,想高薪聘用他,王國強雖然也曾有過一絲心動,但看到電站的一草一木,他還是選擇了堅守。

“洪水甚於猛獸,責任重於泰山”。多年來,王國強帶領電站上下,舍小家為大家,守護著大壩和下游20萬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2017年7月2日,特大洪災來襲,內下電站的道路、供電、通信全部中斷,大壩成了一座孤島。王國強安排人涉險徒步到有手機信號的地方,向縣防汛辦報告汛情,請求洩洪和通知沿線鄉鎮。他先後調度、抵禦5次洪峰,終於確保了大壩安全,創造了無一人死亡的奇蹟。

王國強從北京領獎回來後,上級在內下電站創辦了“王國強勞模創新工作室”。在王國強的悉心輔導下,工作室先後培養水輪發電機組值班員技師15人,高級工64人,其中2人被評為市以上勞動模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