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守望 静等花开——记穰东镇一初中优秀教师赵小蕊

小时候看着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的老师,赵小蕊就梦想着长大以后自己从教的情景。1995年师范毕业后,赵小蕊成了穰东镇一初中的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从教以来,默默地为农村留守孩子和特困生排忧解难,受到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教书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爱好,上班第一天我就立志并努力成为一位有爱的人民教师。”赵小蕊告诉记者。

用心关爱学生

让他们健康成长

穰东镇一初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校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爱心。针对这一特殊情况,赵小蕊采用了“爱”的教育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赵小蕊的班里曾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名叫大宝和小宝,父母在外地打工,大宝和小宝的学习成绩都属于中等程度,有一段时间,小宝迷上了网络,后来在赵小蕊的耐心教导下,他不上网了,却又把母亲留下的生活费偷偷用来买了一部手机,这让赵小蕊很是失望,但赵小蕊始终没有放弃他。“父母都不在家,自己如果放手不管,那他这一生就毁了,我决定在他们身上多下些功夫。”赵小蕊说。

在课余闲暇时间,赵小蕊就和大宝、小宝聊天,告诉他们学习的重要性和父母外出务工挣钱的不容易。每个星期离校的时候,她还给这两个孩子做肉臊子,教他们做饭的方法,给他们送水果、饼干等,在赵小蕊润物无声的感化下,两个孩子的成绩开始突飞猛进。2018年大宝考上市一高中,小宝也考上了市二高中,这让赵小蕊甚是欣慰。

学生叶明贵因为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叶明贵和姐姐相依为命,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赵小蕊多方奔走,为他寻找资助者,并做通学校领导工作为孩子减免了学费。在了解到叶明贵性格内向自卑,赵小蕊就多次和他谈心,并带他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他走出心理阴影。叶明贵在赵小蕊的关心和帮助下,学习成绩不断提升,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河南省实验中学宏志班录取。

“只要学习上有弄不懂的问题,赵老师总是耐心讲解,直到我们完全弄懂。生活上更是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赵小蕊的学生周亚锦这样评价她。

搭建爱心桥

使特困生温暖前行

“她是学校很多特困生的爱心妈妈,曾多次顶着寒风冒着冰雪深入到特困生家中走访,并收集最详实的材料和图片,在学校和市妇联之间奔波劳累,为十几个孩子寻求到了爱心资助人。”该校副校长马士敬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赵小蕊多次号召全体教师进行衣物募捐。赵小蕊把募捐来的衣服一一分发给孩子们,看见孩子们满含热泪幸福地微笑的时候,赵小蕊也特别开心。

一次募捐活动结束后,由于棉袄有限,个子高大的学生王玲没分到合适的袄子,王玲的表情有些僵硬。赵小蕊走上去拉起她冰冷的手,王玲迅速缩回了手,却笑着说:“老师,没事,我不冷。”赵小蕊鼻头一酸,随即脱下身上的羽绒袄示意她穿上。王玲依然笑着说:“老师,我真的不冷,你赶紧穿上,别冻感冒了。”赵小蕊忍着泪,生气地命令她:“听老师的!赶紧穿上!”王玲低着头没有说话,眼泪却吧嗒吧嗒落在地上。赵小蕊拍拍她的肩,低声说:“放心,都会好起来的。”

有一次,赵小蕊发现李艳晓同学的手乌紫乌紫肿得老高,裂开的口子还在渗着血水。晚自习放学后,赵小蕊扒遍了所有的衣柜,只有孩子的棉袄可以利用,她毫不犹豫地剪掉了两个袖管,灯光下,她一针一线笨拙地缝着。第二天早自习,赵小蕊给李艳晓戴上了暖袖,李艳晓哭了,赵小蕊也哭了,因为赵小蕊不知道怎么帮她戴暖袖才能减少她的疼痛。

为了让特困学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赵小蕊多次连夜赶写材料,奔走于镇市之间。在她的努力下,特困生王玲、王硕、刘罗艳、李冰冰等十多个孩子已被市财政局、中储库、武汉商会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结对资助。如今,王玲、丁彦茹、马玲玲、马栋枢等已顺利考入市重点高中。

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赵小蕊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敢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常规,教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近年来,赵小蕊多次被评为邓州市“优秀班主任”“邓州市教学教研先进个人”“邓州市先进工作者”“邓州市道德模范”等。

由于在关爱留守孩子和特困学生方面业绩突出,赵小蕊被市妇联评为“巾帼建功”标兵;被市总工会选入“让雷锋精神在岗位上闪光”演讲报告团,做报告十几次;又被市教体局选入师德师风报告团,做报告三十余次。 “教育,很多时候就是一种爱的教育,只有让孩子们感受来自家庭的、老师的、社会的关爱,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只是做了一名教师应给做的。”赵小蕊如是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