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兩新”


4月9日至11日,由中宣部主辦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工作培訓班在重慶市舉辦,重慶向全國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展現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新氣象新風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的偉大夢想需要道德根基支撐,新時代的美好生活需要道德力量護航。黨的十九大以來,重慶市在立足“四風”、倡導“四德”上下功夫、做文章,讓新時代道德成風化人,為新時代公民培根鑄魂。

夯實黨風建設基礎

近年來,重慶市從堅定理想信念、踐行核心價值觀、弘揚文明新風三方面著手,發揮黨員幹部示範作用,以優良黨風引領社會公德、提升社會風尚。

在重慶,一批批優秀黨員幹部發揮示範作用,迅速挺立在引領社會公德的時代前沿——

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的江北區觀音橋街道“老馬工作室”負責人馬善祥,其創立的“老馬工作法”成為全國調解員的學習範本。習近平總書記為他點贊:“我們需要千千萬萬這樣的基層幹部。”

被追授“時代楷模”稱號的楊雪峰,從警21年始終紮根基層、奮戰一線。楊雪峰執法公正,一心為群眾排憂解難,被當地群眾稱為“暖警”……

他們的先進事蹟報告會“走”遍巴渝大地,更“走”進重慶廣大幹部群眾的靈魂深處。


重慶市: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兩新”



突出行風建設重點

“走快點,老人還在家裡等著我們!”近日的一個早上,九龍坡區陶家鎮九龍村的田坎上,一行人身穿白大褂,揹著背篼,正匆匆地趕路。

他們是九龍坡區陶家鎮衛生院流動體檢隊的隊員,由全科醫生、全科護士、體檢醫生、鄉村醫生等組成。他們每月自發用揹簍背起醫學儀器,為陶家鎮各個偏遠村落的老、弱、病、殘等不便出門的特殊人群免費上門體檢。

半個小時後,體檢隊員們來到九龍村二社94歲老人趙世華的家裡。看到醫生來了,老人笑得眼睛成了月牙,滿眼盡是感動。醫生廖代金彎腰拿出背篼裡的體檢器材,同事將老人小心翼翼地攙扶進屋裡,並讓她平躺著,開始為她做心電圖和B超檢查。

多年來,無論雨雪寒暑,這支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揹簍醫生”的流動體檢隊都會準時出診,為近千名村民進行入戶體檢、健康干預和康復訓練。從坐診到背上揹簍,從衛生院到周邊的十里八村,變化的是行醫範圍,不變的是基層醫療工作者對人民群眾的一片真心。

近年來,重慶市堅持圍繞重點領域、直面熱點問題、打造亮點品牌一體謀劃、一體推進,以行風服務提質增效推動職業道德建設。


重慶市: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兩新”



緊盯家風建設目標

家住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大堰社區的塗永珍一家,是2018年大渡口區“最美家庭”之一。

塗阿姨一家五口,“勤儉、健康”的家訓,從她和丈夫周吉星日常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家庭成員,成為小家庭和睦的基石;這四字家訓又慢慢滲透到社區大家庭裡,成為鄰里模仿、敬佩的範例。

除了操持家務事,塗永珍平時都愛在社區裡轉悠,看看社區哪裡有不文明行為,好第一時間勸導;瞧瞧哪家有糾紛矛盾,好及時調解。

大堰社區有一位李阿姨,愛打理花木,卻常把廢棄的樹枝、肥料扔到公共地帶。

近年來,重慶市以家庭和美、鄰里和睦、社會和諧為目標,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引導全社會形成重視家風家教家庭的濃厚氛圍。


重慶市: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兩新”


抓住鄉風建設關鍵

在永川區基層,有180餘個“鄉賢評理堂”,那裡依託成長於鄉土、奉獻於鄉里的新鄉賢,收集民情、反映民意、化解民憂、彙集民智,維護公序良俗,涵育文明鄉風。

每一次評理,都是對鄉風文明的一次推動。

不久前,永川區雙石鎮雙石社區一棟老房子下水管堵塞,樓上樓下的住戶相互埋怨。74歲的鄉賢評理員溫昌權得知後主動上門,挨家做工作,“已經臭氣熏天了,咱們就別再怨氣沖天了。”

“老溫不是一塊包包兩邊揉,而是分清了誰家的責任,再批評教育。這不算完,他還幫我們解決實際問題。”居民代英說,在溫昌權的提議下,幾戶人家同意共同出錢整修水管以絕後患,“他幫我們聯繫施工單位,硬是在這裡連盯了好幾天,一直到修好。”

水管不堵了,居民的心也就不堵了。

鄉賢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由群眾推選、受群眾認可。

在山城重慶這片熾熱土地上,雲蒸霞蔚,道德新氣象盛放著動人的風景。蘊藏在老百姓內心的道德力量,正在不斷傳遞。

重慶市: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兩新”


◆ ◆ ◆ ◆ ◆


欄目 | 他山之石

來源 | 《重慶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