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社群死了,币圈还剩下什么?

“区块链最讲究什么?”

“是社群。”

“建社群是为了啥?”

“宣传共识和建立信仰。”

“要共识和信仰干嘛?”

“割韭菜。”

冬天来了,社群死了,币圈还剩下什么?

比特币从2万美元的巨大泡沫破灭到现在,项目方渐渐发现,韭菜不好割了,空气币、山寨币的资金全部回流到前10的主流数字货币上。比特币的市场份额再次回到了50 %以上。除了币王,空气币山寨币的共识信仰余额已经不多。这时候回顾当初还人声鼎沸的几十个微信群,如今每日只剩下还在苦苦支撑的项目方发出的推广文案。

冬天来了,社群死了,币圈还剩下什么?

周贤礼(化名)是某项目方运营人员。他回想起之前的繁华光景,感叹币圈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当时我们融到钱了,找了个外包公司,400万帮忙建立币圈社群,还每个月在韩国路演、做直播。钱来得容易,花出去更容易。我们啥都是外包的,也没干啥事。”周贤礼说。

“现在呢?”

“凉了,老板还被投资者‘维权’。我也离职了,换了另外一个项目。新的项目方的确在干事,年底公链上线。不过币价也够呛,天天群里的人就在问老板怎么还没跑路。”周贤礼苦笑道。

项目方的日子不好过,做流量推广生意也不大好过。

某专做社群运营外包的负责人拒绝了客户想做微信群的单子:“微信社群我们现在也不做了。就算我保证拉过来的是活人,社群也不会大活跃。真的,拉出来用户也不太满意,微信群真的做不来。”市道艰难,如今大家对业务员的免疫力已经很高了。那种“你好,币友吗?”这样的话术显然无法吸引韭菜们的目光,就更不要说荷包里的资金了。

这么一来,拉人的成本变得非常的高。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表示,现在币圈拉人,每个人头的成本在5块钱以上,还不保证质量。如果拉的数量超过100个,价格更是要大量攀升。(微信群人数超过100人时,需要通过群主邀请进行添加)牛市币圈人头“便宜量又大”的情况已经看不见了。

冬天来了,社群死了,币圈还剩下什么?

在币圈中,最著名的社群莫过于玉红创建的三点钟无眠群。这个号称“区块链第一干货群”的微信群,最火的时候一天能刷过万条信息。有加入群里的投资人表示手机整天都是滚烫的。在春节期间,群内红包金额甚至突破百万元。当初明星佟丽娅进群时,就以新人的姿态发过价值8000的大红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佟丽娅、黄晓明等明星发现自己被用来为币圈背书时,他们选择了退群。币圈已经成了“墙倒众人推”的模样。除了合约的社群还在零星的讨论“多空之间”的战争以外,几乎大多数社群已经成了“无人之地”。币圈各个微信群中群魔乱舞,各个业务员潜伏其中。另一方面,电报群中早已成了卖片的世界,一个个带有不可描述的短视频充斥着众人的视野,剩余的则是被商务合作的小广告所覆盖。活人大概只剩下群主、客服和无处不在的业务员。

冬天来了,社群死了。大部分的微信群、电报群一片狼藉,伴随而来的是信仰的缺失。人在生存危难之际,想到的总是活着。钱都亏光了,活不下去了,社群就没了信仰。“团队在做事,拿住。”这种话一般都是在被深套的时候才会相信。信仰总是在“得到”的时候产生,“失去”的时刻消失,社群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