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湛江的一幅珍贵题字,差点永失人间,万幸能保存至今

说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也就是民间常说的苏东坡,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是北宋时期的四川眉山人,是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其诗、词、散文造诣很高。他不仅自己厉害,一家人都厉害:父亲苏洵、胞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历史上合称“三苏”。

我们经常听人说,湛江的文化多元化,其中有一种特殊的文化叫做“贬官文化”,而苏东坡就是这种文化的代表。他22岁中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兵部尚书、翰林侍读等各种高官,因为个性耿直,不趋炎附势,多次被卷入政治斗争旋涡,一生坎坷,起起落落,多次被贬。

苏东坡在湛江的一幅珍贵题字,差点永失人间,万幸能保存至今

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再次被贬惠州,三年后,已是花甲之年(60岁)的他又被贬到海南儋州。算下来苏老先生当贬官,已经有七八次之多了,真是性情中人啊呵呵呵,佩服!

不过,苏东坡虽然得罪上层,但对老百姓真的不错,他每到一个地方任职,都体察民情,关心民间疾苦,做过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所有受到老百姓的称颂和怀念。

苏东坡被贬海南,后来又被启用,来回路经徐闻、雷州、遂溪、廉江等地,留有大量的诗词、墨宝、传说和遗迹,是湛江人民宝贵的文化财富和难得的旅游资源。

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苏东坡与雷州天宁寺的故事吧。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自惠州再贬海南儋州。当时,大家普遍认为广东一带有瘴气、雷雨、台风,气候湿热,环境原始(热带雨林)。由于科技和医学不发达,北边的人过来身体很不适应,难免生病短命,而且越往南,气候越差。因此,北宋以前的广东、海南等地,一般是谪贬、发配或流放之人才去,主动迁去定居的很少。

苏东坡在湛江的一幅珍贵题字,差点永失人间,万幸能保存至今

惠州西湖也留下了东坡遗迹

在当时,惠州本来都够南蛮了,再贬到海南西部的儋州这荒芜之地,显然是要将苏东坡置于死地,这是得罪了什么人呀!同年,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也被贬到雷州,古代封建社会就是这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五月份,两兄弟相遇广西滕县,六月一起来到雷州,暂住在雷州第一古刹天宁寺。为啥住寺里?原因大家都知道,苏东坡是资深的佛学爱好者,走到哪都爱与高僧交流。

果然,住下来之后,苏东坡对寺宇清幽环境十分赞赏,与主持方丈彻夜倾谈成为好友,临别时满怀感激之情赠了一幅字,上写“万山第一”。在这里,大家可能要问了,雷州没什么山啊,苏东坡不是糊涂了吧,题这样的字?

原来,在古代,山即山寺,所以这里的“山”就是“寺”的意思。但“天宁寺”比起一些寺庙,好似也并不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何来“第一”呢?其实这是苏东坡的一种心态,当时他被谪贬海南,悲观失意,甚至已经做好老死海南的准备。

而在这个时候,有这样一座寺庙,有这么几个僧人却对他热情有加,盛情招待,没有丝毫鄙薄之意,再冷的心也会被捂热的。所以“万山第一”实乃苏东坡的感动之笔,也是证明雷州人自古以来就有着善良纯朴、热情好客的品质!

苏东坡在湛江的一幅珍贵题字,差点永失人间,万幸能保存至今

雷州天宁寺

本来这幅字已经被后人在寺门外的石牌坊上镌刻纪念,千古传颂。谁知在十年浩劫期间却惨遭毁灭,从此失传。幸好抗战时期,浙江书画家沈定庵与父亲逃难到广州湾,靠卖画度日。两个人游历到雷州天宁寺时,见有东坡题字,两个识货人如获珍宝。怀着对东坡先生的仰慕之心,顶礼膜拜,然后他俩找来木梯,登上去拓印。

什么叫“拓印”?这里科普一下,就是指对雕刻的或蚀刻的表面的手工复制品,其方法是将一张纸紧紧覆盖在作品上,用黑色或彩色材料拓印。在这里,是指沈家父子对石牌坊上的东坡题字进行复制。

后来,沈定庵的父亲在赤坎被美国盟军飞机误炸遇难,他死里逃生在战火中救出拓本,并不离不弃珍藏了几十年。一直到1987年,沈定庵得知天宁寺重修,才将这份孤本拓本奉还,苏东坡“万山第一”的墨迹才幸存人间,风采再现,可供世人瞻仰。可以说,沈家父子为湛江为雷州立了大功!

苏东坡在湛江的一幅珍贵题字,差点永失人间,万幸能保存至今

沈定庵先生到访雷州天宁寺

沈定庵先生发表在《绍兴日报》上的文字也记录了这段渊源:“1946年秋,笔者初游雷州,曾拜访天宁寺,观坡公万山第一刻石,端厚雄伟,喜不自胜,顶礼再三,乃手拓留存。1947年冬,余自湛江回归故乡,万山第一拓片也携家珍藏。文革时期,余家遭殃,唯万山第一拓片幸免于难。”

“1985年夏,余随绍兴市政协代表团访问深圳,回程重返湛江。一别四十年,前尘如梦,感慨系之,并再礼天宁寺,见万山第一刻石已非原貌,石也毁于文革,后经复制失真,叹息之余,面告寺僧愿将旧拓奉送,庶几得以重刻。“

”1987年余三访雷城,雷城县人民政府特在二公祠隆重举行万山第一拓片捐献仪式,不久,万山第一重放光彩,观者喜跃,传为美谈。此为我在第二故乡湛江八年的一段殊胜因缘,乃赋俚句志感。

忆我雷州多次行,

万山第一墨缘诚。

坡公此地曾留滞,

名刹高贤倍动情。”

沈定庵老先生的这篇文章大致说明了“万山第一”拓片的惊险保存历史,原来,沈家在浩劫中也差点被抄走了这珍贵的拓片。经过这么多的磨难,拓片还能保存到今天,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啊!所以,希望下次大家造访天宁寺时,能好好欣赏下东坡先生的题字“万山第一”,这也是他在湛江唯一留下的题字,差点就永失人间,今天能够看到的人,都是有福气的!

苏东坡在湛江的一幅珍贵题字,差点永失人间,万幸能保存至今

想知道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与湛江更多故事的,想了解更多湛江更多民俗历史的,记得关注纵横哥接下来的文章喔!(本文部分素材已获湛江民间历史学家骆国和老师原创授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