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痞、痞滿,中醫有好方——《黃芪建中湯》,可惜無人知曉

痞滿,是由表邪內陷,飲食不節,痰溼阻滯,情志失調,脾胃虛弱等原因,導致的脾胃功能失調,升降失司,胃氣壅塞,而成的以胸脘痞塞滿悶不舒,按之柔軟,壓之不痛,視之無脹大之形為主要特徵的一種脾胃病證。

胃痞、痞滿,中醫有好方——《黃芪建中湯》,可惜無人知曉

而筆者對於痞滿這個症狀,一般會選用出自於《金匱要略》的《黃芪建中湯》。

《黃芪建中湯》這個方子,由黃芪、桂枝、白芍、大棗、生薑、炙甘草、飴糖7味藥組成,一般都是用前面六個藥,煮了之後兌入飴糖,味道甘甜,口味比較好。黃芪、大棗、甘草補脾益氣,桂枝、生薑溫陽散寒,白芍緩急止痛,飴糖補脾緩急。

說到用《黃芪建中湯》調理痞滿,那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多年前的自身經歷了。

胃痞、痞滿,中醫有好方——《黃芪建中湯》,可惜無人知曉

大概是5年前吧,一位姓姚的男士,胃部痞滿一年多,納少,稍微吃一點寒涼的食物,就腸鳴腹瀉,舌苔是黃膩的,脈緩帶弦意。

這位姓姚的大哥,先去醫院檢查胃鏡,診斷室淺表性胃炎,服用了嗎丁啉等多種西藥調理無效後,轉到筆者這裡進行調理。

剛開始的時候,筆者選用《半夏瀉心湯》為他調理,幾幅藥下去之後,毫無效果,後來他又另尋其他中醫,用理氣消食的方子調理,但是也沒什麼效果,幾番輾轉後,又來我處求醫。

胃痞、痞滿,中醫有好方——《黃芪建中湯》,可惜無人知曉

筆者看他的舌苔黃膩,一時間一籌莫展,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於是很不好意思的請教了筆者的老師。老師告訴我這是黃芪建中湯證;我還是不懂,就問老師具體該如何使用此方;老師又說“你看看該患者的體質是否瘦弱?再看看舌質是否淡?”筆者當時按老師說的,查看姚姓男子情況之後,恍然大悟,認為老師說的太對了。於是果斷給他選用了《黃芪建中湯》。

《黃芪建中湯》具體的用量就不往出來了,畢竟症狀不同,每一味藥的量也會有所差異。

7劑藥後,姚姓男子複診的時候,面帶笑容的說症狀已經好了七七八八了。再服用了7劑,症狀完全消失不見了。

筆者說出這一個經歷,一方面是想說明先辯體質再辯方證的實用性和科學性,另一方面是想說明《黃芪建中湯》在運用的時候,要注意體質的鑑別:面色黃,肌肉鬆弛,或者有浮腫;還有一方面是體質比方證重要,舌質比舌苔重要。

胃痞、痞滿,中醫有好方——《黃芪建中湯》,可惜無人知曉

最後,再帶大家瞭解一下《黃芪建中湯》可以長期吃嗎?

雖然《黃氏建中湯》可以幫助人體祛寒、對人體的中焦虛寒之虛勞裡急症,有著一定的療效作用,但是卻是不可以長期多吃的一款補品。大家注意在服用《黃氏建中湯》時還是注意正確適量地食用,切記不可過度過量食用。否則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一系列不良反應,甚至危害到自己的身體健康,就得不償失了。而且長期吃

《黃氏建中湯》可能會使得自己的身體出現虛不受補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