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世界水电之都”美誉,曾差点因三峡而为省会,今发展如何?

三峡在国内应该是比较有知名度的了,它不仅因为古往今来的诗词歌赋而让很多人对它的雄奇壮丽产生了向往之意,也因为在这里有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三峡大坝,以及三峡水电站、三峡水库等利民工程而变得特殊起来。今天要说的城市就是三峡大坝的所在城市——湖北宜昌。

它有“世界水电之都”美誉,曾差点因三峡而为省会,今发展如何?

宜昌位于湖北省的西部偏南部分,与荆门、荆州和恩施,襄樊等地相邻。宜昌除了有三峡大坝,还有葛洲坝也是一个比较著名的水电站,它位于长江三峡的下游,它要比三峡建成时间更早,是万里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因为宜昌市的地形起伏悬殊很大,如果从全市来看的话,最高点的仙女山到最低点的杨林湖,中间的垂直高度差接近2400米。宜昌是长江上中游的分界处,本身水能资源就极其丰富,再加上有三峡大坝,三峡水电站以及葛洲坝水电站这些世界闻名的发电站存在,因此宜昌有着“世界水电之都”的美誉。

它有“世界水电之都”美誉,曾差点因三峡而为省会,今发展如何?

宜昌现在虽然只是湖北的一个地级市,但是它在之前曾经因为兴建三峡水电工程而差点成为新省省会,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三峡大坝正式在宜昌开建,即便到现在三峡项目也依然是世界之最,可想而知在80年代的中国,三峡项目是一个多么重大的一个工程。围绕三峡水库、大坝、发电站需要移民、征地等等多方面的筹划和改建。而当时大坝各方面事务都涉及到了四川省和湖北省。

它有“世界水电之都”美誉,曾差点因三峡而为省会,今发展如何?

当时为了要配合这些事务的顺利进行,也是想让三峡大坝等配套工程效率更高,因此准备拟建一个新的省级行政区,甚至名称都经过多方讨论,淘汰了三峡行政区或三峡特区而定名为三峡省,三峡省的省会就选定的宜昌,三峡省囊括了四川省的东部和湖北省除恩施之外的西部,总面积在8万平方公里左右,不过最后还是因为涉及到的2省事项繁杂拖沓,多方利益很难在短时间内协商好,最后也自然宣告流产。

它有“世界水电之都”美誉,曾差点因三峡而为省会,今发展如何?

那么目前的宜昌发展的如何呢?从经济体量来看,18年宜昌GDP总量为4000亿出头,是仅次于武汉和襄阳的第3大城市,而宜昌的人均GDP非常接近10万,仅次于省会武汉。武汉的“一主双副”格局可以说初步成型,目前的宜昌在湖北发展的相当不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