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畔,河南两县如大手笔,做哪些方面,就能跨上极速发展快车道


在河南省东北部有两个县,名气和影响力都不小,一个是滑县,始为颛顼之都,秦置白马,隋称滑州,明洪武七年改称滑县,有史记载5000余年。唐朝明福寺塔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道口烧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被誉为“中华明馐”。

近年来,滑县经济发展较快,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农业发达,享誉全国,素有“豫北粮仓”之美誉。城乡面貌日新月移,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搭起了63平方公里,容纳60多万人的中等城市发展框架。

从滑县县城向北行驶十公里左右,就到了浚县县城,这两县城的距离在国内寥寥无几,那么浚县又是怎样一个县呢?殊不知,它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名胜古迹众多,黎阳仓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浚县大佛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型摩崖造像。

浚县泥咕咕被中国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月9日,浚县社火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2014年6月,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运河畔的的两个重要支点,滑县、浚县有了一个在国内,甚至是在国外都叫的响名片。

游人如织的浚县古城。

古色古香的道口古镇。

曾到两地参观考察的专家学者提出,如果能将大运河滑县、浚县段联体打造,将两个点连成一线,让游客泛舟大运河,游览千年古镇、浚县古城,联体打造成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必定会带动两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另外,两地还有许多著名景点,比如说,大伾山,又称东山,现存道观佛寺建筑群7处,名亭8座,石窟6处,各式古建筑138间,摩崖碑刻460余处。因其有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浚县大佛而著称于世。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文物,属国家AAAA级景区。

瓦岗寨,隋大业七年,翟让聚众于此,也就是滑县南面的瓦岗寨乡,举起反隋义旗。如今,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如果在原省道215滑浚段基础上,打造一条连接两地的景观大道,比如说是,安阳市与汤阴的中华路,郑州与开封的郑汴路,那该具有多大的发展潜力呢?

郑济高铁的建设,又给两地发展带来新机遇,高铁站正好设在两个县的中间,距离滑县县城较近,名字是滑浚站,以两个地方名字定位高铁站站名字的,实属罕见,更有甚的是,这个站两边都有广场,两边都能上下站,你说少见不少见?

距离如此相近,打造一条景观大道,共用一个高铁站,又有着共同的古卫国历史,共同的人文、民俗、口音、生活和饮食习惯,如果滑县、浚县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滑浚一体化,两地优势必将互补,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区域性城市,犹如一颗璀璨明珠会屹立在豫北大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