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各朝代統治者對於古墓的態度是怎樣的?會主動發掘嗎?

挖墳掘墓,對於一般人來說傷天害理的缺了大德的事;但是這並不妨礙盜墓賊在歷朝歷代前仆後繼的出現。各朝各代的統治者就是這樣的,他們在表面上嚴厲打擊盜墓行為,把它嚴格寫在律例裡。

歷史上各朝代統治者對於古墓的態度是怎樣的?會主動發掘嗎?

比如,唐朝不但不允許挖墳掘墓,還規定,凡有大赦令,其中十惡忤逆和開發墳墓等均不得包括在赦內。《唐律疏議》中,對發冢之罪專門定有刑名條令,按照發掘破壞程度定罪刑之輕重,輕者處以徒刑,重者處以絞刑,甚至“毀人碑碣及石獸者”,也要判處一年徒刑。 《大明律》中規定,凡盜掘陵墓者,一律以謀反罪論處,不論首犯從犯,統統處以“凌遲”的極刑;凡是盜竊陸墓的祭器帷帳、玉帛牲牢饌具者,一律斬首示眾;如果膽敢盜伐陵區內的樹木,不僅本人要被斬首,連家屬也要發配邊疆充軍。

所以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在法理上和道德上保護前朝陵墓,保護古墓的。然而,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私底下”對古墓的挖掘和盜取。他們甚至會專門設置官位專門來進行盜墓活動。比如,金朝扶持的偽齊政權劉豫設置“河南淘沙官”、“汴京淘沙官”;最出名還是曹操設置的“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這種官方盜墓和民間盜墓的原因差不多,就是獲利。曹操挖過西漢時期的一個盜墓——梁孝王的墓藏。梁孝王劉武是漢文帝的兒子,漢景帝的弟弟,才華卓越,為大漢王朝的穩定作出了卓越貢獻,死後得到了厚葬。曹操身為漢代丞相,居然都把矛頭指向本朝的先王。

歷史上各朝代統治者對於古墓的態度是怎樣的?會主動發掘嗎?

梁孝王的墓藏在芒碭山上,規模浩大,就彷彿是一座地下宮殿,總面積有650平方米,墓道、甬道、主室、迴廊及10餘間側室、耳室、角室和排水系統一應俱全。墓藏都用大量上千公斤重的塞石封死了墓道,所以普通的盜墓賊就算找到墓葬的準確方位,也很難進入墓室。為了取得墓葬裡的寶物,曹操動用了龐大的軍事力量。但即便如此,進入墓室也不是件易事,士兵們要一錘錘地鑿,一點點地清理。《水經注疏》中說:“操引兵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

曹操到底從梁孝王的墓室中挖到了什麼寶貝呢,沒有史料有記載,但是他用這些寶貝養活了手下的軍隊達3年。

官方盜墓還有一種動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獲取奇珍異寶。漢代還有個廣川王劉去就十分喜歡盜墓玩。他把他封地內的戰國古墓挖了一個遍,最大的是魏國的魏襄王。魏襄王的墓藏也是規模浩大,上面全是用鐵水灌注,劉去帶人整整開鑿了三天才打開。開鑿後,從墓穴裡冒出的又苦又辣的黃色氣體濃得像霧一樣,強烈地刺激人們的眼睛和鼻子,使人無法進入。劉去別無他法,只好暫時用兵把守,等七天氣出淨才又來繼續自己的惡行。

初進襄王墓時,劉去遇到一個門,門上沒鎖。裡面的石床長寬四尺,上面有石几,左右各有三個石人站立侍奉,都是武士裝扮,身佩刀劍。再入一室,石門上有鎖。推開門就看到了棺材,黑亮亮的可以照人。用刀砍不進去,用鋸截開,才知道棺材是用生漆雜以犀牛皮做成的,有好幾寸厚,摞了十多層。由於當時的力量不是很夠,劉去他們沒有辦法打開,只好作罷。隨後又進一室,也有石門,打開鎖,看到一張六尺見方的石床。有石屏風,裝飾銅葉的帳幔一具。銅葉有的散落在床上,有的掉在地上,顯然是因為帳子腐爛了,所以銅葉墜落到地上。床上還有一個石枕,旁邊很厚一層黑乎乎的灰塵,好像是衣服腐爛後形成的。床的左右各有二十個站立的侍女,有的是拿著面巾、梳子、鏡子的形象,有的是端著盤子送飯的姿態。沒有其它的器物,只有鐵鏡數百面。廣川王劉去收羅了裡面所有值錢的東西並且把這些歸為己有。 這些都是《太平廣記》中記載的。

劉去還挖過晉國大將欒書的墓藏,不過有段傳奇經歷。欒書墓棺槨和器物全都朽爛了。墓穴中有一隻白色的狐狸,看見有人來嚇跑了。隨從們追趕著去刺它,沒能抓到,只把它的左腳刺傷了。當天晚上,廣川王夢見一個男子,鬢髮眉毛都是白的,走進來對他說,“何故傷吾腳?”並“以杖叩王左腳”,廣川王睡醒後,發現自己的左腳腫了起來並且生了瘡,到死都沒有好。

挖人墳墓帶來的後果。

盛世的大唐皇帝們的陵墓也沒有遭到好運,他們是被後梁的節度使溫韜逐步盜取了。 後梁王朝開平第二年(908年),溫韜便趁戰亂聚斂財物,公然瘋狂盜掘了北原上大唐所有的皇陵。對此,《新五代史·溫韜傳》有“(溫)韜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而昭陵最固,(溫)韜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閎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世圖書。鍾、王紙墨、筆跡如新。(溫)韜悉取之,遂傳民間。惟乾陵,風雨不可發。”這段話的

意思是:

五代時,溫韜在長安做了7年官,把自己管轄範圍內的唐陵都盜了。這其中,唐太宗的昭陵最為堅固。溫韜從埏道進入地宮,看見地宮的規模、裝飾和人間的沒有什麼差別。地宮的中部是寢宮,東西兩邊是石床,床上擺著石函,石函裡面還有鐵函,盛放著歷代的典籍,以及鍾繇、王氏父子的書法作品。這些書法都保存得像新的一樣。溫韜把這些東西都搬了出來,流傳人世。這些唐陵中,只有乾陵因為風雨大作才免於被盜。

歷史上官方盜墓數不勝數,最近最出名的就是孫殿英盜了慈禧的墓藏。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陽奉陰違,不會尊重以前的古墓的,當利益一來,一切都可以讓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