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大麻熱潮與“泡沫”:上市公司角逐資質 多未開始實際種植

種植公司擴大種植面積;多家公司佈局雲南曲靖,種植工業大麻;龍津藥業3 月宣佈收購種植公司;獲得CBD 提取資質公司被資本爭搶,成資本投資或合作對象。

北緯25°52',東經103°40',清明剛過,才下過一場雨的菱角鄉天朗氣清。

日頭正熱,王水英從腰間掛著的布兜中抓出三四粒形狀略圓,如綠豆般大小、呈黃褐色的“雲麻7號”,放入半截身子已經埋在泥土的錐體播種器裡,順著播種器一路向下,“雲麻7號”在已經施肥的泥土中安睡。

只要十來天的時間,王水英種下的“雲麻7號”就會從土地中冒出頭來,此後這片農田邊會掛上更詳細的經緯度信息牌,以方便當地公安監管。

菱角鄉平均海拔2040米,年平均溫度13.8攝氏度,很多村落都有農戶種植工業大麻。今年種植了7畝地工業大麻的王水英,在白溝村已經算是大戶。八九月份,待工業大麻花葉繁茂卻還未結籽時,他們會將大麻砍下,摘下花葉曬乾,送往工廠,便完成這一年的收成。

去年王水英並沒有參與工業大麻的種植之中,和當地很多村民一樣,都是今年第一次種植工業大麻。

越來越多人種植工業大麻的背後,是今年工業大麻“大爆發”。其中菱角鄉所屬的曲靖市,成為順灝股份、龍津藥業、康恩貝等多家上市公司佈局工業大麻的選擇地。

工業大麻,我國也有地方將之稱為漢麻、火麻。與傳統大麻不同,工業大麻的四氫大麻酚(THC)含量低於0.3%,已經不能直接產生毒品效果,但因為其存在被利用於毒品的風險,監管依然嚴格。

隨著全球宣佈醫療用工業大麻合法化、CBD(大麻二酚)合法化應用於醫療的國家越來越多,工業大麻在國內資本市場掀起投資浪潮,幾個月的時間裡,我國多家上市公司接連宣佈佈局工業大麻,股價也水漲船高。一些在雲南當地從事工業大麻種植或提取的公司,也頻頻接到資本拋來的橄欖枝。

工業大麻掀起浪潮的同時,市場是否滿是泡沫?2019年4月7日至11日,新京報記者走訪了雲南多地大麻種植地或公司,瞭解工業大麻產業鏈生態。


工業大麻熱潮與“泡沫”:上市公司角逐資質 多未開始實際種植


人為降溫?

種子供不應求,政府已有意控制種植面積

從昆明市向東北方向近200公里的沾益區菱角鄉,已經算是今年工業大麻播種較早的區域。轄區聶子洞村駐紮的雲南漢晟豐工業大麻種植有限公司外圍,約3畝地的工業大麻有很多冒出了頭,工廠內大棚裡的工業大麻長勢喜人。

漢晟豐是與王水英等農戶簽署種植協議的甲方。由於今年市場行情火爆,漢晟豐把工業大麻種植面積從去年的2000畝左右提升至新的10000畝左右。


工業大麻熱潮與“泡沫”:上市公司角逐資質 多未開始實際種植


按照流程,每年都是由存在CBD提取需求的工廠提前向漢晟豐下訂單,漢晟豐再根據客戶需求量來預算當年的種植面積、和農戶簽署協議,根據已有土地情況去辦理供種協議、運輸許可,再去當地沾益區公安局審批,獲得批准後才能種植。

有數據顯示,全球工業大麻種植業務毛利率僅20%至30%,此前在工業大麻種植領域深耕多年的漢晟豐才剛剛產生盈利。

這其實不是一筆難算的賬。記者在曲靖當地瞭解到,去年多家種植工廠以10元/斤的價格從農戶手中收購工業大麻花葉,這樣每噸的工業大麻花葉僅原材料採購成本就達到了20000元。

市場的水到底有多深,對於初入行者來說還充滿未知。陳勇(化名)決定今年先種上100畝看一看,為此特意跑到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辦理手續。

這時已經是4月11日,工業大麻適宜的最佳播種時機隨時都可能來臨。他的種植計劃打算在南部的普洱實施,此次能夠順利辦下種植手續,陳勇有些意外。他滿懷慶幸地對記者說,自己拿到的可能是今年最後一張工業大麻運輸許可證。

運輸許可證是辦理工業大麻種植許可證的重要一環。新京報記者從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獲悉,雲南本地種植的“雲麻7號”由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選育,今年通過雲南農科院已經流出可以種植10萬畝的工業大麻種子。

此外,雲南省農科院還授權雲南省工業大麻股份有限公司培育“雲麻7號”種子並銷售。4月10日,新京報記者來到工業大麻股份有限公司的註冊地昆明市雲麻路2號,並未找到該公司的具體位置。記者致電向公司瞭解情況,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不接受採訪。

在公司取得工業大麻種植許可前,也需要獲得雲南省農科院或工業大麻股份公司的“供種協議”。

4月11日,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楊明教授告訴記者,由於今年的“雲麻7號”種子已經供應完,加上下游CBD提取工廠的生產能力有限,今年計劃種植的面積已經夠多,政府部門已經有意控制今年的工業大麻種植審批。


工業大麻熱潮與“泡沫”:上市公司角逐資質 多未開始實際種植


佈局集中

上市公司扎堆雲南曲靖,種植多未實際開始

對於今年早一點進入工業大麻種植領域的公司,有的已經開始準備播種。

4月9日,新京報記者在曲靖市沾益區紅土溝,看到了康恩貝旗下公司希美康已經在為今年的工業大麻種植做準備。康恩貝此前公告,公司旗下希美康、銀杏生物等公司共獲得2.4萬畝工業大麻種植批准。

據希美康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介紹,僅希美康一家公司計劃在2019年種植5000畝土地的工業大麻,其中3000畝土地為此前已經完成土地流轉協議的自有土地種植。

在一處希美康種植基地的一角,兩名農戶正在為一處提前施好肥料的土地蓋上薄膜,這片土地上也種植上了銀杏樹苗,每行銀杏苗旁邊預留出一行為“雲麻7號”播種的位置。

種植片區的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需要提前看天氣預報,如果近五六天無大暴雨,才可以進行工業大麻的播種,“下大暴雨容易讓土地結塊,不利於大麻出苗”。

曲靖市南部的師宗縣,雲南牧亞的工業大麻種植播種也尚未開始。今年3月,上市公司龍津藥業宣佈即將收購雲南牧亞51%股權。

4月10日,新京報記者來到雲南牧亞在曲靖市師宗縣豆溫村的分公司。在豆溫村村委會旁,一塊“雲南漢木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機工業大麻種植基地”的牌子矗立在路邊,上面寫著的實施單位就是“雲南牧亞”。

豆溫村村書記告訴新京報記者,今年的工業大麻尚未種植,農戶也還沒有拿到種子。在此前,豆溫村的村民已經和雲南牧亞簽署了4年的種植合同,僅2018年就有368戶村民種植工業大麻,種植面積共有2667畝。此外,2019年豆溫村還計劃免費出借部分土地給雲南牧亞在村裡修建廠房。

新京報記者統計出的19家涉及工業大麻上市公司中,大部分都佈局了種植業務,除康恩貝、龍津藥業外,順灝股份、方盛製藥的工業大麻種植佈局也在曲靖市。


工業大麻熱潮與“泡沫”:上市公司角逐資質 多未開始實際種植


4月8日,方盛製藥宣佈與曲靖市會澤縣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在未來8年分期投資10億元,在會澤建立中藥材、工業大麻種植基地和深加工基地。會澤縣政府為方盛製藥有償提供20萬畝左右土地用於中藥材及工業大麻的種植。順灝股份旗下公司雲南綠新計劃在曲靖沾益區種植1000畝地的工業大麻。

原本主要做車輪製造領域的興民智通4月8日宣佈,子公司與昭通天麻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等簽署協議,擬共同投資設立一家合資公司,從事工業大麻種植及下游產品研發生產等相關業務。昭通天麻已取得種植許可,擁有種植基地3個,專業合作社2個,種植戶5000餘戶,實際可種植面積達4萬畝。

此外,東北的工業大麻種植佈局也在增加。此前哈藥股份宣佈,與孫吳縣人民政府及種植合作社,以公司加農戶訂單農業方式,就收購1.5萬畝的工業大麻花葉進行談判。通化金馬3月28日宣佈,與吉林省農業科學院、通化市二道江區人民政府共同簽署《工業大麻合作項目協議》,探索工業大麻的育種、種植及產品研發。

福安藥業則是選擇和美國公司簽訂《合作意向協議》,合作各方擬利用各自優勢在工業大麻綠色種植,工業大麻產品提取、深加工等領域開展合作。

不過,很多公司的佈局也存在不確定性。

2019年4月4日,福安藥業回覆深交所關注函稱“本次合作具有現實基礎和切實需要,不存在炒作股價的情形。”雖然福安藥業並未在美國開展經營活動,但是公司表示“希望藉此機會進入工業大麻領域,著力開拓美國工業大麻CBD市場”。

2019年4月12日,通化金馬回覆深交所關注函稱,“截至目前,吉林省工業大麻種植和生產加工尚未合法化。”“通化金馬尚不具備開展工業大麻業務相關資質、人才和技術儲備。”“合作項目後續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因公司實際發展情況或市場環境變化等因素而調整規劃內容的可能性”。

哈藥股份在公告中稱,截至目前,就此事項尚未簽訂任何協議,未支付任何定金,未開展中試生產車間建設。

2019年4月12日,方盛製藥在公告中提醒投資者:“公司全資子公司喆雅生物尚未正式申請工業大麻種植許可證,且工業大麻的具體投資額和用地規模暫未確定。”

工業大麻緣起

因禁毒需求而研究,應用從服裝產業到CBD提取

最初的工業大麻種植,是為了禁毒需求。

在上世紀80年代,傳統大麻是雲南當地一些少數民族種植的農作物,相當於棉花一樣,少數民族將其中的麻稈製作成纖維,用來做傳統的服裝。隨著外國人瞭解到雲南的大麻種植,越來越多的西方人專程到雲南來吸食大麻,為禁毒帶來隱患。

雲南省農科院楊明的團隊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受當地公安廳的委託研究出了新的品種,去除傳統大麻上的THC。隨著楊明團隊選育出完全不具備提煉毒品的特性的新品種“雲麻1號”、“雲麻2號”,雲南開始出現大規模種植工業大麻用於服裝產業。

2003年3月,雲南省公安廳制定《雲南省工業大麻管理暫行規定》,並由雲南省政府頒佈實施。

2009年,我國軍方選擇天然纖維做軍服時看好工業大麻的纖維,和上市公司雅戈爾合作,在西雙版納建了一家做工業大麻深加工工廠,雲南軍方提供技術和機器。

這時雲南對於工業大麻的種植業逐步開放。2010年1月1日,雲南省施行了《雲南省工業大麻種植加工許可規定》,成為全國第一個以法規形式允許並監管工業大麻種植的省份。2012年,雲南省政府還將工業大麻列為“生物製造產業”發展重點之一。

但沒過幾年,黑龍江也開始種植工業大麻用於服裝產業。平整的土地、機械化生產帶來的低成本,讓雲南工業大麻種植在服裝產業上很快失去優勢。雅戈爾的工廠後來也搬離西雙版納,主要用的原材料也從黑龍江買入。

工業大麻纖維在雲南發展不好怎麼辦?楊明團隊受國外工業大麻花穗中提取CBD用於醫學領域的啟發,再次研究工業大麻新的育種,才有了現在主要用於CBD提取的品種“雲麻7號”。

加工執照

工廠需滿足嚴格監管要求,國內10公司拿到加工許可前置審批


工業大麻熱潮與“泡沫”:上市公司角逐資質 多未開始實際種植


2012年,一家英國公司開始瘋狂找能提取CBD的工廠,在中國發現了合適的機會,當時找到了雲南漢康的創始人潘宗兵,其也曾被媒體稱為“CBD工業提取第一人”。

2014年,潘宗兵創立的拿到雲南省第一個工業大麻加工許可證的公司漢康生物成立,2015年建成CBD工業化生產工廠。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漢康生物使用的還是雲麻1號的廢棄花葉用來提取CBD。

2015年,雲南漢木森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雲南昭通註冊成立,公司也進行工業大麻花葉加工及銷售。隨後,雲南漢素(隸屬於漢麻集團)、昆明拜歐生物也相繼獲得工業大麻花葉的加工資質。楊明告訴新京報記者,2019年又新增了兩家公司拿到加工許可證,有10家公司拿到了加工許可的前置審批。

在雲南省農科院楊明教授和多位從業人士看來,工業大麻的CBD提取工藝並不複雜,複雜的是提取工廠需要能夠滿足嚴格監管的要求。比如工廠要事先建立臺賬制度、擁有運輸證明、每個房間的24小時監控記錄、和禁毒局聯網等要求。

楊明告訴新京報記者,已經擁有CBD量產化能力的工業大麻加工廠,事實上可以零成本地提取毒品作用的THC。但如果是專門從現在的工業大麻花葉中提取THC,成本過高,也不會有人這樣做。

這意味著,做好工業大麻提取工廠的嚴格把關,警方才能將工業大麻製毒的風險降至最低。

截至2019年1月,全球有41個國家宣佈醫療用大麻合法,超過50個國家宣佈CBD合法。加拿大、烏拉圭兩國大麻全面合法化。美國已經實現CBD全面合法化。

“淘金”CBD

有的與有資質公司合作,有的自建工廠或改造

根據BrightFieldGroup預計,全球CBD產業價值在2019年將達到57億美元,到2021年將達到181億美元。“CBD”,也被認為是工業大麻中的“黃金”,目前國內從工業大麻中提取出的CBD大多出口到國外,只有少部分留在國內用於化妝品加工上。

而曾經較少有公司能夠做CBD提取的現狀或將改變。除了佈局工業大麻的種植,還有很多上市公司開始計劃佈局工業大麻CBD的提取,其中包括順灝股份、誠志股份、塞力斯、康恩貝等均宣佈正在申請工業大麻的加工許可。

為獲得CBD加工資質,上市公司德展健康、東風股份、順灝股份選擇與已有工業大麻加工資質的公司合作,也有公司選擇自建工廠或改造已有工廠。

4月9日,康恩貝子公司希美康的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計劃改造的CBD提取工廠在無錫,未來工廠改造建成,還需要獲得相關部門驗收合格後,才能最後獲得CBD提取許可的工業大麻加工執照。

此前康恩貝公告,公司子公司雲杏公司在獲得加工工業大麻花葉項目申請批覆後改造和試製工期將在3至5個月內完成。但是,上述時間屬於公司的初步預計,由於受到國家法規政策變化、監管要求變化、試製實施過程和結果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實際工期存在未達到預計工期目標的可能,“改造完成後的提取生產線年加工處理工業大麻花葉(幹品)能力可達2500噸-3000噸。”

昆藥集團也同樣希望佈局工業大麻加工業務,公司計劃改造子公司昆藥集團血塞通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計劃提取工業大麻花葉500噸,年產高純級CBD(大麻二酚)2噸、全譜系CBD(大麻二酚)油3噸。

4月11日,新京報記者來到昆藥集團,公司董事會秘書徐朝能告訴記者,改造工廠的審批正在提交當中。在徐朝能看來,工業大麻的CBD提取雖然有一定門檻,主要是對提取的粗品提取到精品的技術難度,“我們有其他技術提取的積累,這個我們也是第一次在做,也存在不確定性”。

資本逐獵

拿到資質的公司被爭搶,身價水漲船高

今年3月,決定做工業大麻的曲靖市福蘭德工貿有限責任公司開始辦理工業大麻的種植手續、加工前置審批。這原本是一家礦工機械設備工廠,就坐落在曲靖市沾益區工業園附近。

決定轉型後,公司在今年1月22日將曲靖市福蘭德工貿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範圍從“採礦、冶金建築專用設備製造”變更為“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等,公司名稱也變為“福蘭德農業科技”。

3月19日,福蘭德農業科技的註冊資本從100萬元增加至2000萬元,經營範圍再次變更,其中增加了“植物的科學研究、種植、加工”、“植物油、火麻籽油”等業務。僅僅10天后的3月28日,公司的經營範圍再次增加了“工業大麻加工籌備、工業大麻(雲麻7號)種植”。

兩個月的時間,從一家機械製造廠轉變為工業大麻種植公司,今年已經打算種植5000畝的工業大麻,還已經拿到了CBD提取的前置審批。

4月9日新京報記者來到福蘭德工廠內看到,工廠內依然有員工在進行儀器加工的工作。在廠後的一片空地上,是公司計劃建立工業大麻廠房的土地,“9月份之前把新廠建起來投產,設備都已經訂好了,整套設備最貴的將近6000萬”,公司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

二級市場上投資人瘋狂買入“工業大麻概念股”股票的時候,雲南從事工業大麻的公司也開始頻繁接到投資人的電話。作為工業大麻的“新人”,福蘭德已經收到了多家公司拋來的投資橄欖枝。福蘭德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的估值,已經有1.5億,“現在有幾家在談”。

在政策有隨時變動的風險下,已經獲得種植資質或拿到CBD提取資質的公司,身價水漲船高。

另一家在雲南大理的雲南葉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範圍中包含工業大麻種植、銷售;中藥材等內容。很早就拿到了1000畝工業大麻的種植審批。雖然今年還沒有播種,但公司已經收到了兩三家公司的投資意向。

只從事工業大麻種植的漢晟豐,也已經收到了多家投資機構的橄欖枝,而對於具體計劃對公司投資的公司是哪些,負責人表示不便向記者透露。

“現在是我們在選他們”,漢晟豐的負責人,帶著些許自豪對記者說。

新京報記者 李雲琦 閻俠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賈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