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父親遺願 善心不止 臨沂曾慶洪自掏腰包建橋

噼哩啪啦……一陣鞭炮聲響徹山村。“曾慶洪又要建橋了!”曾慶洪又在臨沂市平邑縣臨澗鎮艾曲村做了一件轟動全村的大事。今年60歲的村民曾慶洪,從2015年開始,不到5年時間,兩次為村裡建橋的義舉,讓村民感動不已。

第一座橋:祖孫三代合力把橋修

曾慶洪的父親曾現倫是一位因病退養在家的老幹部。2010年夏天,88歲的父親臨終前囑咐長子曾慶洪,要用國家撫卹金在村東建一座通往河東岸的橋。“父親的遺願一定要完成。”但他只領到2.36萬元的撫卹金,要在5米寬的河面上建橋,這點錢遠遠不夠。當時兒子正在讀研究生,自己也沒有多餘的錢拿出來。好多時候,曾慶洪覺得對不起父親。2014年夏天,曾慶洪的兒子曾凡虎研究生畢業,在武漢參加了工作,家庭一下子輕鬆了許多,修橋的事也擺上日程。

完成父亲遗愿 善心不止 临沂曾庆洪自掏腰包建桥

2019年3月22日,曾慶洪開始為村民修建第二座橋。

2015年春節,曾慶洪找到村幹部,說起修橋的事情。村幹部都非常感動,找來臨澗鎮水利技術員幫他規劃,並拿出預算。一預算,他嚇了一跳,修一座小型橋至少也要6萬多元。村幹部說,村裡可出10噸水泥,還可動員村民再捐點錢。他打電話徵求兒子的意見。兒子說,修橋是爺爺一輩子的心願,怎麼能再讓鄉親們出錢呢?現在自己能掙錢了,可以用工資支持。兒子一席話,讓曾慶洪有了信心。他拒絕了村裡的幫助,決心獨立出錢修這座橋。2015年一開春,他就找來施工隊。為了省錢,曾慶洪自己也搭上工,一起幫著施工。不到一個月時間,四個橋墩三個孔,就砌壘起來。

“別看這橋墩子在河面上只有兩米多,河面下還有3米,花費就多在這了。”曾慶洪告訴記者。眼看橋墩子建好了,手中的錢卻用完了,這工程不能耽誤。曾慶洪又將自己春天種莊稼買農資的錢拿出來,邊七湊八湊邊施工。兒子又支援幾千元,13米長5米寬的橋面終於橫架橋墩上。就這樣,父親的撫卹金,加上兒子的支援,一家三代人就架起這座橋。竣工那天,鞭炮響起來,鄉親們都前來祝賀。

第二座橋:節衣縮食攢出8萬元

2019年春天,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艾曲村東河邊挖掘機轟鳴,河邊老橋周圍堆滿了水泥、沙子和石子,曾慶洪又開始拆掉年久失修的石頭橋、重新建一座混凝土橋的“大工程”。

人們不知道,為了當日的開工,曾慶洪的準備工作卻是從第一座橋竣工後就開始了,這一準備就是近4年時間。當時,在第一座橋完工後,上游不足百米的石頭橋就進入了曾慶洪的視線。這座橋修建於上世紀80年代,是一座只有不足3米的兩孔石頭橋,兩邊沒欄杆,人們開車時要小心翼翼,還曾經有位村民晚上乘涼時不小心滾到了河底。

再修一座的想法,他誰也沒有告訴,怕這個秘密讓別人知道了會“搶走”這個機會。根據自己建橋經驗測算,重新修建這座橋至少也要七八萬元。

8萬元,對快60歲曾慶洪來說不是小數目,平時在家種點地僅夠日常開支。要修建這座橋,就算在其他途徑上想辦法。有了目標和方向就有了動力。從此,曾慶洪節衣縮食,日子精打細算。但這些錢豈是一個農民能省出來的,必須開源才行。為此,農忙時他靠經營農資掙錢,農閒時就走街串巷收購中藥材,一點一點地積攢。就這樣,一年下來也能存一兩萬元錢。

到2019年年初,曾慶洪手中已經攢了8萬元,才和村幹部再次亮出“底牌”。

聽說曾慶洪又要修建大橋了,村幹部都大吃一驚:別看他平時不吱不響的,暗地裡還有大目標。村幹部想,上次建橋,有老爺子的撫卹金和兒子支持,這才幾年工夫,哪來這麼多錢修橋?這才知道,曾慶洪這幾年總是早出晚歸,省吃儉用,就是為了建橋。

村幹部和村民深深地被感動了,也想“入股”修橋,但又一次被曾慶洪謝絕,他要獨立完成這座橋。在村幹部的幫助下,請來了臨澗鎮水利技術員作指導,曾慶洪買料、拆除老橋、找施工隊,開始了他的建橋工程。於是,在這個春天裡,人們看到曾慶洪天天在工地來來去去,忙個不停。“這座橋位於村裡的主街道上,耕作村東上千畝地都要從這走,以後有了這座鋼筋混凝土橋,再也不擔心安全了。”村民告訴記者。

沂蒙晚報記者 王富軍 通訊員 孫兆軍 牛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