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個下沉”確保扶貧政策公平公正落實丨市縣論壇

以“四个下沉”确保扶贫政策公平公正落实丨市县论坛

楊華祥 貴州省江口縣委書記

群眾認可是衡量脫貧攻堅成效的重要標尺,更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選擇。隨著精準扶貧的穩定推進和扶貧工作的逐步深入,大量扶貧政策出臺和資金注入,這些政策和資金如果落實和使用的不好,會造成發展不公平,引發群眾心理失衡。如何確保扶貧政策得到公平公正的落實,使扶貧工作真正得到群眾認可?筆者認為,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是責任體系下沉。通過壓緊壓實各級幹部責任,建立“縣級幹部包鄉、科級幹部包村、駐村幹部包組、幫扶幹部包戶”的“四級包保”責任機制,將責任體系下沉到村到組到戶到人。在各鄉鎮(街道)成立脫貧攻堅指揮部,由縣委常委和縣人大、政協主要領導任指揮長,縣人大、縣政協副縣級領導幹部任常務副指揮長,吃住在鄉鎮(街道)蹲點專抓。從縣、鄉兩級選派幹部職工與村幹部組成駐村工作隊,脫產駐村抓脫貧工作。組織縣、鄉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實現村村有駐村工作隊、戶戶有幫扶責任人。通過責任體系下沉,可以較好解決“誰來發動群眾”“誰來落實”的問題。

二是村民自治下沉。充分尊重農村群眾以村民組(自然組)為基本單元的生活方式,充分激發農村群眾參與村民自治的積極主動性,在村黨支部的統一領導下,引導群眾在村民組(自然寨)內採取民主推薦的方式,從熱心服務、公道正派、威望較高的黨員、村民代表、離任村幹部、離退休人員中推薦成立組務會,共同協商管理村民組(自然寨)各類事務。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務,由組務會在村民組內組織召開群眾會議,收集群眾訴求、意見、建議。同時,為充分發揮組務會的自治作用,由組務會牽頭組織群眾制定《組(寨)規民約》,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公益事業、參與環境整治、推動產業發展,實現群眾的事群眾“自己說了算、自己組織幹、自己監督看”。

三是民主評議下沉。過去群眾對基層工作不認可,主要是參與度不夠,認為貧困戶、低保戶評定等都是村幹部說了算。為切實做到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可採取學習政策方法、逐組逐戶走訪、分組召開群眾會、村民代表大會評議“一學二訪三會四評”的方法,所有駐村幹部先學習政策、方法,再逐戶走訪群眾,在此基礎上逐組逐項召開群眾會,動員群眾全部參與,對貧困戶、低保戶的評定和貧困戶脫貧等群眾長期存疑的難點、痛點問題進行評議。在每戶群眾參與評議後,再由村民代表會議進行評定,並將結果公開公示。

四是項目實施下沉。針對過去在部分項目實施中存在與群眾意願不相符的弊病,充分發揮基層群眾參與民主管理、鄉村治理、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的積極性,將“五改一化一維”、聯戶路建設、通組路建設、安全飲水工程、環境衛生整治、公益事業等以組為單位進行統籌,並由組務會召集群眾自治商議決定,真正讓群眾自己當家作主,形成思想共識,激發群眾參與建設、參與發展的內生動力。通過推行“四個沉”,實現政策執行陽光透明、公平公正公開,有效提升群眾認可度。

歡迎訂閱中國黨政幹部論壇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 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學術期刊認定A類

解疑釋惑·切磋交流·探索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