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江蘇新經濟釋放出活力

以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成為推動經濟平穩增長和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有效彌補了傳統動能減弱對經濟的影響。

當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江蘇,“無中生有”的新經濟形態,加上“有中出新”的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讓新經濟釋放出了無窮活力。

新經濟激發新體驗

近年來,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新工業革命以及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加快發展,催生了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應用和模式創新為內核的新型業態,帶動了新經濟的發展。

在零售行業,因為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的深度介入,人、貨、場3大元素重新組合排列,新零售由此成為眾多領域傳統零售業轉型升級的方向。

新經濟悄然而至,激發出諸多新體驗,不僅改變著城市居民的生活,也改變著農村。

關注新經濟 | 如何讓江蘇新經濟釋放出活力

朱友常在徐州市大黃山鎮孤山市場經營著一家電器公司,連續幾年的年銷售額兩三百萬元。兩年前經過朋友介紹,朱友常加入了“匯通達”,沒想到一個手機APP就給生意帶來很大起色,年銷售額猛漲至1019萬元,是上一年的3倍,今年順勢開了一家面積200平方米的新店。

“他們給我出主意,通過手機分享砍價活動鏈接,通過代理和朋友圈、微信群轉發,居然有幾千人參與,還真賣出很多東西。”他醒悟過來,銷售的玩法套路全變了。藉助匯通達,朱友常直接從廠家進貨,降低了成本,豐富了貨品;同時依靠其遍佈全國的網絡,朱友常的店也變成了更大的銷售平臺,不僅賣電器,還賣當地農特產。

產業結構的轉變

江蘇省經濟結構顯著優化,初步形成了產業結構三產超過二產、需求結構消費超過投資、最終消費和服務業支撐作用日趨增強的新格局。從供給側看,三次產業結構實現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歷史性轉變,第三產業成長為經濟增長第一動力。從產業內部看,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份額不斷提高。從需求側看,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超過70%。

在科技部獨角獸企業榜單中,江蘇的孩子王是其中一家。孩子王是由五星控股集團投資的消費互聯網領域的企業,在18個省90個城市建有線下實體店186家,2017年底突破250家。孩子王立足於為準媽媽及0-14歲兒童提供一站式成長服務,致力於成為中國新家庭全渠道服務商。

關注新經濟 | 如何讓江蘇新經濟釋放出活力

“雲計算,給了我們無限的空間,我們可以從300多個緯度給顧客畫像。目前孩子王銷售規模是線下母嬰行業二到五名的總和。”五星控股集團董事長汪建國說,孩子王的門店為所在購物中心吸引了10-13%的客流量,而門店營業面積通常只有購物中心的2%左右。

物流業是最重要的現代服務業之一。2017年底,位於南京雨花區的運滿滿正式成為國家分享經濟案例研究基地,其打造的車貨匹配平臺“運滿滿”被稱為“貨車版的滴滴打車”。在位於中國(南京)軟件谷的運滿滿全國總部,一張由30多個省份實時貨運數據繪製的全國貨運物流熱力圖上,平臺所有貨車運行軌跡、貨物信息分佈、車輛信息分佈等數據都一目瞭然,可實現全程追蹤和可視化。

運滿滿已匯聚了全國95%的貨物信息和80%的重卡司機,成為中國最大的車貨匹配平臺、全球最大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運力調度平臺,運滿滿平臺每天產生4TB數據,通過大數據的應用,可以預測未來七天貨物的流量和流向。運滿滿不僅要做物流信息的基礎設施和貨運界的淘寶,更要做全產業鏈、全生命週期的生態體系,基於品牌認知和共同用戶營銷場景實現跨界合作。

產業創新的載體越來越多

在江蘇省,載體優勢日趨明顯,推動了新經濟的發展。江蘇全省18個國家級高新區、28個省級高新區創造江蘇全省25%地區生產總值和3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眾創空間入駐創新創業企業和團隊超1萬家。江蘇全省90%以上大中型企業設立研發中心,園區孵化器數量、在孵企業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為加快推進產業創新中心建設,目前江蘇省發改委正按照江蘇省委省政府要求,研究謀劃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工作,在江蘇全省創建1個綜合性國家產業創新中心,10個專業領域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組建20個省級產業創新中心。每一個產業創新中心都將以能夠引領未來發展方向的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填補國內空白的技術為定位,以核心企業為龍頭進行實體化運作。

關注新經濟 | 如何讓江蘇新經濟釋放出活力

越來越多的企業則致力於成為平臺企業。蘇州思必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語音企業,在國內智能車載後裝領域,市場佔有率將近70%。公司相關負責人稱,他們的目標就是發展成為平臺型企業,“我們一直探索如何通過產業佈局,加速數據積累和技術創新,進而賦能更多行業。”

目前,該公司已經在物聯網、教育、醫療等垂直行業孵化和投資了9家人工智能應用企業,未來每年會孵化和投資約20家,覆蓋物聯網的產業鏈和人工智能的各個應用場景,完成各個場景打通和數據積累。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說,蘇寧在轉型的八年期間,技術和人才方面的投入高達數百億元,建立了硅谷、南京、北京、上海、杭州等五大研發基地,IT人員超過6000人,明年還要進一步拓展到1萬人,“‘鐵榔頭’郎平來蘇寧參觀後說,沒有想到蘇寧的科技感這麼足。通過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來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這是我們最大的機遇。”

新經濟的推進需要創新服務機制。在江蘇省,“放管服”、商事制度和投融資體制改革紮實推進,建成全國領先的政務服務網,“不見面審批”模式得到國家肯定並在全國推廣。

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等先行先試取得積極進展,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得到加強,政策引導更加精準,“科技40條”、“人才26條”“富民33條”、“先進製造業26條”等新政策為培育新動能營造了良好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