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習近平眼中名副其實的“國家精神”

去年5月,崔永元一條滿滿嘲諷的微博內容引發關注,微博文字寫著“一個真敢發,一個真敢領”,配圖是2010年范冰冰獲得“國家精神造就者榮譽”領獎照片,而這個獎項是梅賽德斯-奔馳與現代傳播集團《生活》月刊攜手舉辦的年度頒獎盛典所頒發。隨後,范冰冰“陰陽合同”逃稅漏稅事件浮出水面,並被罰款8億餘元,震驚全國。一個逃稅漏稅的女明星哪來的勇氣去領取這份殊榮?何為“國家精神”?“國家精神造就者榮譽”的分量有多重?我們有必要向這位明星解釋一番。

中國的“國家精神”是什麼?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魂,是中華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不倒,也絕不可撼動的“中國精神”!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創新始終是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的傳統綿綿不息,無數英雄引領中華兒女砥礪前行。為了新中國的誕生,無數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用青春和生命鑄就國家,用赤誠的愛國情和堅貞的愛國心,築就和延續著偉大的中國精神!它有“頂天立地,自強不息”的意志,它有“臨患不忘國,圖國忘死”的忠誠,有“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胸懷。它是前赴後繼的延安精神,是勇於奉獻的雷鋒精神,是捨生忘死的兩彈一星精神,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犧牲精神,是敢為人先的開創精神……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精神。

誰才是中國精神的造就者?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發表講話時指出:“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他還強調,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中國人善良、勇敢、團結、仁愛,中國人用堅韌、勇敢、團結、智慧、大愛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令人矚目的“中國精神”,中國脊樑!19歲的董存瑞為革命勝利,手託炸藥包,在怒天的炮火裡與敵人同歸於盡;錢學森、南仁東、林俊德等科學家為國家鑄造國之大器,直至耗盡生命;中國女排為國家榮譽而戰,永不言棄,歷時12年重返冠軍之巔。還有不求“官”有多大,但求無愧於民的焦裕祿;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的鄒碧華;撲下身子苦幹實幹的廖俊波,駐守邊疆保家衛國的邊防戰士以及不久前四川涼山州木裡森林火災中犧牲的30名救火英雄們……千千萬萬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人,千千萬萬在生活中閃耀真善美的人,都是“中國精神”的造就者!他們以表率行動,生動詮釋了“中國精神”的真諦,譜寫了一曲曲“中國精神”的動人樂章,鑄就了一座座“中國精神”的不巧豐碑。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習近平說過,“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中國精神”是我們應對困難和危機的強大動力。堅守信念,傳承精神,是一個民族成熟的標誌。我們黨在長期奮鬥歷程中形成的中國精神,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筆財富代代相傳,不斷激勵著中國人民攻堅克難、努力奮鬥。青年一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中堅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013年5月4日,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談到:“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業廣惟勤’;一定要練就過硬本領,‘學如弓弩,才如箭鏃’;一定要勇於創新創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定要矢志艱苦奮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定要錘鍊高尚品格,要牢記‘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的道理。”五個“一定”飽含了習近平對廣大青年的殷殷囑託和深深期望。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應該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既要弘揚中國精神,又要實踐中國精神,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中國精神鑄就民族之魂,在未來道路上,“中國精神”就像一盞燈,驅散黑暗,戰勝醜惡,引領中華民族在復興之路上闊步前進,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學習大軍,2019年4月14日)微信公眾號:學習大軍 微信ID:xuexidaju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