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風陵渡”:五歲閒魚的選擇?

成為“風陵渡”:五歲閒魚的選擇?

閒魚2019年戰略發佈會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入閒魚‘誤’終身。”4月11日,在2019年戰略發佈會現場,閒魚總經理諶偉業(花名處端)如是說。

眾所周知,“風陵渡”是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一個頗有意蘊的地理空間,郭襄在此地第一次邂逅楊過,芳心暗許,由此未嫁終身。

風陵渡何以與閒魚產生關聯?為何一入閒魚,便會“誤”終身?

作為一個二手交易平臺,閒魚與“風陵渡”,在諸多維度上的確存在天然的親近性。

一方面,作為渡口,本來便是人、貨流轉的空間,與閒魚所講求的二手流動相呼應;另一方面,人、貨流通之地,往往也是信息匯聚之所、興趣聚集中心,也因此,符合閒魚所竭力向外呈現的“社區”印象;更重要的是,風陵渡是郭襄不能忘卻之地,別有一種依戀味道。在此引入“風陵渡”,便是希望對於閒魚用戶而言,此地能夠成為他們覓得其真正興趣的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如同現實世界,不同渡口甚至是港口,對人、貨的競爭,在以閒魚為代表的二手閒置電商領域,如今大大小小的平臺亦在進行一場博弈與爭奪——一類是閒魚、轉轉為首的綜合性電商,另一類則涉及二手書、二手奢侈品,甚至是二手車等平臺。

在此背景下,發展閒魚玩家,似乎別有一番意味。“閒魚今年主要戰略就是發展玩家,我們計劃在未來三年發展十萬玩家,帶動整個閒魚社區發展。”諶偉業表示。

在突破千億規模之後,閒魚玩家能否成為閒魚邁向“萬億價值”的有效路徑?與此同時,閒魚這一風陵渡口,在多元競爭下,能否發揮“誤終身”的魔力?

閒魚玩家:邁向“萬億價值”的路徑?

明星林依輪正襟危坐,言談之間,右手從上衣兜裡掏出厚厚一沓寄件單。最近幾年,林依輪在閒魚上不時賣些個人閒置物品,如今,在閒魚上已集聚了50萬左右的粉絲。

成為“風陵渡”:五歲閒魚的選擇?

林依輪談在閒魚上賣個人閒置物品

也因此,當閒魚開始試水“閒魚玩家”這一嶄新用戶群體時,作為明星的林依輪自然身在其中。

公開資料顯示,閒魚誕生於2014年6月,自淘寶二手業務發展而來,在成立一年之後,其用戶便從百萬級向億級用戶量發展。

在深耕二手閒置生態五年後,4月11日,閒魚交出了最新答卷。2018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在閒魚成功達成過交易的用戶年銷售平均收入達到4296元,61%用戶為90後;每天有超100萬用戶在閒魚上發佈超過200萬件個人閒置用品。此外,用戶在閒魚累計發佈寶貝已超14億件。

GMV超千億後,諶偉業在會場表示,閒魚將正式邁向萬億價值市場。在此節點,推出“閒魚玩家”,似乎別有意味。

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採訪時,諶偉業表示,在閒魚的整個發展過程中,“我們堅定認為閒魚必須用社區方式來發展,因為閒魚的目標是面向個人用戶提供服務的。”他進而指出,閒魚並不想做成一個“市場”,一個經營性的平臺,但是從千億價值走向萬億價值的過程中,必須要有“內心和靈魂”,閒魚玩家便是這些“內核和靈魂”。

不過,目前閒魚玩家業務正處於試運行階段,在此期間,三千名玩家受邀,“在接下來的一兩個月時間內,我們將公佈玩家入駐方案,包括產品的計劃等。”諶偉業表示。不僅如此,按照諶偉業的設想,未來三年,玩家數量將發展到十萬。

從表面上看,“閒魚玩家”並不新鮮,通過KOL促進交易發生,近年來,漸成常規套路。自成立以來,就不斷向外宣稱社區定位的閒魚,為何此時才推出這一戰略?

對此,諶偉業回應稱,最開始沒有第一步考慮玩家,主要出於用戶“公平性和平等性”的考慮,不過,即便目前推出玩家,在公域流量體系內,對玩家沒有任何加權、推薦,“我們只在社區裡面,今天你的內容好、粉絲多,很多人點贊,你就浮上來了。”因此,他指出,玩家最重要是發展粉絲,而不是在閒魚上“薅流量”。

業內人士指出,玩家業務依舊延續閒魚的社區屬性,早期引入明星等,一方面的確可部分發揮引流效果,同時,也能製造一定的話題度。不過,該業內人士指出,長久來看,玩家似乎意在發揮微博大V等的替代功能,雖然並不一定是業界專家,但必然是在某個興趣領域擁有長處,並持續吸引粉絲聚集。因此,玩家的推出,倘若順利,在增強社區、平臺活躍度的同時,也能持續吸引新用戶,並促進交易額度的提升。

實際上,用戶數量一向是閒魚引以為豪所在。

數據顯示,2017年,閒魚用戶數就高達2億,目前,這一數量已在4億左右,在電商江湖中儼然居於頭部。

不過,與此相對的,則是其月活增速似有放緩之勢。來自萬德的一組數據顯示,在2018年年底,月活達致2813.07萬之後,進入2019年,該數據緩步下跌。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推出閒魚玩家,從客觀上也有利於月活等關鍵數據的提升,畢竟對於一個主打社區的產品而言,月活所代表用戶粘性,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成為“風陵渡”:五歲閒魚的選擇?

電商分析師李成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閒魚在功能上,更多是對淘寶、天貓的補充。而此次閒魚推出玩家業務,更多是一種品牌化和打造新概念的嘗試,其背後也隱藏著對於一種生活方式的考量,畢竟,二手閒置流動不屬於大眾需求,仍歸屬小眾需求。

多元“渡口”之爭,合縱連橫?

不僅是小眾需求,二手閒置一度被視為低端、老舊、非標的代名詞,不過,在消費分級大背景下,隨著物質生產的飛速發展,消費者多元消費理念的出現、成熟,移動互聯網及供應鏈體系的逐漸完善,近年來,尤其是近一兩年來,二手經濟、循環經濟呈現井噴式發展的特點。

“消費水平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其實大家意識觀念也開始產生了一些變化,這其中比如二手的接受程度,習慣也在逐步養成。”白澤資本高級投資經理王迎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曾表示,電商行業當存量足夠大時,二手流轉就有了土壤空間。

愛回收CEO陳雪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則指出,就宏觀層面來看,隨著消費水平提升,物質生活愈趨豐富,如何處理舊物成為問題。與此同時,隨著環境意識及“斷舍離”等觀念的影響,人們對二手物品的“出”與“入”接受程度更高。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閒置物品交易規模已達5000億元,並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可以達到1萬億元。

在此境況下,包括閒魚在內的多個二手綜合性平臺紛紛崛起,在該領域,目前主要形成閒魚、轉轉、拍拍三足鼎立的態勢,就GMV來說,目前,閒魚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轉轉的年GMV為500萬左右,約為閒魚的一半。與之相對,則是包括二手書、二手奢侈品等垂直平臺的出現。

面對崛起的平臺及巨大的潛力市場,資本豈能錯過。

《2019年新型消費趨勢洞察》顯示,2018年,二手交易投資事件總數為78件,除諸多二手車垂直平臺外,胖球、享物說、小黃狗、閱鄰、只二等,甚至在一年內獲得兩輪融資。

不僅是國內,放眼海外,日本最大的二手物品電商平臺Mercari也於去年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規模達11.8億美元,成為彼時日本市場中最大規模的一宗IPO。

對此,即便閒魚目前擁有先發優勢,但如何保證在一眾玩家中,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其與諸多垂直平臺又會呈現何種競合關係?

就二手車類別而言,諶偉業在現場明確表示,“我們會做”,但其做法則是“跟市場上廣泛的二手車參與者進行業務模式合作”,他還透露,目前閒魚已經與瓜子、優信、大搜車等“有了一些接觸”,並在“探索接下來合作的方案和計劃”。

不止是二手車,就綜合性平臺而言,目前仍舊與垂直平臺處於合作關係,如回收寶與閒魚的合作,愛回收與京東合作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小“渡口”合縱連橫的過程中,渡口的規矩依舊是不容忽視的。此前就有報道稱,不少二手平臺甚至販賣違禁止品,折射出了二手平臺的灰色地帶。此外,李成東也指出,比如二手物品的定價等,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

對此,諶偉業表示,閒魚將引入大量服務商。這些服務商可用來鑑定物品新舊、價值。甚至,閒魚還打算提出一些“寄賣”服務,“東西沒時間打理、沒時間賣,你寄給他,他幫你打理、售賣,他收一個服務費。這是服務商可以幫助做的事。”

不過,無論是閒魚玩家也好,引入服務商也好,誠如諶偉業所表示,閒魚目前仍不會向個人用戶收取交易佣金,“現階段,甚至是很長一段時間,讓更多用戶加入到閒魚,然後把閒置物品流通起來,是我們首要的目標,這目標還遠遠沒有達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