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突變關節痛,咋辦?趕緊這麼做好的快

氣溫突變關節痛,咋辦?趕緊這麼做好的快

一到春季,各種關節疼痛又開始惺惺作祟,困擾著不少人,就連平時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會拉動全身的關節疼痛,疼到生無可戀甚者有想把骨頭敲碎的衝動。

其實,導致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天氣變化

誘發關節疼痛

氣溫突變關節痛,咋辦?趕緊這麼做好的快

天氣變化影響到的更多是關節輕微受損的人群,這是因為輕度的關節損傷對於外界環境的刺激更加具有敏感性。

對於敏感性比較高的受損關節,當感受到外界氣壓變化的刺激後,關節囊內的滑膜便會出現水腫,進而導致關節疼痛。

老年人是

關節疾病“主力軍”


氣溫突變關節痛,咋辦?趕緊這麼做好的快

老年人是關節疼痛的高發人群,關節會出現紅、腫、熱、痛,甚至關節變形,喪失行動能力,所以老人一旦出現這些症狀要引起重視。

很多老年人,出現手指發麻、膝關節脹痛、上樓抬腿困難、關節腫痛等症狀,在春季天氣轉暖後,甚至出現關節畸形,疼痛難忍。

這是因為,春季氣溫變化快,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可能會造成局部體液循環紊亂,促使關節囊及滑膜攣縮,引起疼痛反覆、加重。

感冒也可能

引發反應性關節炎

氣溫突變關節痛,咋辦?趕緊這麼做好的快

春季時冷時熱的氣溫易引發感冒,但很少人知道,感冒若不及時治療,還可能引發反應性關節炎,出現關節腫脹、疼痛等。

反應性關節炎是一種繼發於身體其他部位感染後出現的關節病,是呼吸道感染後所引起的,多出現在膝踝和足部小關節等,表現為腫脹發熱壓痛和運動痛。

所以出現感冒時,也要引起提高警惕。

晨僵是關節炎

早期症狀

氣溫突變關節痛,咋辦?趕緊這麼做好的快

類風溼關節炎是常見的疾病,晨僵是其早期症狀,早晨起來後某一關節或某一組關節出現僵硬感、緊束感、活動不自如。

起床後經活動或溫暖後僵硬感減輕或消失。

數據顯示,與普通人群相比,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因心肌梗死和卒中等心血管事件導致死亡的風險增加約50%。

春季做到這四點

可緩解關節疼痛

堅持行走

•••

行走可以增強關節周圍軟組織和肌腱的強度,起到保護關節的作用。有助於增強滑液對軟骨的滋養功效,提高軟骨抗磨損能力。

不少人關節疼痛加重後便不想走動,實際上這是不可取的,只要還能行走還是應該堅持每天行走,這樣能起到保護關節作用。

關節保暖

•••

正所謂春寒料峭,這個時期的氣溫變化浮動很大,日常的防寒保暖工作切不可懈怠,儘量多“捂一捂”,保證血液流通,有助於骨關節炎的預防。

氣溫突變關節痛,咋辦?趕緊這麼做好的快

低強度鍛鍊

•••

關節炎患者如果關節過度摩擦,要少活動。其他的關節炎患者需要做些低強度鍛鍊,如關節拉伸,短距離騎行等。

如春季關節炎反覆發作,也可嘗試中醫治療,對緩解關節疼痛有著較好的效果。

注意飲食

•••

在飲食方面,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些高脂肪類食物,少喝酒。

有效的控制體重,也能幫助減輕關節的壓力和磨損,預防關節疼痛的發生。

春季是骨關節疾病的高發期,在生活中不僅要合理運動、健康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更要改善生活方式,只有這樣才能遠離亞健康。

健康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選擇,願你我能戒掉壞習慣,自律節制才能活得更高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