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房子還能投資嗎?未來趨勢如何?

生活是小事


15年初,在城北傳話國際城買的房子,我女朋友家在佳樂國際買的房子,當時她爸媽說的意思是倆人雖然整年上班,但花錢厲害,不如先買套房子,就當存錢了。記得當時3900一平,首付十萬吧,十年月供2300。當時我們在河南上班,還沒結婚,我把錢給她讓她回去把房買了,簡單裝修了後一直在出租,房租每月1200,還貸壓力小一點。聽說這兩年漲的挺厲害。但目前沒有出售的打算。

成都以後發展潛力還是很不錯的,房產也適合長期持有,雖然這兩年限購比較厲害,價格會有些回落,但長期來看,還是慢漲的,因為對比別的一些省會城市,成都房價上漲空間還是有的。


zjsjwhehuko


成都經過2017年房價翻番的暴漲,現在的房價和2017年以前相比已經今非昔比了。


雖然成都的房價已經漲了一倍都不止,但是與同檔次的國內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相比,成都的房價只能算是補漲。

畢竟成都為國家六大中心城市之一,新一線城市之首位,加之成都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環境優美,道路筆直開闊,交通四通八達,經濟強勁,成都還連續幾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如此富庶的城市,房價不漲才怪了。


不過我們得注意,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所以2017年成都及時出臺了限購,限售,積分落戶,以及購房搖號等政策,才得以使成都瘋漲的房價穩定了下來。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成都的房價不會漲到天上去,投資購房者可以休矣,讓成都真正成為一座休閒宜居之都,早日進入世界城市行列。


見解派


現在的房價,全國範圍都一樣,面臨著兩難選擇:究竟未來是漲還是降。因為關係著千家萬戶切身利益,與生活息息相關,一直是我們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

我個人觀點是漲,但慎重投資。

第一、城市化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而成都作為中國九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整個西部數一數二的大城市,對四川省、西部都有極大的虹吸能力。資源以及人口聚焦程度不但不會降低,反而更加得到強化。

其二、從成都發展來看,始終保持著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也是新一線城市的有力競爭者,整個西部成都、重慶、西安三城相比,成都從戰略地位上講,更為重要,基礎條件也好,必定也會政策上的扶持。其外,成都教育科研、醫療、旅遊、新興產業等都有不錯的基礎和前景。

第三、從全國中心城市看,成都房價僅略高於西安,重慶、鄭州。遠低於杭州,南京等地,也明顯低於競爭對手武漢。從政策上看,政府肯定不希望房價遠低於其他新一線城市競爭對手。除非其他城市大降,否則成都大降的可能性不大。

最後,通漲的存在,實業的艱辛,很難再找到比房子更好,更安全的投資方式了。

所以,成都房價未來看漲,但,現在未必是投資的最佳時期。上漲也是一個過程,起起伏伏,漲漲跌跌,經歷了2016,2017大漲,何時重新步入主升浪,不得而知。


草根的堅守


可以這樣說,成都的房價還遠遠沒到天花板。決定房價的有兩個,一個是產業,一個是人口。成都坐擁一千三百多萬人口,並且在人才引進方面,全國排名第一。能在成都落戶的,都是打算在這邊發展的,既然發展的話,肯定要買房。成都17年實行了人才落戶,現在第一批人才落戶的人購房資格快到了。假如說一年兩年之後,這些人的資質一到,絕對是一批買房大軍。

另外,產業上講,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的分公司開始往西部拓展,而西部第一城毫無疑問是成都,這樣給更多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很多不符合人才落戶條件的人,在這邊工作,可以通過兩年社保買房。

而且,成都現在房價很便宜,普遍的一套房150萬到200萬,哪怕好一點的也就250萬以上。按照一百五十萬算,首付不到五十萬就能買,還有很多100萬左右就能買的,首付更是隻要30萬。試問,現在人有幾個拿不出幾十萬出來的。

而且,很多人會拿美國的房價和中國房價比。沒可比性。美國才3億人,中國14億,有市場,再貴都有人買。再加上中國的GDP不可能降,要發展GDP,房產貢獻就很大了。再加上政府發展經濟,需要資金,這些資金很多都來自土拍,所以土拍價也會越來越高。

做個大膽的預計,十年內,成都的住宅天花板是五萬,二十年內,能達到八萬。均價沒有參考價值,因為均價平均了很多低端盤,荒地盤。北京現在房價均價五萬多,但是你去北京找找,五萬一平的盤你看能不能買到。所以作為發展來講,成都未來十年房子普遍的價格是三萬到四萬,貴一點的區域能達到五萬。當然不算那種總裁盤,只是說普通住宅的價格。二十年內,最高的普通樓盤能漲到八萬,普遍的話五萬到七萬吧。


wholegraan


要分析房子的趨勢,我們可以從一下方面去考慮。

1.房地產的泡沫嚴重嗎?

美國紐約的房價2萬美元左右,北京的房價大概在1萬美元之間。紐約的房價大概是北京的2倍,按照經濟發展規律來看,中國的房市並沒有多大的泡沫,真正的泡沫大家可以參考90年代的日本,當時的房價時紐約的8-9倍。




房地產會被宏觀調控嗎?

在目前的情況下,一個城市房市相當於一個城市的晴雨表,房價的降低相當城市經濟的下落,無論出於哪種目的,上面都不會讓房價降低的,宏觀調控也只不過是放慢房價的增速!



成都的房子值得投資嗎?

成都名列新一線之首,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自然房子的房價還會跟著長!預測增速跟17年差不了多少!

那些地區更值得投資呢?
個人覺得的這三個地區投資回報會比較大:高新區,天府新區,和簡陽,據我朋友說簡陽一套二手的精裝房由原來的8000漲到到了16000,投資潛力是相當大的!


穿什麼好看


一座來了不想走的城市.…!也獲全世界遊客認可的西南中心

十多年來遠低於北上廣深房價.且定屬為二線中一線的千年西南政經中心.一帶一路重戰略一節點.華夏心臟地區.

任全國房價如何低調.但幾年證明了.穩中慢升是絕對…!

大環境.以前經濟比值.川人意識.

決定穩中有升.雖較慢.但三環內五年後定於零八年前大肆抄作下.很多人認為均價應到三萬一平方米.雖現今才八九千左右!


匹夫5469


成都的房產,長持我覺得是沒有問題的。雖然說16-17年這一輪漲幅非常大,目前已經處於回調期。但是不影響未來。

我大概是16年10月買的成都,當時半投資目的,因為喜歡自駕,真的是超級喜歡四川。即便不漲,回頭扔一個車在那,可以去玩。租售比還是相當可以的,基本是房租可以抵月供。

由於當時工作太忙了,直接網上轉的定金給銷售,是的,不太靠譜的操作。這也直接導致我今年沒有逃頂成功。因為沒有買二手房,期房沒有下房本。其實5月左右政策一出,我當時已經有預感到了該往下走了。

成都無論是商業,工作機會,對於當時來講,都屬於非常不錯的,性價比很高。我是一個省會黨,堅定的認為省會可以長持。不是誰都能買得起一線,就跟不是所有人都考上985,211一樣。而省會對於本省人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不說別的,高考時,省會的錄取率遠高於其他城市。因為資源在聚集。而在2000年左右,完全不會這樣。


愛買房的喵星人


可以投資,未來看漲。自從2017年3月14日限購令發佈後,成都的房價蹭蹭地往上漲。成都是認貸不認房,已有一套貸款,購買第二套首付60%,若已還清可以按首套房算,首付三成左右,停止第三套房的商業貸款。為啥越限越漲?看來限購政策還是不夠嚴厲,有許多人怕以後買不成二套房了,有首付的都紛紛出手。成都市內二手房都比較貴,均價1萬8左右,漲幅1%左右。

成都新房由於郊區樓盤較多,拉低了新房均價,但也不便宜,均價達到9200元左右。

那麼,成都的房子還有投資價值嗎?答案是有的,作為四川的省會城市,房子還不算貴,特別是限購政策還不嚴厲,現在出手挺好,等正真限購時,想買也買不了了,估計投資客看中的就是這點。一個省會城市的限購政策也就比寧德(四線)嚴厲一點,這樣能遏制房價上漲嗎?建議出手要快,晚了就賺不多了。


小小安居客


澤一作為一個“專業”又不失風趣的未來的房產諮詢師:


對於成都的房子乃至於全國各地的一線城市的房子,都是不!值得!去!投資!的。


因為什麼呢?澤一來給你講解一二:


1.先講神馬叫做投資


投資是什麼?什麼才是好的一個投資項目?

那只有一個判定方式:賺錢!賺的錢多就是好的投資項目。賺的錢快就是好的投資項目。賺的又穩又快那就是絕佳的投資項目!


那再看看成都的房產市場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

二手購買力度極具減少,新房價格低下,買賣週期無限拉長(17年4.13號之後備案、交易的房子在獲得產權證之後三年之後才可上市交易)這意味著什麼?


以現在大部分樓市產品來看,買了房子,等交房(2年,快的也得1年),等下產權(最快一年半,慢的等死你),然後再等著交易(3年)


你的那些錢,最快最快:5年半之後才可以賣出去


胡柏(易名)說了:“交了房子之後我就租出去,以租養貸。”

問題來了:“你租多少錢合適?跟你月供相當?還是根據市場行情?還是根據某些腦殘覺得我值200萬的房子放銀行能有多少利息就要租多少。”

那就問你,等到兩年後,還會有那麼多人需要租房子嗎?你的房子能租出去嗎?空置期你算不算你的成本呢?


枯狼(易名)說了:“那我慢慢等唄,五年之後房價肯定漲!”

得,問題又來了:“房子是為什麼這麼貴呢?解釋起來說簡單也算比較簡單的,比如說供小於需,教育資源的稀缺,醫療資源的稀缺,都導致了房價的一個不均衡,不平等。”

等到你的房子可以成交了,那個時候又有多少人需要你的房子呢?你的房子不賣,就是一個消耗品。你要賣了才是投資品。


不是每一套房子都叫做商品房。

會買的是土地,會賣的才是師傅!

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但是並不是每個業主都懂得這個道理!


澤一看房,不算準,但也不會太離譜。


買房不如安家


房子到底去哪兒啦?

首先,我們不是來分析房價漲與不漲的問題,因為,這要考慮市場行為加政策導向,還要結合經濟形勢的發展概況來談,不是三兩句話就能得出一個靠譜的結論來。

現在的房子到底在哪些人手裡握著,恐怕很多人不是特別瞭解:

1、散戶炒房團。眾所周知,炒房是國內近十年來唯一受益穩定且彙報較高的零風險投資,很多中低收入(非貧困)家庭一般至少擁有1~4套房。一套房家庭的覆蓋群體有政府安置房和剛需商業住宅兩大類,所佔人口比例和住房比例大致在(按所在城市常駐人口)在15%左右;純剛需與投資結合的群體是房產繁榮的重要推手,人口比例與房產比例分別在84%和60%。

2、集團炒房團。集團這裡並不是單指單位或集體購房,也包括有資金實力的個人或者委託人。單位購房大多是經濟效益較好的國有企業或者民營企業為本單位職工賦予的具有福利兼投資性質的商業房產。而個人大量收購的閒置二手房或者具有開發遠景的新商品住房,大多是比較瞭解政府規劃政策和開發遠景的業內人士居多,資金來源大概有本金、貸款、挪用(拆借)以及抵賬等幾種形式,所佔人口比例和房產比例分別在0.5%和5%左右。

3、開發商庫存房。這個數字只能相對而言,因為買賣市場與再建房產的不確定性,這個數字只代表一種客觀存在的形式。兩項比例大概在0.5%和20%左右。

綜合上面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受房人口與受房數量的比例對比:

政府安置房與一套房:15:15%;

剛需與投資相結合: 84:60%;

集團大客戶 : 0.5: 5%;

開發商庫存: 0.5:20%。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84%的人口與60的房產似乎不存在炒房的問題,但是如果按照人均兩套房,就可以發現受眾人口與受房數量比例就變成42:60%;如果按照人均三套呢,比例就變成28:60%;那如果再按照人均四套呢,比例又變成21:60%。

即便是按照理想的人均四套房的比例(扣除一套自用),這些散戶銷售與開發商合併起來市場賣方人口比例也達到了21%,假如他們共同在市場上推出待售房源,那麼售房比例則達到驚人的59%(60-21+20%)。

因為,房產不同於其他有質保期的商品,所以顧名思義也叫不動產,預留保值是房產的主要特性。即便考慮人才引進和外來落戶的市場消化因素,但其進度也不可能達到59%的規模和速度。大多數房子在少數人手裡是不爭的事實,房價決定權不是人多說了算,也不是市場說了算,而是房多說了算,這其實就是一種壟斷。所以,大家看到網上喊著降價的人比嚷著漲價的人多的多的原因。

那麼,話要說回來,少數人擁有大量房產,把持市場價格的話語權是不是就可以成就市場行為呢,不,當然不是!一是有政府(不是地方)在宏觀調控,因為居者有其屋屬於民生,中央政府必須要保障和維護;二是接盤俠的購買力問題,其實,大家心裡最清楚,有財力的基本已全部入圍房地產市場,遊離在外的要麼是剛需,要麼是改善,要麼是子女異地工作變更房源地點,問題是現金流從何而來?除了銀行就是房產變現,所以政府出臺限購政策也是市場倒逼出來的,因為任何一個政府都不可能接受擾亂金融穩定抬高金融風險和破壞民生安全的代價來綁架政府,而堵住這兩個現金出口通道是政府唯一的對抗手段,這也恰恰反應出房產市場的流動性越來越捉襟見肘,銀行的無限放貸實際上也在危及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所以,保持近期房產漲價的樂觀心態,就只能指望當前以及今後的經濟增速不斷提升,現金流充裕,收入增多,手頭闊綽,銀行風險也大大降低,政府便會取消“政策”的封籤,重新掛上“市場”封籤。那麼,新一輪的漲價潮必將如期而至。(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