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可以深度學習了,你不能連淺度學習都不會

人工智能可以深度學習了,你不能連淺度學習都不會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有讀者問良叔,成人如何學習?

又是一個大問題,但是今天想通過“深度學習”和“淺度學習”的角度談談。

什麼叫“淺度學習”?

這是我發明的詞,相對於“深度學習而言”的。簡單講,就是對一個概念的瞭解、消化和解釋

“瞭解”就是“輸入信息”,“消化”就是“處理信息”,“解釋”就是“輸出信息”,你看這和電腦操作幾乎是一樣的。

這三步形成了一個循環,算是掌握一個概念的本質,而非表象。

這個說法不是我的原創,而是我的偶像——費曼提出的。

人工智能可以深度學習了,你不能連淺度學習都不會

先說說費曼先生是何人吧,他是被人稱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曾拿過諾獎。

人工智能可以深度學習了,你不能連淺度學習都不會

一生建樹奇多,不僅僅在物理領域,還包括畫畫、桑巴鼓等等。據說他還是個撩妹高手,當看到他們夫妻的合影時,我竟然無法質疑......

良叔對費曼最崇拜的就是他對“學習能力”的理解。

他曾發表過一個演說:

有一個深愛希臘文的希臘學者,跑到別的國家,發現那裡的人都在研究希臘文,甚至小學生也在讀。

他非常開心,因為他們國家的小孩都不大愛念希臘文。

在一個主修希臘文的考試上,這位學者問學生:

“蘇格拉底談到真理和美之間的關係時,提出過什麼主張?”

學生們答不出來。

然後學者又問:“蘇格拉底在第三次對話錄中,和柏拉圖說過什麼?

學生們立刻眉飛色舞,以極其優美的希臘文,一字不落地把蘇格拉底的原話背了出來。

人工智能可以深度學習了,你不能連淺度學習都不會

可是,蘇格拉底在第三次對話錄裡所說的,正是真理和美的關係呀

原來,這個國家的學生學習希臘文時,首先是學會字母的發音,然後是字的讀法,再後來是一句一句地學。

費曼想借這個故事說明,這種方法根本不叫學習,只是簡單的信息輸入。

這些學生根本不能處理這些信息,因此他們的背誦,也就不能算做輸出,只是簡單的重複。

他們所學的內容毫無用處。

人工智能可以深度學習了,你不能連淺度學習都不會

那麼怎樣的學習,才算是有效的學習呢?

費曼總結出一個有用的套路(如下圖),一共分為四部:

明確主題;

講給孩子;

尋找缺口;

觸類旁通。

人工智能可以深度學習了,你不能連淺度學習都不會

明確主題:帶著目的學習,才最有效。

也就是說,你要抱著解決一個具體問題的態度。

比如,我寫這篇文章,就是要談談“淺度學習”是什麼,以及怎樣“淺度學習”。

講給孩子:無論多麼複雜的理論,如果你能夠讓一竅不通的人明白,才說明你會學了。

話說谷歌在招募研發人員時,出了一道面試題:

如何把搜索引擎的原理,講給你奶奶聽。

這就是要求你具有化繁為簡的能力。

尋找缺口:在給別人講述的過程中,遇到卡殼,說明你還沒有搞懂,就要回去重新梳理。

比如我在寫此文時,發現“消化”這個概念很難一言兩語談清楚。

於是,思考,重新組織,發現也許不用解釋那麼清楚,而是通過一個案例讓大家領會最好。

恰巧,我的素材庫中有希臘文這個案例,而且一看,正是費曼老人家講的,真的是無巧不成書。

人工智能可以深度學習了,你不能連淺度學習都不會

觸類旁通:將你習得的知識,遷移到另一個領域。

觸類旁通引發的偉大創造,在這世界上比比皆是:

喬布斯通過對書法的參悟,

帶來了Mac系統卓越的文字體驗;

數據工程師利用餘弦定理,

解決了新聞分類問題;

而費曼用一個小小的實驗,

就向眾人說明了“挑戰站”號失事的原因。

所以,掌握一項知識的最高級別就是實現“遷移”,由此知識才能產生最高的價值

以上四個招術就是提高“淺度學習”的方法。

人工智能可以深度學習了,你不能連淺度學習都不會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有疑問吧?

這個為什麼叫“淺度學習”?

因為這是理論上的學習,只有在實踐中的學習,才叫“深度學習”。

所以,人工智能叫“深度學習”,就不足為奇了。

因為那是基於大數據的學習,那些大數據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來源於每個人的實踐。

而人工智能就將成千上萬個實踐壓縮在一起,進行學習。

我認識一位朋友,是“科大訊飛”的工程師,這家公司的語音輸入技術在全球數一數二。

這朋友和我談起語音輸入最難的一部分,就是“模糊識別”。

比如你是大弗蘭人,口音天然帶剁椒味,個別字的發音人工智能很難識別,這時識別的精確性,就是一種核心技術。

人工智能可以深度學習了,你不能連淺度學習都不會

科大訊飛“模糊識別”的精確率非常高,原因就是他們用了大數據深度學習。

人工智能通過模糊詞語前面的詞語,計算接下來最有可能出現的是哪個詞語,而且數據越大,就越精準。

這不就是在實踐中學習嗎?就像我們過去常說的那句話:

“我認識你這麼多年,你一抬屁股,我就知道要放什麼屁......”

人工智能可以深度學習了,你不能連淺度學習都不會

這篇文章,也許對深度學習和淺度學習的定義並不準確,但這正是我運用「費曼學習法」找到的一個主題,然後通過最簡單的方法向你講述,這就是一種學習方法。

而且,這篇文章我還念給我兒子聽了,他表示可以聽懂,我很開心。

不過,他也提出一個建議,“講給孩子”這事兒,要明確標準,多大的孩子才算?難道嬰兒也算?

你看,我又找到了一個缺口......

人工智能可以深度學習了,你不能連淺度學習都不會

良叔叮叮:

回到最初的問題:成人如何學習?

通過「費曼學習法」,將知識轉變為自己的,並能夠不卡殼地講給“孩子”聽。

從“淺度學習”到“深度學習”,需要一個過程,需要轉變。不著急,慢慢來,先從“淺度學習”開始。

今日話題:

你使用過「費曼學習法」,學習新的東西嗎?

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或者添加良叔微信:liangshushiwo。

-END-

人工智能可以深度學習了,你不能連淺度學習都不會

一家人看電影,好開森。 ——攝於2019年4月13日

本文作者簡介:徐大維,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