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樣看待996工作制?

靚眼看世界


在我看來,996是正常的事,但是有些人急於維護資本家的奴才嘴臉,和部分資本家的偷換概念才是不正常的事。

為什麼說996正常?可以看下主要996的都是什麼企業?阿里,京東,華為這些企業在面試的時候都是開的遠高於行業正常水平的高工資(我指碼農,設計,市場策劃之類的工作)阿里京東之類的公司在招人時候給的高薪資就是把996的成本核算進去的,資本家用高薪資吸引人才為其創造價值,而年輕人願意用自己的時間身體來拼搏一下,賺錢賺資歷,這是完全合理的。\r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國內某些資本家用不能接受996,不能進行所謂“拼搏”為理由,進行大規模裁員,還製造社會輿論,把風向導向變成“不拼命就要失業”,這才是要被狠狠批駁的。請問那些年輕時為你創造大量財富,現在人到中年了,身體不行更想顧及家庭的人是不是就應該被當垃圾一樣扔出去?你們公司每個崗位都需要996?企業的社會責任這時候就可以無視了?

經濟不景氣可以理解,裁員也完全正常,但是請老老實實說出理由,而不要把年輕人的價值觀導向奴隸社會,這才是資本家該做。\r比如像我們公司,最近亞太地區也在裁員。但是郵件裡告知的很清楚,是因為公司高層換血後,業務方向調整和市場不景氣的綜合因素裁員,所有補償金都是完全給足的,我所知道的,離退休5年外的國內都是n+1的補償金,退休5年內的都是買斷。另外如果你不想走,並且同意適當降薪的話,會給你轉部門去閒職。講真的,我們隔壁那群中年人天天在做著被公司裁員後拿錢回家的美夢。

我覺得這才叫資本家的擔當,相比之下,阿里京東那種做法可以說是吃人不吐骨頭了[靈光一閃]

最後還有些所謂大v,拼命維護這些資本家的嘴臉更讓人噁心。現在2019了,改革開放都40年了,請不要在跪在地上做奴才了。盡到你們的社會責任,該批評批評,該贊同贊同,這才能對得起你們做人的良心。


tifx


1.老闆們站在自己的角度說話,跟打工者所想的不在一個緯度上。自己的生意努力每一分掙得都是自己的,全年無休也不會有怨言,而且就像做期貨,努力了可能賺很多倍,不努力可能一無所有。打工的就是掙工資,全年無休最多也就賺個加班費,而且還有的連加班費都沒有,性質跟有些銀行理財似的,工資相當於保底,收益相當於加班費,收益有浮動,但是上限下限都是可期可控的。如果在公司有股份,你看他們會不會自覺賣命。

2.有人可能說,不要只考慮眼前這點工資,努力鍛鍊的是能力。但是,需要每天加班完成的那些事我覺得更多是需要付出勞動成本和時間成本的事情吧,真正能鍛鍊提高能力的、需要決策碰撞智慧的事情,8個小時足夠了。還有一點,996是上班時間,加上班前班後1小時、來回路上3小時,生活打理1小時,每天還能剩7小時,能留給自己休息多久?留給家人多久?還有多長時間進行額外的學習提高?幹上十年八年後,不過是某個方面的熟練工,未來在哪裡?


金戈鐵馬徐入夢


996😂這個最近的熱詞!

我是這樣看待這個問題的,首先我們不推崇996,因為他違法,當然我不反對996,我沒有馬雲的那篇(你年輕不996,什麼時候996)高論,也沒有京東老闆的什麼年輕一天睡三個小時,剩下全是工作,那麼偏激!

首先聲明,公司規定996,絕對不正確,但是自願996,甚至更離譜,只要身體可以和條件允許我不反對,因為,你多工作肯定會給公司帶來正向收益,前提公司必須有補貼,不要談什麼理念和理想,大家都不易,多為公司付出我們應該鼓勵!但有好效益也要多為員工考慮,我們這點也要堅持。

當然,公司會有顧慮他們天天自願996,其實是磨洋工騙加班費……那是FP,那是公司管理制度和勞動分配不合理所致。

總之,管理是門藝術,工作是個技術。人心才是王道!

只要勞務雙方都為對方考慮,大家都不易其實什麼966,118+6……都不是事。

沒有效益都是浮雲!


縱闔擺渡


如果把每個人都想象成個體公司,那絕大多數個體公司的商業模式,就是把自己的時間打包賣出去。

產品庫存是有限的,因為每個人一生,也就不到80萬個小時。

如果再按照工作時間算,22歲參加工作,60歲退休,每天可支配時間15小時,真正能工作的時間,算下來只有20萬小時。

所以人最理性的做法,就是把這20萬小時賣上價。

這是商業思維——每個人都是商人,每個人都在運作個體公司。

如果你是個精明的商人,不難想明白,這種商業模式很有問題。

在這種模式下,公司當下的確能穩定盈利,但早晚有一天,提供一樣產品,但報價比你更低的公司,會把你逼上絕路。

公司想賺錢,方法有很多,老老實實賣庫存產品,的確是最直接的賺錢法,但絕不是唯一方法。

甚至從更理性的角度講,明碼標價賣庫存產品,賺錢效率太低。

就算每小時都按加班工資算,又能怎樣?20萬小時全賣出去,這輩子也賺不到大錢。

所以作為理性人,我們應該儘早改變商業模式。

接下來我們一起探討下,個體公司應該怎麼更高效賺錢


七七琦琦Q


996不應該成為強制性規定,但是公司可以採取一些獎勵措施,讓員工自願更加努力工作,這樣的效果似乎更好一些。


佰玉


996是社會的惡性循環,在大部分公司裡它並不能體現出工作有多高效。除了一些大公司業務量確實多以外,其他的一些小公司只能用這種辦法來實現利潤最大化。若不是997會導致崩潰,那就沒有996什麼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