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解密”创始阿桑奇落网前后:始于政治漏洞,终于政客黑手腕

据海外相关媒体消息,在厄瓜多尔驻英使馆接受了近7年庇护后,“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在本月11日被英国警方逮捕,美国司法部也将以涉嫌合谋入侵美国政府机密电脑的罪名起诉阿桑奇。

“维基解密”创始阿桑奇落网前后:始于政治漏洞,终于政客黑手腕

被捕的阿桑奇

1971年7月3日,朱利安·阿桑奇出生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一个仅有十余万人口的汤斯维尔市。由于家庭颠沛流离,孤独的阿桑奇在16岁时就自学成为一名网络黑客,并在圈内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声誉。热衷闯入政府和大型公司保密计算机系统盗取秘密的阿桑奇最终在2006年建立了著名的“维基解密”网站,专门盗取美国等西方大国的保密信息并在网上公布,并最终在2010年因盗取和公布60余万份美国有关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文件而轰动世界。

2010年12月1日,国际刑警组织发出红色通缉令,以强奸和性骚扰罪名通缉朱利安·阿桑奇。阿桑奇在英国被捕后,于2012年保释期间躲入南美小国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寻求庇护,并一待就是7年直到此次被捕。

“维基解密”创始阿桑奇落网前后:始于政治漏洞,终于政客黑手腕

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庇护期间的阿桑奇

而阿桑奇之所以被捕的关键就在于11日厄瓜多尔方面宣布撤销对阿桑奇的政治庇护。厄瓜多尔总统莫雷诺在当天发表视频,对撤销庇护做出解释。他称,因阿桑奇一再违反“外交庇护公约的明确条款”,厄瓜多尔对阿桑奇的庇护“不可持续、不再可行”。

厄瓜多尔作为一个人口仅有1600万,在国际上一向默默无闻的南美小国,之所以会在7年前“挺身而出”,庇护被美国政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阿桑奇,是有其自身的政治诉求的。

在南美政坛21世纪初左翼浪潮的影响下,2007年,厄瓜多尔也迎来了自己的左翼总统拉斐尔·科雷亚·德尔加多。南美左翼政治势力在外交上的一大特点,就是坚决反美,在这点上科雷亚也未能免俗,除了拒绝延长美国在厄瓜多尔军事基地的租期,科雷亚在2011年甚至还驱逐了美国驻厄瓜多尔大使。在这种背景下,科雷亚决定袒护与厄瓜多尔八竿子关系都没有的阿桑奇,以此向美国方面示威,搞一场政治“反美秀”也就不足为奇了。

“维基解密”创始阿桑奇落网前后:始于政治漏洞,终于政客黑手腕

维基解密网站

但时过境迁,2017年,厄瓜多尔选出了自己的新总统,莱宁·莫雷诺,而这位新总统,恰恰是位右翼政客。除此之外,由于石油和其它大宗商品的价格在近两年下跌,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厄瓜多尔经济也因此受到重创,重振厄瓜多尔经济也成为了这位新总统的头等大事。

而作为一个南美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依赖美国,于是驱逐阿桑奇,清算前任科雷亚的反美政治遗产,以此讨好美国,就成为莫雷诺必须做出的选择。

而对于美国而言,无论是让英国人以强奸罪的蹩脚借口逮捕阿桑奇,还是耐心等待厄瓜多尔的政治风向转变,一切的付出只要能抓住阿桑奇就值了。毕竟阿桑奇堪比斯诺登的不顾一切扒美国政府老底的行为,实在是把美国气的够呛,美国现国务卿蓬佩奥此前还是中央情报局局长时就把维基解密列为“非国家的敌对情报机构”,而美国司法部更是把逮捕阿桑奇列为头等大事。

阿桑奇被捕后,美国司法部立刻发布声明称,阿桑奇将以涉嫌合谋入侵美国政府机密电脑的罪名被起诉。如果罪名成立,他将面临最高5年的监禁。

现在维基解密方面自然是力挺阿桑奇,在2013年曝光了美国政府“棱镜”项目的斯诺登则称其为“新闻自由的黑暗时刻”,但维基解密多年来游走于法律灰色地带,激进谋求“信息透明”的行为,也导致外界对维基解密以及阿桑奇一直褒贬不一。

“维基解密”创始阿桑奇落网前后:始于政治漏洞,终于政客黑手腕

阿桑奇被捕后斯诺登推特相关发言

而很显然,这种争论并不会因为阿桑奇的这次被捕而结束,反而只会随着阿桑奇终于要直面美国政府的司法诉讼而进入一个全新的角力时期。阿桑奇与维基解密的命运,尚待揭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