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当幼儿保姆,小心近视不可逆!

不少家长把电子产品当作孩童的假期保姆,导致幼童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不仅假性近视狂飙,甚至衍生高度近视危机。

根据教育部统计,小学近视比率高达48.11%,6年级学童近视比率更高达64.96%,平均3个小六学生,就有2人近视。国内近视发生年龄有2个尖峰期,1个是在7至8岁,另1个是在13至14岁,大多数原因与用眼过度有关。

1、3岁以上 定期视力筛检

当近视产生后,会以一定的速度增加度数,平均每年约增加100度,而且是「不可逆」的。特别是罹患近视的年纪愈小,度数加深速度愈快,未来变成高度近视(超过600度)的机会也愈高,不仅增加青光眼、白内障及视网膜病变,甚至会有失明风险。因此,建议3岁以上的孩子,应定期接受视力筛检,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孩子的视力异常,家长必须有的态度是「早期介入、持之以恒」的治疗,才能帮助小朋友延缓视力恶化。千万不要以为只是「假性近视」,点点药水就好,或误认度数不深,延误治疗黄金期,导致幼童视力更加恶化。

2、电子产品 幼童视力杀手

电子产品俨然已成幼童视力杀手,不同于以往的电脑或电视,由于3C萤幕更小,必须拿得更近,而且使用时间拉长,一旦过度近距离用眼,容易造成睫状肌紧绷,以致孩子会有非常高比例的假性近视。事实上「假性近视」是一种「快要近视」的警讯。造成真性近视的原因除了遗传之外,最大的因素就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光线不适当、缺乏户外运动,导致眼睛不正常生长,对焦不能淮确。

3、控制近视 减少使用电子产品

目前控制近视增加方式主要包括:使用散瞳剂药水,或是在睡觉时配戴角膜塑型片。一般而言,原本每年增加100度近视的孩子,若遵循医嘱定期使用散瞳剂,每年增加近视的度数几乎可减半或维持不增加,但会有畏光等副作用出现。

对于幼童电子产品使用规范,医师建议,无论是使用电子产品或是写作业、阅读,都应注意环境灯光要充足。且在使用3C或看书时,都应儘量保持在30至40公分的距离,以及最好每半小时就要休息10分钟;另家长应注意幼童的使用时间,减少睫状肌过度疲乏,搭配平日适度户外活动,以防范近视的发生。

电子产品当幼儿保姆,小心近视不可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