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面试应变创新类题答题步骤及考官衡量标准

面对各种不同的应急应变事件, 要找到一些共通的东西。对于不同事件的处理,其实都可以笼统地总结为四个步骤,即迅速反应、果断决策、高效执行和善后处理。

一是迅速反应。 迅速反应,是指决策者在知道突发事件的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分析突发事件性质,估计损害结果,判断解决措施并制定应对策略的行为。由于突发事件往往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因此,这种决策的快慢与否直接影响着事件的结果。很多时候,早一分钟反应就能够挽回很多的人身财产损失。

1、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事件情况。

2、科学分析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从原因出发制定应对计划,从源头上制止事态蔓延;

3、全面了解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了解可否有成功的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针对性强的应多措施计划;

4、帮助事件参与者和当事人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认知能力,稳定情绪,防止失控情况发生。

二是果断决策。果断决策,是指决策者在科学认识和分析情势之后,在面对应急方案的选择及人员救助的实施等具体问题时,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雷厉风行的动作、积极稳妥的措施、扎实有效的工作,果断及时地加以处置。切忌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导致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

1、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因情施策,因人制宜。在面对决策问题时,以人民的人身安全为首要依据,千方百计保证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必须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冲突。对于有可能存在隐患的问题,切忌放任不管,在控制住事态发展的情况下,要迅速果断地处理隐患问题,防止事态扩大。

3、领导干部应当亲临一线、靠前指挥。

4、要能保持克制忍让,以解决问题、控制情势发展为首要目标,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5、始终保持良好心理承受力与心理素质,保持冷静,不能惊慌、急躁。

三是高效执行。一个应急方案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决策,更在于执行。如果执行得不好,那么再及时科学的应急方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唯有执行到位,才能真正起到应对突发事件、稳定局势,防止事态扩大,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

1、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有明确的执行时间。这三项缺一不可,是保证执行者按照预定计划行动的基础。

2、在动态过程中进行控制。动态过程控制可以强化执行人员的责任心,提升执行能力,更重要的是及时纠偏,保证应急方案的准确实施。

3、适当的激励。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人们往往会情绪激动、惊慌失措,有时,在出现一定的人员财产损失之后,群众容易产生沮丧、绝望的情绪。因此,作为公务人员,应该首先站出来鼓舞大家积极面对困难,团结一致、共度难关。

四是善后处理。这是容易忽视的环节,但它是必答环节。

1、要敢于面对媒体,敢于在媒体监督下开展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化、透明度,防止不切实际的误导。要让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地了解事态的进展情况,引导公众的态度和行为。

2、安置好受到影响的人员及其家属。及时核拨应急的物资和生活必需品。

3、保证基础设施的运行。如道路、通讯的畅通及水电气等的供应。

4、维护好社会治安。防范和杜绝其他危害事件的发生。

目前考官衡量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有三个方面:

1、在应急状态下,能够清晰的分析问题,把握住问题的各个不同层面,考虑问题全面,在紧张的气氛中,能否做到表情和语言表达自如;

2、在压力状态下能够做到情绪稳定,思维反应迅速、敏捷; 面对难题的时候,是否还能保持良好的思维能力;

3、解决问题的措施妥当、有效,有创新能力。在整个答题过程中,情绪、表现是否正常。

面对这种压力式问题,主考官更关注的,不是考生回答了什么,而是怎样回答。考生要注意:第一,千万不要紧张、慌乱,不要认为是自己或别人面试表现不够理想,因而主考官才故意设题刁难自己,更不能认为“大祸临头”。第二,回答态度要诚恳。实事求是承认人无完人,谁都有缺点和不足,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许的评价。因此,面试过程中考生扬长避短,甚至投主考官之所好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三,回答能体现出机智、幽默为上策,这样考官会认为,考生不仅处变不惊,且有化解压力与紧张气氛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