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是漢人的老家”,這種說法有根據嗎?

來就富出行


首先澄清觀點: 漢中是漢人的老家,這句話是不對的。漢中只是漢人老家的很小一部分。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說說漢人是怎麼來的?也就知道漢中到底與漢人有多大的聯繫。

漢人也就是漢族人。這個民族的名稱來源於大漢朝。東西兩漢合計約400多年。繼承大一統王朝秦朝的漢朝所有子民基本都可以歸屬為稱為漢族。當時具體其他少數民族都有小藩國的形式出現。漢族就是漢朝子民大家族的意思。漢中人只是當時的大漢族主體的一小部分。

漢朝的來歷確實以開國皇帝劉邦在秦末農民起義後期,其曾被項羽冊封為漢王有關。劉邦漢王的封地轄漢中、巴蜀,治所設於漢中的南鄭。這可能就是題目錯誤概念提出的原因吧。可是大家是否瞭解漢中的來歷?

漢中位於漢江流域中心地帶,即發源地,得名也來源於漢江。漢江名字的來歷可就太大氣了。這名字來源,傳說張良曾經講述給劉邦聽,使其不再嫌棄漢王只是管轄一個偏僻小封地。劉邦聽後非常高興的接受了這個稱呼,並且後續用到一統天下王朝的名字上。第一個長期的大一統王朝各地漢朝子民也樂意稱自己為大漢族。

漢江古稱“漢水”。面向南方觀看星空,漢水的河流走向,與天上的銀河走向基本一致。因銀河古代稱為星漢,古人們就將地上這條與天空銀河走向一致的大河,稱作“漢水”。

我們漢族的“漢”的意思就是銀河的意思。你把漢族理解為“銀河族”也一點不錯。是不是聽起來非常高大上啊。可想兩千年前劉邦聽到自己被項羽封為偏僻小地漢王時的鬱悶心情,因張良的解釋而變得非常欣然接受,感覺這就是預示他可以走向天下的吉兆。不過張良也確實沒有撒謊。

好啦,題目的意思應該可以表達清楚了。

漢族的名字從來不俗,一向是非常高大上的民族稱呼。


秦椒夜雨


對於這個問題,必須要先來看看漢中的地理位置,漢中位於陝西省南部,北部通過秦嶺與寶雞市相鄰,南鄰巴山,西接甘肅。

自古以來,漢中就有“漢人老家”這一說法,那麼原因何在呢?

個人認為,有以下原因:


其一:華夏族本自西而來

歷史上,華夏民族的主體本不是中原地區土生土長,而是自西而來;華夏族本源自古羌族群,而古羌人遊牧為生,生活在今祁連山以東的青藏高原之上!

後隨著人口規模不斷擴大,部分古羌人開始向東遷徙,這個過程中,這部分古羌人完成了從遊牧到農耕的轉型!

而這部分東遷的古羌人,最終到達了寶雞,漢中一帶,並以此為起點,再次東遷,到達中原地區而形成了華夏族!

最早的一批應當是伏羲氏族,以及炎帝部落,再後來的一批則是周人,秦人。

直到1942年,當地還有關於羌的印記,如寧強縣本名寧羌縣,1942年改為寧強縣至今!


其二:劉邦在此封王

公元前206年,項羽殺秦王子嬰,自稱西楚霸王並對各將軍進行封賞,劉邦被封為漢王,領地是巴、蜀和漢中共四十一縣,國都為南鄭。

後劉邦又以漢中為基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最終擊敗項羽,建立漢朝。

而漢這個稱呼,正是來自漢中,最終大家都稱自己為漢人,這個漢也來自漢中!

因此說,漢中正是漢人的的名之地,因此,稱其為“老家”也不為過!


其三:大禹及族人經此進入中原

如果按照大部分史書中大禹“興於西羌,長於石紐”的說法,那麼可以推測,大禹部族發源於今岷山一帶。

而民間傳說中,大禹治水本發生在渭河,涇河一帶,最終,大禹又在今山西陶寺一帶繼承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之位。

這個路線就很清楚了,大禹及其部族就是今岷山,漢中,寶雞,最終到達中原地區!

因此,也能夠將其看做是自漢中而來,這就成為了其後人眼中的老家。


汶與川


首先說一下漢族這個稱呼的由來。漢朝以後,中原周邊的少數民族稱呼中原人為漢人,其本意是漢朝人,最後演變為族名。魏晉南北朝時,開始出現華夏族人自稱漢人。也就是說,漢朝以後,漢人成為了華夏人族的又一稱呼。漢朝這個名字來源於楚霸王給劉邦的封號漢中王,封地就在漢中。這就是漢人和漢中的關係。

下面說一下漢族的起源。很多人認為漢族不是一個種族的概念,只是一個文化的概念,理由是漢族融合了大量周邊民族,血統上是一個大雜燴,這種觀點似乎很有道理,從表象上能看出看,東西南北漢人的體質特徵也是相差很大。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是從西邊來的,這一點在漢人的心中是堅定不移的,主要是來源於民間相傳和古籍記載。民間相傳當然不足信,古人故紙堆裡的東西也是有問題的。比如少數民族在中原建立了一個政權,基本上都要把自己的祖先重新打扮一番,硬是跟炎黃扯上關係。

隨著科學的進步,現代分子生物學,基本搞清楚了人類遷徙和種族之間的關係。現代人類起源於非洲,大約在公元前3-4萬年遷徙到中國南方,他們在這裡稍做停留後繼續遷徙。一部分沿著海岸線繼續向東向北,最後到達中國東北、西伯利亞,演化成北方的少數民族,更大膽的,跨過白令海峽(那時是陸地)進入美洲,形成美洲原著民。一部分沿著雲貴高原向北遷徙,大約公元前1萬年到達陝北河套地區,這一部分演變成古羌族,也就是漢藏的共同祖先。約公元前3-4千年,距今5-6前年,也就是傳說的炎黃時期,部落中的一部分向西南遷徙,進入西藏的形成藏族,進入雲貴川的則形成藏面語系的其他民族。部落中的另一部分向東遷徙,進入黃河流域中下游,形成華夏族。這就是漢族起源和演變的過程。

再說一下漢族的血統。那麼漢族到底是不是一個純正的血統概念的呢?本來這個問題是很不重要的(醫學等除外),但是很多人糾結於此,那就向大家報告一下。在這一點上覆旦大學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們通過對大量的漢族樣本進行基因檢測發現,北方男性和女性基因的同源度達到80%,南方男性的同源度打擾80%,女性只有50%(男性通過y染色體,女性通過線粒體)。這和漢族的擴張路線是吻合的,他們沿著黃河流域向東時遇到的阻力較小,可能是那是時黃河中下游人跡較少,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混血較少。傳說中的戰爭主要是炎黃大戰,炎黃蚩尤大戰,基本都是南北大戰。這些戰爭導致了南方男性減少,或者屠殺被征服部落,留下女性繁衍後代,所以,南方男性同源度高於女性。按目前的樣本看,漢族還是一個純度較高的民族。當然,樣品可能也有侷限性,各位讀者可以到復旦大學做基因檢測,也為中國的各民族的研究做點貢獻吧。

魏晉南北朝後,還有後面的蒙元滿清,大量的少數民族湧入中原,為什麼對漢族的血統影響不大呢?首先,少數民族人口很少,建立的政權很短(滿清除外),王朝末期一般都是血腥的戰爭,不少招到報復,人口損失很大,所以對漢族血統影響很小。其次,少數民族才是大雜燴,他們一般部落較小,最缺乏的是人口,他們之間以及和漢族之間的戰爭不僅為了搶地盤財務物,最重要的是搶人,史書記載匈奴對漢朝的搶劫都有搶人的記錄,所以,少數民族尤其是北方少數民族基因組成複雜,而且人口中有大量的漢人。總而言之,少數民族對漢族血統影響很小。

分子生物學解揭示了漢族在血統上是一個比較純正的民族,跟史書的記載也是基本吻合的。漢文化上卻受到的衝擊更多,尤其是近代,一個以道德為終極關懷的思想體系收到西方普世價值的衝擊,這是個好現象,要改變,民族才有進步。


蒙村老李


是有根據的。

漢中歷史上絕大多數時間均屬於益州。


西安關中歷史上絕大多數時間均屬於中原(河南司州)。

一、漢中。

漢中講四川話,不講陝西話。

漢中是漢水發源地,屬於長江流域;西安關中屬於渭河黃河流域。

劉邦封漢王,轄地就在巴蜀(包括漢中)。

漢中古屬益州;西安關中自古屬於中原河南司州。

二、有人拿秦朝舉例,實屬賊喊捉賊。

秦發源地甘肅,陝西不過是當年東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秦國發源地在甘肅天水,秦公墓在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

秦攻破豐鎬(西安),趕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陽。

秦準確說是滅七國,還有當時殺死周幽王後,佔據陝西西安(豐鎬)的犬戎一國。

只不過當時佔據陝西的並不是漢人,而是殺死周幽王這些漢人敗類的遊牧部落犬戎。

秦武公滅陝西的時候更快。

三、

至於本屬於四川(益州巴蜀)的漢中,為何會劃歸陝西。

主要與陝西的地理環境有關。

眾所周知,黃河幾字形繞開陝西,西安沒黃河,陝西多叛亂。

1、明末天下大亂,首先是從陝西(時屬延安府)開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陝西的受災之早,受災之重。民不聊生無以延命,只得起身反抗,所謂“天降奇荒,所以資(李)自成也。”

萬曆在位48年間(1573-1620年)有災荒記載的就佔25年,崇禎年間幾乎連年災荒。

天啟七年(1627年),陝西發生大旱,次年即崇禎元年繼續大旱,其中陝北受災程度最重。

崇禎三年,災區擴大到全陝。到崇禎六年,旱蝗霜三災並至,全省大飢。

2、民國十八年發生在陝西關中的大饑荒,又名“民國十八年年饉”。

陝西人把一年中一料未收稱為饑年,兩料未收稱為荒年,連續三料未收稱為年饉。

實際上民國十八年年饉從民國十七年就開始了,據近代大量史志和報刊資料記載,民國17年(1928年)陝西始露旱情,夏季二麥歉收,秋未下種,冬麥亦無透雨下播。民國18年(1929年)全省旱象更加嚴重,春至秋滴雨未沾,井泉涸竭,涇、渭、漢、褒諸水斷流,多年老樹大半枯萎,春種愆期,夏季收成不過二成,秋季顆粒未登,饑荒大作,草根、樹皮皆不可得 ,死者日眾、殍滿道旁、屍腐通衢、流離逃亡,難以數計。

長安、武功、鳳翔、扶風、乾縣、岐山、眉縣、興平、咸陽、臨潼、渭南、周至、蒲城、合陽、寶雞、隴縣、澄城、淳化、長武、褒城、禮泉等縣為重災區。全省940餘萬人口,餓死者達250萬人,逃亡者約40萬人,有20多萬婦女被賣往河南、山西、北平、天津、山東等地。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才把漢中劃給陝西。

漢中主要任務,就是給陝西西安關中供給糧食。


這也是為什麼漢中劃分在陝西,主要發展農業而不是工業,耽誤了發展的原因。


用戶67724358697


說漢人這叫法起源於漢中是沒錯,但說漢中是漢人的老家則是荒謬的。一個人叫白袍小將說是源於他那件白袍這是沒錯,但說那件白袍是他老家則是荒謬的。漢人的老家指的是漢人最早生活,成長的地方,漢中顯然不是。在被稱為漢人之前,這個民族就是存在的,只不過叫做華夏而已。


漂流木2


有,因劉邦在漢中招兵買馬,當然還有廣元巴中南充這幾個地方的人。劉邦得天下後,以漢水為福地,發祥之地。故叫漢朝,漢朝通過擴張,溶入了很多炎黃子孫的小部族,後取漢名,穿漢服,習漢俗的都叫漢民,西漢東漢加起來四百多年。這就形成了漢文化。


用戶103100358005


餘秋雨說:漢中是漢族的根,漢族的老家!所以我想漢中是漢人的老家肯定是對的,你說呢?還有更新的發現嗎?


來就富共享汽車17791069540


漢人的說法起源於漢朝,漢朝則起源於漢中,漢朝以前叫秦人楚人趙人等,或者總稱為華夏人,沒有漢人這說法


飛vv藍


公元206年,劉幫在漢中立國號為“漢”,從此有了漢人的說法,所以漢中就是漢人的發源地,是漢人的老家!


綿陽租車13289181219


有。漢中是漢人,漢字,漢文化的發祥地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