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陸軍第564裝甲旅演進(上)

位於臺灣本島第4作戰區的第564裝甲旅(對外稱“少康部隊”),隸屬臺灣陸軍第8軍團作戰序列,平時擔任應變任務,戰時擔任總部戰略預備隊,遂行作戰區反擊及跨區增援任務。第564旅是1999年10月1日按照臺灣“國防部”的“精實案”在高雄阿蓮天山營區編成,下轄旅部及旅部連、通信連、反裝甲連、裝甲騎兵連與工兵連等直屬部隊,以及第1、2、3戰車營(坦克營),第1、2裝甲步兵營,炮兵營與支援營。戰車營與裝步營均採用特遣隊形式的混合編成,分別編制“兩戰(坦)一步”與“兩步一戰”的營戰鬥隊。全旅主力作戰部隊達到8個戰車連、7個裝步連與4個炮兵連,配備武器包括CM11坦克、M41坦克、M113裝甲輸送車與“陶”式導彈發射車、CM21裝甲輸送車、4.2英寸(107毫米)與81毫米自行迫擊炮、M109A2自行火炮、M88A1裝甲搶救車、CM24A1彈藥運輸車等履帶式車輛,以及各種輪式車輛。


臺灣陸軍第564裝甲旅演進(上)


名不副實的裝甲旅

論及第564旅的身世,要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的臺灣陸軍大規模整編計劃。1970年9月1日,按照陸軍“嘉禾二號”兵力整建計劃,臺灣陸軍裝甲兵第1師抽調所屬第13旅旅部及旅部連、所轄第112、113裝步營與第715戰車營,外加第1裝甲師所屬第2裝甲炮兵營及支援指揮部、第4裝甲炮兵營、通信營、第511工兵營、第211裝騎營及憲兵連一部等,編成獨立第4裝甲旅(簡稱獨4旅或裝4旅),駐地為新竹湖口,首任旅長是施振宙上校。獨立第4旅下轄旅部連、通信連、反裝甲連、工兵連、裝騎連與憲兵排,以及第141、142裝步營,第741戰車營(原第715戰車營)、第4混合炮兵營與支援營,營番號均有數字“4”,代表獨立第4旅。該旅是當時臺軍四個裝甲兵獨立旅中唯一採用“兩步一戰”編成的,屬於典型的裝步旅性質。


臺灣陸軍第564裝甲旅演進(上)


編成時,獨立第4旅配備M41輕型坦克、M113A1裝甲輸送車、M2A1半履帶裝甲車、M7自行火炮及M32B1裝甲搶救車等履帶車輛。1971年,旅屬第4混合炮兵營獲得臺軍新購入的美製M108自行火炮,是首支換裝的部隊。1973年,第142裝步營接收M113A1裝甲車,以淘汰老舊的M2A1半履帶車。1975年初,第741戰車營一度移防小金門烈嶼,但移防模式是“人動車不動”,移防部隊直接使用原防區第27步兵師戰車營的M24輕型坦克。

這裡科普一下當時臺灣裝甲兵的車輛標誌符號規則,各裝甲旅均以不同顏色的三角形及履帶標誌,加上數字,塗裝在各型車輛上。其中,履帶車輛採用三角形標誌、輪式車輛使用履帶標誌。像獨立第4旅以白色為代表色,同時規定四位數字作為部隊代碼,並標註在官兵識別證上,前三位數字為營番號,第四位數字代表連別,如“7423”代表第742戰車營第3連,“1414”代表第141裝步營營部連,至於旅直屬連,前三位數字都是“040”,“4”代表獨立第4旅,如“0401”代表旅部連、“0405”代表裝騎連。


臺灣陸軍第564裝甲旅演進(上)


需要強調的是,獨立第4旅形成之後,軍事主官選擇“少康”作為部隊名稱,意為鼓勵官兵效法夏朝君主少康中興之事,枕戈待旦,為“反攻大陸”做好準備,當然這種冀望多麼不切實際,基層官兵也就只是當成“精神鴉片”,吹吹而已。不過,獨立第4旅乃至今天第564旅隊徽上的隊名倒是始終有漢字“少康”與漢字注音符號“ㄕㄠ、ㄎㄤ”兩種型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