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安城牆從1987年開始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至今一直都沒有通過?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吧。

的確,1987年開始西安就開始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但是這些申請還沒拿到聯合國就被國家給擋住了。為什麼呢?實際上還是西安還是沒有充分理解申遺要求和意義。

西安城牆發生了什麼?

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要求“不但要保護文物的個體,而且要保護文物的環境、歷史地段,以及城鎮的歷史風貌”。而西安城牆在經歷了各朝更迭和戰亂之後,城牆幾經蹂躪,特別是文革期間受到了嚴重衝擊,文革結束後,當時西安城牆僅存城樓和箭樓六座,以及十四處豁口。1983年西安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修復,雖然號稱這次修復是“修舊如舊”“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但是還是進行了大量重建工作,其中還是使用了大量現代建築材料和施工方法,導致整個城牆面貌只是形似而非神似。比如:1983年4月至1987年底,城牆上重建敵樓12座,修建魁星樓1座,新建馬道門樓14座和一大批仿古工作人員辦公房,重建了永寧門(大南門)月城,又於1989年重建了南門閘樓。

(拆掉的八角樓)

那麼到底申遺有什麼要求?

世界遺產具有兩個基本要素,一是真實性,二是整體性。

真實性就是無論是自然的還是人文的,都要求是原始的,決不可造假景、造假文物,不能在風貌保護區內建人工設施,以保持遺產的真實性。

而西安的城牆修復(包括南京)都存在修舊如新的情況,甚至已經喪失原貌狀態。

其實無論任何文物,在歷史的長河中磨礪風蝕之後,那種損毀已經成為文物的一部分,如果要改變現狀或者試圖恢復原貌都是對文物本身的破壞。特別是2006年西安城牆南門至文昌門段近30米長的內側城牆發生坍塌,這段城牆正處於維修的過程中。環城公園劃專用停車場城牆內居然掏出了一個“辦公樓”,裡面設施應有盡有。

回顧西安城牆申遺,其實原因很多,最主要的還是對申報世界遺產的意義認識不足;而且相關配套環境也沒有進行徹底整治,保護區內還有大量現代建築,如漢長安城的城址仍出現建房、修墓地、設工廠的現象。加之工作人員對於申報工作並不完全熟悉,沒有申報規劃,文本製作也存在較大問題。最終申報工作連國家預備名單都沒進去。

申遺為了什麼?

我個人認為,目前國內大量自然、文化的申遺都走向了功利主義的道路,往往是先把文物或者自然環境修葺一新,然後編個故事寫個文案就去申請世界遺產,申請不下來就算,申請成功了那就通過旅遊就可以賺大錢了,門票啥的全來了。說真的,這對文化和自然環境的保護和傳承有好處嗎?還有更過分的,申報之前是保護保護,申報之後就是建設建設,弄得環境是面目全非。有的甚至將申報成功看成是贏得政績的“快捷方式”,不惜花費巨大的精力和財力去爭取“世界遺產”的頭銜,急於求成。申遺最終成為景區票價上漲的理由,老百姓並無多少好處。

總之,世界遺產地的申報,是一項利於後人的慎重工程,他和其他社會活動都有相應關係,不可能獨善其身,而且必須與其周邊環境是一個和諧共生的關係。因而大家應該正確認識世界遺產的意義和價值,承擔起保護人類文明的國際義務。


知行鏘鏘


堅決不能通過,這是教訓。


風神俊秀


西安文物文化造假太厲害了,一般人看不出真假,比如世界四大古都,都以為真的,其實是他們自己傳的!西安黃帝陵,都以為是真的,其實就是個衣冠冢!西安人看著實在,其實都跟周正龍一樣,造個假就說死也是真的!證據拿到面前也是真的!這就是西安的愣娃精神!









華夏大中原


真相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