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三月春帷不揭,噠噠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說起三毛,並不是什麼美麗的女子,我常常把她和張愛玲混淆,同樣是高挺的個子,並不十分柔和的五官,眼神裡帶了幾分淡漠,只不過張愛玲時常留著短髮,身著奇裝異服,三毛披肩長髮,手裡常常有一本書。我覺得三毛是單純的女子,她只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旁人的眼光不重要。很多人批評三毛是侷限在自己的世界的小女人,文字是抒情的,因為自己生活的起伏而有所波動,可這有什麼值得批判的呢?血肉凡人而已,非要心懷天下才稱得上是文人二字嗎?灰暗的少女時代和多舛的青年時代使得三毛文字的基調總是帶有悲情的美麗,而遇見荷西的那段時光大概是三毛書中最明媚的記憶。

三毛,三月春帷不揭,噠噠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三毛上大學時,荷西還只是一個高中生,三毛始終無法想象比自己小几歲的男孩會對自己怎樣深情,彼時三毛身邊有流水似的情人,斷然不會接受荷西的追求,荷西讓她等自己幾年,這樣他們就可以結婚,三毛只是冷冷的回答,再也不要來找我了,我有男朋友的。荷西揮著他的法國帽,珍惜而無奈地說,再見。荷西喜歡三毛,固執單純,三毛在這樣熱烈地追求中動搖,卻不敢承認。荷西真的不再主動找三毛,後來返臺,三毛的未婚夫意外身亡,三毛消沉了一段時間,好友悄悄計劃讓荷西出現,荷西攔腰抱住她,這一次三毛沒有拒絕,並且在七個月後,兩個人舉行公正結婚。這場婚禮是倉促的,三毛後來在《結婚記》中談自己與荷西的戀愛小事,平凡的小幸福讓三毛覺得十分溫暖,即便現實生活中她和荷西更多時候是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瑟瑟發抖思考下一頓溫飽該如何解決。荷西是一名潛水員,更多時候在外地奔波,三毛仔細考慮後收拾包裹與荷西在一起,也因此見識到了更多的風土人情,在沙漠中三毛寫下《沙漠中飯店》,記錄自己帶著荷西吃中餐的經歷,中西的文化差距並沒有阻礙他們的愛情,反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貼近彼此。

三毛,三月春帷不揭,噠噠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但正如三毛與荷西倉促的婚禮,他們之間患難與共的婚姻生活在七個四季輪迴後,以荷西潛水意外身亡為終點戛然而止,荷西的去世對三毛的打擊是毀滅性的,三毛不吃不喝,一心想要和荷西同去,母親端著碗在床邊苦苦哀求,友人也陪著勸慰,直到三毛答應絕不自殺。沒有荷西陪伴的三毛像沒有靈魂,她用文字燃燒了自己,生命便顯得無足輕重。很多人猜測三毛從此將一蹶不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三毛被傳出與西部歌王王洛賓的“忘年戀”。事實究竟如何,不是當事人恐怕無從得知,不過三毛確實去王洛賓家住過兩次,有一次還接受了當地電視臺的採訪。七十多歲的西部歌王,年輕喪夫的女作家,這樣的新聞連標題都充滿噱頭,無數人渴望從中探尋到一絲端倪,用作茶餘飯後的談資。在後來的三個月中,兩人來往六封信,王洛賓自比是破舊的傘柄,被人取下當柺杖用。三毛回信責怪他讓自己失去生活的柺杖。或許三毛當真對這個垂暮的歌王心生愛慕,但結局匆匆,並算不得圓滿。我覺得,其實很多情況看來,這更像是三毛簡單,善良的一廂情願。

三毛,三月春帷不揭,噠噠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三毛提著行李直接前往王洛賓的住處,他們對彼此捉摸不定,但短暫的相處,三十多年的鴻溝,年近八十的歌王內心有太多生活留下的傷疤,三毛想去觸碰,但卻撫慰不了,她落寞地回臺了。不到一年,便傳出三毛自殺的消息,她用一根絲襪了結自己燃燒的靈魂,沒有遺書,沒有留給世界一句話。三毛生性浪漫,她翻越千山萬水,異國他鄉仍在追尋心中的那棵“橄欖樹”,講述過往一切時,三毛也沒有絲毫的技巧和修飾,顯得那麼平實自然,有讀者說她的本名或許不該叫三毛,而是流浪。

三毛,三月春帷不揭,噠噠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三毛的父親曾談起女兒,她常說生命不在於長短,而是是否痛快活過。作為父親,他自然知道女兒內心潛藏的思緒,他說自己雖然心疼女兒的燃燒,可是同意。相比較父親,母親的回答是簡單地,在她眼中,三毛非常平凡,她不過是自己的孩子而已。就如世間很多美麗的錯誤,噠噠馬蹄聲過後,詢問一聲,是歸人否?答曰我不是歸人,我只是過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