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婺州:明太祖朱元璋的橋頭堡與政權副中心

由乞丐而至皇帝,朱元璋成為中國歷史上人物身份跨度最大的男人。他,還是有史料記載在金華停留時間最長的一位帝王。

雖然朱元璋到金華時還只是農民起義軍領袖,但古婺州卻成了他開創大明王朝基業的橋頭堡與與政權副中心,他在婺州駐蹕的半年留下了許多傳說和遺蹟。

元朝末年,烽煙四起,天下大亂。明太祖朱元璋起自淮右布衣,執三尺劍而取天下。他的一生波瀾起伏,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的許多奇蹟,建立了第一個由南向北統一中國的封建王朝——大明王朝。

金華,這個浙江中部的城市如何成為明王朝建立過程中的關鍵節點?朱元璋為何要率十萬大軍親征金華?他在金華髮出的政令產生了什麼影響?金華如何成為當時朱元璋政權的副中心所在?

來,讓我們一起走近元朝末年那段硝煙瀰漫的歷史。

古婺州:明太祖朱元璋的桥头堡与政权副中心

古婺州:明太祖朱元璋的橋頭堡與政權副中心

古婺州:明太祖朱元璋的桥头堡与政权副中心

親征婺州

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克集慶路(今南京),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勢力。當時江南地區群雄並起,朱元璋控制了江蘇中部、安徽南部一帶,以建康(今南京)為根據地;徐壽輝建立的天完政權建都漢陽(今武漢),據有湖北、江西,勢力向巴蜀、福建延伸;張士誠建國號周,以平江(今蘇州)為根據地,佔有山東南部、江蘇大部、安徽北部、浙江北部。其餘地區,地方武裝與元軍控制勢力犬牙交錯,紛爭不休。從軍事實力上看,朱元璋在三者中最弱,根基最淺,控制地盤範圍最小,而且處於各種敵對勢力包圍之中。因此,朱元璋急切想要在戰略上為自己打開一條出路,擴大自身實力。

朱元璋在江蘇中部不斷擴展勢力,從地理上嚴重威脅了張士誠政權對江蘇北部與山東南部的統治,雙方矛盾不斷激化。至正十六年七月,張士誠出兵攻打鎮江。至正十七年(1357)初,朱元璋軍隊攻克常州、長興,對平江形成包圍之勢,並以徐達、常遇春為統帥,開展了對安徽南部元軍據點及地方武裝的清掃,計劃從西面繼續擠壓張士誠勢力。至正十八年(1358)三月,朱元璋部隊攻克建德路,兵鋒突入今天浙江省境內。

今天的浙江省元代屬江浙行省,包含今天的上海市、江蘇省南部、安徽省東南部、江西省東部、浙江省及福建省全部。江浙行省是元朝政府主要財源所在,據《元史·食貨志》記載,江浙繳納的租稅佔全國總額的7/10,稅糧佔全國總額的1/3強。元朝政府一方面不斷加強對江浙人民的盤剝,另一方面實施帶有嚴重歧視性的民族政策,激化民族矛盾。江浙地區的人民在元代屬於“南人”,是四等民族的最下等,在政治、法律和社會地位方面受到極不公正的對待。江浙人民對元政權的抗爭也是最強烈的,除本地人民起義不斷外,還積極配合外省起義軍進入浙江,打擊元軍。至正十二年(1352)七月,彭瑩玉率領的一支紅巾軍還曾攻克行省首府杭州,殺死元政權高官。

朱元璋勢力入浙前,浙江省境內主要存在三股勢力:張士誠政權佔據了湖州路、嘉興路、杭州路、紹興路,是整個江浙行省最富庶的地區;方國珍割據慶元路(今寧波)、台州路、溫州路,掌握了強大的海上力量;剩下的建德路、婺州路、衢州路、處州路(今麗水)還掌握在元政府軍以及與元軍合作的地方豪強部隊手中。

至正十八年三月,朱元璋部將鄧愈、李文忠、胡大海攻克建德路,擊潰了元江浙行省左丞楊完者的部隊。六月,李文忠率兵攻取浦江縣,進入婺州境內。十月,胡大海攻佔蘭溪州,俘虜了元浙東道肅政廉訪使司廉訪使趙秉仁等十四名官員,開始籌備進攻婺州,但幾次進攻效果不大。十一月,朱元璋率十萬大軍親征婺州。

元末明初是個將星雲集的時代,朱元璋手下的徐達、常遇春、湯和、鄧愈、李文忠等無不是大將之才。自定都建康後,除了之後針對陳友諒的生死相搏外,朱元璋在各地征戰中大多指派將領統帥一方,自己居中指揮。此次親率大軍征伐婺州,充分凸顯了朱元璋對攻克婺州的迫切願望。

元婺州路,大致管轄範圍相當於今天金華市範圍,領有婺州路錄事司及金華、東陽、義烏、永康、武義、浦江六縣與蘭溪州。元政府還在婺州設置浙東海右道肅政廉訪司,直接隸屬於江南行臺,掌婺州、衢州、慶元、紹興、溫州、台州、處州七路監察之權。婺州居浙江中心,位置險要,東連溫臺,北接杭紹,西過衢州而達江西,南度處州而抵閩中,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從地理上看,攻克婺州可以完成從北、西、南三面對蘇南浙北的張士誠政權的徹底合圍;向東可以與實力較弱的浙東方國珍集團取得聯繫,伺機吞併之;向南可以打通進入福建的通道;而在西邊,東進陳友諒勢力已經開始向安徽南部進軍,與朱元璋的部隊產生了一系列摩擦。佔領婺州可以截斷陳友諒進軍浙東、福建的道路。攻克婺州,就是在原本平衡的各方勢力中間扔下了一顆炸彈,對於強敵環伺的朱元璋來說,這就是他一直苦苦追尋的戰略突破口。而且,婺州路長期以來未遭戰火侵襲,人口眾多,物產豐富,境內金華、東陽、義烏皆稱上縣,是理想的對浙軍事行動的橋頭堡與大本營。

婺州號稱“小鄒魯”,文風蔚然,雖元代不重文教,然而何、王、金、許四先生傳承文脈,培育出了一大批文人儒士,這也是缺少人才的朱元璋集團所急需的。

婺州城池在至正十二年由廉訪副使伯嘉納重築,至此才逾六年,號稱“縝壯雄峻”。城厚二尋有四尺(一尋為八尺),高二尋有1尺,周17790尺。城開七門,北二門加以甕城。城牆上以磚石為路,可供士卒巡守,並立有五尺高的雉堞。門觀之上建有望樓七座,城堞之間有巡屋三十六座。除南面瀕臨婺江外,北、東、西三面掘溝為壕,寬六尋二尺八寸,深二尋六寸。外圍有吊橋、石壩、七星樁等防禦設施。城壕旁設有堡壘三十六座,中可藏士卒。城中有浙東道廉訪使,婺州路達魯花赤、總管,江南御史行臺御史等官員以及江南行樞密院的將領據城固守。城外,元江浙行省參政石抹宜孫率兵駐守處州,先期已派其弟石抹厚孫率援兵進入婺州城幫助守城。婺州被圍後,石抹宜孫又派參謀胡深攜獅子戰車數百輛馳援婺州,自己進駐縉雲以為接應。兵精糧足,內外呼應,元軍對守住婺州城,擊退朱元璋信心滿滿,一口回絕了朱元璋使者周德遠的勸降。

面對元兵的一系列動作,朱元璋制定了圍點打援的戰術方針。此時,胡深的援軍見敵軍勢大,駐守在松溪一帶(今金華城東),觀望不前。為了充分利用婺州地區多丘陵河流,戰車行動不便的有利條件,朱元璋命胡大海養子胡德濟誘敵深入,將援軍引到婺州城梅花門(城東南赤松門,今弘濟橋頭)外,集合優勢兵力予以殲滅,擒獲其先鋒元帥季彌章,繳獲車馬器仗無數。這一仗不僅擊退了元軍的增援,更擊碎了其他元軍馳援婺州的勇氣。外援斷絕,城內守軍士氣極端低落。地方官、武將、監察官員等各方勢力之間的矛盾爆發,意見不一,互相掣肘,互不支援,各自為戰,婺州城成了一座岌岌可危的孤城。

終於,元行樞密院同僉寧安慶與都事李相開啟城門,向朱元璋投降。大兵入城,浙東道廉訪使楊惠、婺州路達魯花赤僧住戰死,御史帖木烈思、樞密院判石抹厚孫、廉訪司僉事安慶以下官員皆被俘虜,元軍在婺州路的機構官員和軍事力量被連根拔起。整個戰鬥自十二月十八朱元璋兵臨城下,到二十入城,只持續了短短三日。

古婺州:明太祖朱元璋的桥头堡与政权副中心

苦心經營

<code>自至正十八年十二月(1359年1月)攻克婺州,至正十九年(1359)六月還建康(南京),朱元璋親自在婺州苦心經營了半年時間,佈置了下一階段政治方針與軍事行動。此時,婺州不僅是朱元璋政權攻略浙江的橋頭堡,還是整個政權的臨時行政核心,朱元璋在此地的一連串行動對今後明王朝的建立產生了深遠影響。/<code> 

(一)升格建制,鞏固守備

朱元璋政權結構沿襲了元朝的一套政治體系。至正十六年,朱元璋在攻佔建康後,設置江南行中書省,作為政權的中樞機構。他兼總省事,由李善長、宋思顏等文臣謀士擔任省內官員,負責民政與軍需事宜。設江南行樞密院,總管軍事,高級將領多領僉樞密院事或同僉樞密院事官職。在各地設樞密分院,指揮針對某一方面的軍事行動。下有各翼統軍元帥府,設元帥、副元帥等掌兵。

攻佔婺州的第三天,朱元璋就於婺州設中書分省,確立了婺州政權副中心的地位。從江南行中書省調集了李夢庚、郭景祥、王愷、夏煜、樂鳳、汪廣洋等一大批有豐富行政經驗的文臣謀士到婺州任職,參贊機要,保障軍需,治理民事。這些文官中有許多人為明王朝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相傳朱元璋曾駐軍於今天侍王府後披仙台一帶,推測侍王府及附近或為當時中書分省署所在。

不久,朱元璋改婺州路為甯越府,精心挑選任用地方官員。以王宗顯為知府,陳從貴為東陽知縣,呂兼明為永康知縣,王道同為義烏知縣,楊苟為武義知縣。後來,王道同任處州知府,楊苟任衢州知府,成為攻略浙江軍事行動中的重要人物。

至正十九年四月,朱元璋在甯越府設樞密分院,總管浙江軍事,以常遇春為鎮國上將軍、同僉樞密分院事,作為浙江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主要負責向北進攻張士誠勢力,攻略紹興、杭州;向南掃除元軍殘餘,攻略衢州、處州。以僉樞密院事胡大海作為常遇春的副手。到至正二十年(1360),常遇春被召還建康,胡大海接替其成為負責浙江軍事行動的主要長官。其間,甯越府一直是朱元璋勢力在浙江的軍事指揮中心,在甯越府範圍內設有閩越翼(今蘭溪)、浦江翼、金華翼等元帥府,有數量龐大的軍隊駐紮。

根據朱元璋設定的戰略方針,經過幾年的經營,金華成為朱元璋政權在浙江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

(二)施行仁政,招賢納士

或許與朱元璋早年貧苦經歷有關,朱元璋政權與其他地方割據勢力明顯不同,格外強調嚴明軍紀,不得濫殺無辜,同時對待書生儒士也展示出寬容溫和的態度。進兵婺州之前,他就對儒士唐仲實提出的“不嗜殺人能定天下”的觀點表示贊同,坦誠對於百姓“積少而費多,取給於民甚非得已,然皆為軍需所用,未嘗以一毫奉己。民之勞苦,恆思所以休息之,何嘗忘也。”六月,李文忠在攻陷浦江後,專門派人將入山避難的鄭氏義門一族請出,嚴禁軍士侵襲騷擾。

攻佔婺州後,朱元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嚴禁剽掠百姓。他的親隨掌印官擅取民財,立刻被斬首示眾,婺州民心很快就安定下來。至正十九年新春,朱元璋在對眾將領的訓話中也提到:“吾每聞諸將下一城、得一郡不妄殺人輒喜不自勝。”對諸將諄諄告誡,“為將者能以不殺為心,非惟國家所利,在己亦蒙其福,為子孫者亦必昌盛”,可謂苦口婆心。在人命如草芥的亂世,朱元璋這一做法得到了領地百姓與士大夫階層的廣泛擁護,為其贏得了很高的政治聲望。

在經營婺州期間,為了打造一個穩定的大後方,朱元璋大施仁政,爭取民心。在入城當月,打開官倉賑濟貧民;至正十九年三月,寬赦獄囚;撫卹鰥寡孤獨,褒獎貞節烈婦;對誆騙百姓、妖言惑眾之徒予以堅決打擊,維護社會穩定;選取當地青壯充當自己的衛兵,建立“御中軍”,贏得百姓支持。

婺州有“小鄒魯”之稱,南宋以來婺學勃興,金華及周邊各地有大量的儒學人才儲備。朱元璋一方面需要爭取這些儒士對自己的支持,穩定社會形勢;另一方面,他清楚地認識到,政權的發展壯大不能僅靠武將攻城略地,文人集團的參與必不可少。他一到金華,就徵辟儒士範祖幹、葉儀二人問治理之道,擔任諮議。但二人並未為其所用,相繼以疾病侍親為由辭歸。朱元璋不以為怒,寬容禮遇他們。其後,又徵召許元、胡翰、吳沉等儒士十三人“會食省中,日令二人進講經史,敷陳治道”,作為自己的講師與顧問。

朱元璋的一系列行動,不僅贏得了本地儒生的好感,而且其禮賢下士的美名遠播,外地讀書人紛紛前來歸附。至正十九年正月,朱元璋命知府王宗顯重開郡學,這一行動更是大大提升了朱元璋在讀書人心目中的形象。他還延請名儒為郡學師,“葉儀、宋濂為五經師,戴良為學正,吳沉、徐原等為訓導”,一時金華郡學名賢畢集,書聲不絕。朱元璋尤其注重查訪周邊地區人才,劉基、章溢、葉琛等人在此時進入了他的視線,在不久後被召入從政。此外,對於原屬敵對勢力的有能之士前來歸附,朱元璋也一概唯才是舉,用之不疑。原從屬於元將石抹宜孫的胡深曾在朱元璋親征婺州時率兵救援,後來在處州投降,朱元璋看重他的才能,仍命他鎮守處州。胡深後來多次擊退敵人對處州的攻擊,朱元璋稱他為“浙東一障,吾方賴之”。朱元璋在金華的招賢納士,為明初文臣集團浙東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批文人中,宋濂成為太子師,主持修《元史》,制定典章制度,被朱元璋稱為“開國文臣之首”。劉基成為了朱元璋的重要謀士,為平定陳友諒、張士誠和北伐中原等軍事行動出謀劃策,被朱元璋比為“吾之子房”。王禕先與宋濂同修《元史》,後出使雲南招降元梁王,死於國事。吳沉常年為翰林,詔書誥命多出其手,後任明代首位東閣大學士。浙東文人集團在明王朝建立及明代政治體制創設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切都與朱元璋在金華的招賢納士密不可分。

(三)合縱連橫,攻城略地

在金華的半年時間裡,朱元璋和他的謀臣武將制定並開展了一系列內政、軍事、外交行動,鞏固政權,擴張領地,為此後與陳友諒、張士誠和元政權的決戰奠定基礎。

時逢亂世,各方勢力大多施行戰時經濟,用大部分資源為戰爭服務。至正十八年十二月,朱元璋入婺州當月,就下令禁酒。一方面是為了嚴明軍紀,防止士卒軍官飲酒鬧事,欺辱百姓。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節約釀酒用的糧食,補充軍需儲備。禁酒令執行得十分嚴格。胡大海的兒子違反了禁酒令,朱元璋堅持執行軍令誅殺他。都事王愷勸諫朱元璋,認為胡大海功高,且正在前方打仗,請求饒恕其子一命,以安胡大海之心。朱元璋說:“寧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竟手刃之。此外,還設立甯越稅課司,管理稅賦。又設雜造、織染二局,加強軍器被服等軍需供應保障。

在金華期間,朱元璋充分利用金華特殊的地理位置,制定四面出擊的戰略方針。向東,針對方國珍膽小苟安的特徵,採取安撫與恫嚇相結合的外交手段。攻陷婺州當月,朱元璋就派遣主簿蔡元剛、儒士陳顯道往慶元招諭方國珍。其間,針對方國珍的反覆,多次派遣使者,或慰問安撫,或以出兵相脅,使方國珍始終不敢有所異動。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平定陳友諒、張士誠兩大勁敵後,才發兵攻打方國珍。此時的方國珍早已獨力難支,不得不請降;向北,朱元璋加強對張士誠勢力的攻擊,以期從南面完成對平江的合圍。至正二十年正月,胡大海率軍克諸暨,打通了由婺州北上的通道。十二月,命常遇春出兵,兵鋒直指杭州;向南,繼續掃蕩元軍殘餘勢力。至正十九年十一月,胡大海攻陷處州。至正二十年六月,耿再成在慶元縣擊敗石抹宜孫,宜孫自殺,浙南平定,進軍福建的道路打通;向西,進攻由元將宋伯顏不花駐守的衢州。至正二十年九月,克衢州。

此後,在對陳友諒戰爭中,浙江軍團起了重要的作用。至正二十年,陳友諒兵臨建康城下。胡大海出兵攻佔信州路(今上饒),威脅贛東,有效地牽制了陳友諒江西軍隊。至正二十一年,陳友諒部將李明道攻信州,胡大海出兵生擒李明道,送俘建康,堅定了朱元璋攻滅陳友諒的信心,成為朱陳決戰的導火索。

古婺州:明太祖朱元璋的桥头堡与政权副中心

金華驚變

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部署的各項軍事行動順利開展,攻克原屬陳友諒的江西大部、安徽南部、湖北南部大片領土,張士誠被死死壓縮在浙北蘇南一帶,方國珍表示臣服,福建元軍紛紛請降,形勢一片大好。此時的甯越府已於至正二十年二月改稱金華府。至正二十一年五月,胡大海升任江南行省參知政事,專鎮金華,總制諸郡兵馬,成為浙江方面的民事軍事首長。以都事王愷為左右司郎中、掾史史炳為照磨,負責中書分省的日常運轉。整個朱元璋轄下的浙江以金華為中心,兵精糧足,蓄勢待發,準備向敵對勢力發起更猛烈的攻擊。然而,一場叛亂卻讓局勢瞬間崩壞。

這裡要先介紹一下“苗軍”。這是一支由楊正衡父子組建的,以武岡、寶慶(今邵陽一帶)苗人為主的地方武裝,受到元朝廷的招安。苗軍最初盤踞在湖廣一帶,與徐壽輝勢力作戰。後來,元江浙行省丞相達識鐵木爾為防備張士誠進攻,召以楊完者為首的一支苗軍入浙作戰,守備杭州。後二人產生矛盾,達識鐵木爾聯合張士誠逼死楊完者。剩餘的苗軍一部三萬人在桐廬向朱元璋投降,被分散安置在浙江各位將領部下。其中,苗軍元帥蔣英、劉震、李福等幾人因作戰驍勇被胡大海收為麾下,頗受信任。三人為奪軍權,陰謀作亂,與駐守在衢州、處州一帶的原苗軍元帥李佑之勾結,約定一同舉兵作亂。

元至正二十二年二月初七,蔣英等至中書分省官署邀請胡大海到八詠樓下觀弩。胡大海欣然允諾,出府門即將上馬時,蔣英黨羽鍾矮子突然跪在馬前,控訴蔣英等欲殺己。胡大海回頭詢問蔣英,蔣英抽出袖子裡準備好的鐵槌,假裝打向鍾矮子,卻突然擊中胡大海頭部,迅速上前砍下他的首級,一代名將胡大海就這樣死在了叛徒手裡。爾後,蔣英脅迫同僉寧安慶、院判張斌等一同謀反,又殺死胡大海的兒子胡關住,抓住分省郎中王愷。王愷寧死不從賊,與其子王寅、掾史章誠一同被殺。典史李斌懷抱著中書分省印鑑乘亂縋下城牆,逃往嚴州(今建德)李文忠處。二月十一,處州李佑之聽聞蔣英等叛亂後,起兵相應,殺死院判耿再成、都事孫炎、知府王道同、將領朱文剛等,據城作亂。張士誠聽聞事變發生後,遣其弟張士信率兵圍困諸全州(今諸暨)。一時之間,朱元璋政權在浙江的中樞被摧毀,大批武將、文臣被殺害,外有強敵窺伺。而朱元璋此時正在江西作戰,無暇東顧。浙江局勢大變,原本穩若磐石的政權變得風雨飄搖起來。

此時,駐守嚴州的李文忠挺身而出,遏制了局勢惡化。李文忠是朱元璋姐姐的兒子,至正十二年(1352)就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朱元璋視若己出,還請金華名儒範祖乾和胡翰教導其經義。李文忠武能征戰沙場,文能通曉經義,此前一直奉命鎮守嚴州,守衛金華的西大門,多次擊敗張士誠的軍隊,使其“不敢窺嚴、婺”。見到從金華逃出的李斌,聽聞噩耗後,李文忠果斷派元帥何世明、掾史郭彥仁為先鋒討伐金華叛軍。大軍行至蘭溪,叛軍恐懼,蔣英等倉皇出逃投奔張士誠。臨走前,叛軍驅掠城中人口財物,原本物阜民豐的金華遭受浩劫,損失慘重。何世明等入城後,招降了尚未逃竄的叛軍,迅速安定民心軍心。朱元璋也急令左司郎中楊元杲赴金華總理軍儲事,形勢得到穩定。同時,李文忠又派遣元帥王祐等屯軍縉雲,準備進取處州叛軍。二月二十,朱元璋下令,改中書分省為浙東等處行中書省,升李文忠為行省左丞,楊憲、胡深為左右司郎中,史炳、劉肅為都事,仍開省於金華,總制衢、處、廣信、嚴、諸全軍馬,局面得到穩定。

三月,朱元璋命平章邵榮率兵南下處州平叛。此時,李文忠南御處州叛亂苗軍,西抗陳友諒軍進犯嚴州,東防方國珍作亂,已無多餘兵力北上解諸全之圍。他一面命胡德濟率一部分兵力北上馳援,另一方面利用邵榮赴處州平叛一事散佈假消息,謊稱徐達、邵榮將率大軍開赴諸全,殲滅張士誠軍隊。張士誠中計,匆忙撤軍,諸全之圍遂解。四月,處州叛亂由邵榮平定,浙江局勢終於回覆到叛亂髮生之前。

至正二十二年,以金華接連外境,商賈往來不絕,在此設關市收取商稅,鹽貨十稅一,其他貨物十五稅一,成為朱元璋政權的重要經濟來源。

至正二十四年(1364)二月,因軍事鬥爭的焦點轉移到張士誠方面,為靠近雙方爭奪的重要據點諸暨,方便軍事行動,浙東等處行中書省北移至嚴州,金華作為省級行政中心的功能宣告結束,但其經濟、軍事地位依舊突出,仍有大軍常駐金華。

結束語

元末的硝煙早已散去,當時的君王名將也已湮沒,成了歷史的塵埃。

然而,朱元璋在金華駐蹕半年(至正十八年十二月〈1359年1月〉—至正十九年〈1359〉六月),在青史上為金華增添了濃重的一筆。佔領婺州,朱元璋不僅開闢了浙中西部的根據地,有了穩固的後方,擴大了起義軍的稅源和糧源,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一大批知識分子的投靠和效力,大大充實了自己的智囊團,他在婺州推行的政令和建立的政治、經濟、文化基礎,為他於至正二十八年(1368)稱帝開創大明王朝基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日的八婺大地上,與朱元璋有關的民間傳說和歷史遺蹟俯拾皆是,如赤松宮、一覽亭、洪武墩、點將臺、比武石、試劍石、藏寶石、觀擂巖、六鞭山等。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需要保護傳承,更需要挖掘利用,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古婺州:明太祖朱元璋的桥头堡与政权副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