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瘋狂計劃:美國把格陵蘭冰川挖空,部署600枚核導彈

上世紀1960年代,在格陵蘭島廣袤的冰川下,美國曾經秘密建設了一個核導彈發射基地。美國的最終目標是把中程彈道導彈部署在格陵蘭厚厚的冰川下,一旦核戰爭爆發,出其不意從冰川下對蘇聯發起核打擊。由於冰川的不穩定難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該秘密工程在1966年被取消。

冷戰瘋狂計劃:美國把格陵蘭冰川挖空,部署600枚核導彈

冰蟲行動

冷戰期間,美國一直苦苦思索如何對蘇聯發起迅速的核打擊。如果從美國本土發射洲際彈道導彈,最短的距離就是飛越北冰洋,但也有8000多公里。於是,美國把目光投向了格陵蘭島,因為從格陵蘭到蘇聯的距離只有大約4000公里,比從美國本土縮短了一半。

冷戰瘋狂計劃:美國把格陵蘭冰川挖空,部署600枚核導彈

格陵蘭

幾十年以來,美國在格陵蘭建設核導彈發射基地的細節一直不為人知。根據最近解密的文件,該導彈基地位於格陵蘭西北,海拔2000米,距離圖勒空軍基地240公里,這一秘密計劃代號“冰蟲行動”。

“冰蟲行動”原計劃是在冰川下建成4000多公里的隧道系統,部署600枚核導彈。核導彈藏身於格陵蘭的冰川下,並可以週期性的改變發射陣地。

冷戰瘋狂計劃:美國把格陵蘭冰川挖空,部署600枚核導彈

冰蟲行動

1960年,經過格陵蘭的宗主國丹麥政府的批准,美國正式啟動建設核導彈發射基地的工程。名義上,美國政府官方宣稱該工程主要用於北極科研項目,研究在極地條件下的一些工程施工技術,並對半移動式的核反應堆開展相關研究。

冷戰瘋狂計劃:美國把格陵蘭冰川挖空,部署600枚核導彈

冰蟲行動

“冰蟲行動”開工3年後,已經開鑿了21條、總共3000米長的隧道,包括一家醫院、一座商店、一座教堂和一座劇院,可供200多人居住。電力供應則來自於世界上第一種可移動的核反應堆,而融化的冰川就是天然的自來水。

冷戰瘋狂計劃:美國把格陵蘭冰川挖空,部署600枚核導彈

冰蟲行動

但此時,科學家根據採集的冰核樣本,發現冰川的移動速度超過了預期。儘管格陵蘭廣袤的冰川看起來非常堅硬,但冰和雪都是粘彈性材料,根據溫度和密度的改變,會緩慢的發生變形。因此,冰川始終處於移動中,只是移動的速度非常緩慢。

冷戰瘋狂計劃:美國把格陵蘭冰川挖空,部署600枚核導彈

冰蟲行動

隨著時間的流逝,冰川的移動會造成隧道變窄、隧道壁變形和膨脹,最終導致整個隧道垮塌。如果冰川保持這個移動速度,就會在兩年內摧毀整個隧道系統和發射基地。於是,1965年美國撤出了所有設備和人員,包括核反應堆。1966年,美國正式廢棄這一冰川下的秘密核導彈基地。

冷戰瘋狂計劃:美國把格陵蘭冰川挖空,部署600枚核導彈

冰蟲行動

如果“冰蟲行動”的工程全部完工,將佔地1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3個丹麥的面積。美國原計劃在格陵蘭部署一種體積更小的民兵導彈改進型號:“冰人導彈”。導彈藏身於冰川表面8.5米以下,數千個發射陣地相互之間距離數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