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是對長三角而不是珠三角京津冀的要求

為啥“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是對長三角而不是珠三角京津冀的要求

吳建南教授

【匯議君說】吳建南教授在下面這篇演講中,重點梳理了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研究團隊對考察城市發展指標維度不斷摸索的歷史,其背後折射著對城市發展基本理念的價值判斷變遷史。通過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的指標體系對城市治理績效進行考察的結果顯示,中國三大城市群中有兩個城市群內部發展非常不均衡,一個城市群內部發展相對均衡。這個結論似乎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頂層設計對長三角一體化的要求是“更高質量發展”。

以下為演講內容


我想先從我們的研究思路說起。我會講到這種思路結合新的發展形勢,如何起了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又如何改變著我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結論。

近些年來,圍繞城市的各種指標評估,從單項到綜合,包括部分國內的排名,從聯合國人居署到歐盟的城市治理評估,應該說不算少。

我們曾經認為,考察一個城市的治理績效,最重要的是居民的感知度,這或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參考維度,可能也是一種相對靠譜的方法,即從城市居民的深度訪談中,我們能夠得知城市在公共安全、環保、經濟、交通等方面治理的好壞。

基於此,我們做了一些居民深度訪談,結果發現居民認可度比較高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安全”。看得出來,安全感是居民首要也是滿意度要求最高的城市治理維度。

以安全感作為關鍵的衡量指標,經過我們的研究,包括調查取樣、深度訪談,得出的結果是:排在第一位的是黃山市,排在第二位的是張家口市。顯然,這個結果和我們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角度去考察城市治理得失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它似乎只反映了一個維度,即老百姓希望得到什麼,這並不能說不重要,但確實顯得很局部、不完整。

2015年10月份,中央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在這個基礎上,2016年、2017年我們開始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維度,構築指標體系,衡量省域和城市的治理績效。研究下來我們發現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省域的治理績效和城市的績效存在很大的差別,只能採用其中一個考察維度,否則會出現結果打架的問題。也就是說,假如按照省域的排名看治理績效,排在前面的省和排在前面的城市,對不上號。城市治理的效果和省域治理的效果不一樣。

當然,這可能是由於城市資源聚集程度比較高、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高於農村等原因造成的結果。那麼考察治理績效,用哪個指標體系更有說服力呢?我自己覺得可能考察城市而不是省域更好一點。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提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求,高質量發展的評估基礎應該就是五大發展理念。在此基礎上,我們設計了城市發展的25個指標,用這25個指標測量了36個城市的治理績效。結果顯示,這36個城市分組差異非常明顯,整體上提升的空間都非常大。

那麼具體到今天會議主題——長三角一體化,中國的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的治理績效如何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研究成果,這三個城市群,珠三角內部差別最大,珠三角的兩個城市,一個是廣州,一個是深圳,很明顯高於該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京津冀的三個城市北京、石家莊和天津,也是明顯高於群內其他城市。唯獨長三角,差別不大比較均衡,所以從群的高質量發展來看,三大城市群中至少有兩個內部的差異非常大,顯然不同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模式也大不相同。

目前的模型分析只納入36個城市,包括32個省會城市和4個副省級城市。數據比較全的是24個城市,還有一些城市數據不完整,下一步工作還要細化、深化並拓展,尤其是要把城市群的指標體系考量進去。

此外,我們要不要做一個全球城市的高質量發展評估指數報告?我想如果條件具備,應該做這方面的研究,上海正在對標世界最先進的城市,這種對標需要我們拿出國際最高質量發展的城市樣本,供中國城市作參考。

同樣,面向國內城市群,比如說長三角,也需要給出一個體現長三角特色的指標體系,在這個基礎上給長三角地區的26個城市,或者更多的城市做一個整體而詳細評估。根據這個評估結果,或者說城市治理績效成果,再對長三角一體化如何落實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更為有力的落地支撐和技術依據。

本文根據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吳建南教授在2018年12月19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主辦的“長三角一體化如何落實新發展理念”研討會上的演講整理而成,經會議主辦方授權獨家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