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人处世两条标准:一是干净,二是干活,值得全世界人学习

中国人为人处世两条标准:一是干净,二是干活,值得全世界人学习

“境界”一词原是佛教用语,专指修行的人达到“六根清净”的最佳状态。

清末学者王国维借题发挥,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其实,不仅做大学问需要经过三种境界,做人做事,也同样需要经过三种境界的磨练和考验。

喜阅君不才,拾王国维先生牙慧,也用三句古诗来概括为人的三种境界,狗尾续貂,就教于读者诸君。

境界一:“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一个人要想立业,首先必须立德,在思想和言行上洁身自好,清清白白,这是为人的首要条件。一位身居高位的领导讲过一段很有哲理的话:

“我看为官为人有两条标准,一是干净,二是干活。”

这“干净”不是说脸面、身上干净,而是心灵、思想干净。有些人尽管衣冠楚楚,但一遇到金钱、美女就犯“软骨症”。这种人不论一天洗几次澡、照几次镜,其肮脏的本质是永远改不了的。

只有那些“崇尚平实朴素的生活”,追求“志行高洁”,始终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头脑,用党纪国法规范自己言行的人,才能说得上“干净”,才能达到第一种境界。

中国人为人处世两条标准:一是干净,二是干活,值得全世界人学习

境界二:“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斜阳”(李纲《病牛》)

无论是韦应物的“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还是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古往今来的“好人”,无一不把老百姓的疾苦挂在心头,时刻为众生求温饱,为百姓谋福祉。

焦裕禄的兰考情怀,孔繁森的阿里情结,牛玉儒的内蒙古眷恋都反映了爱民、为民、利民的天职,也只有像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那样,才能不辱使命,达到第二种境界。

中国人为人处世两条标准:一是干净,二是干活,值得全世界人学习

境界三:“荣登莫计名高下,宦达须由善始终”(刘沆《送乡人尹鉴登第归》)

历史上,曾有不少人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然而到了后来,有的被胜利冲昏头脑,有的感到付出与所得不平衡,最终走向“穷途末路”,沦为罪人,其教训可悲可叹。

因此,人在鲜花和掌声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放任自流,迷失自我;在误解与挫折面前,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受得了流言蜚语,第三种境界是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也是为官为人之道的高境界,不可不慎,不可不察,不可不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