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中西兼备方:养内+外调,赶走湿气,简单!

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是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中西兼备方:养内+外调,赶走湿气,简单!

湿气重,身体不止要“发霉”!

1、痰多

“湿痰内盛,上犯肺系,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痰湿停胃,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痰湿阻膈,气机不畅,痞闷不舒;痰湿留注,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

2、全身乏力

许多患者经常抱怨:“医生啊,我全身没劲,两条腿沉重无力,上下楼梯困难,好像有千斤重担,腰部也像背了个大包袱,沉重异常,头也昏昏沉沉。”

这些困乏的表现,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因为“湿生重浊”。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中西兼备方:养内+外调,赶走湿气,简单!

3、口水多

体内湿邪过重,还会淹没五脏六腑,充斥于脏腑经络。五脏化生五液,就会通过五液的形式来排泄,患者就会表现为五液过多。

《黄帝内经》说:“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汗为心液,鼻涕为肺液,泪为肝液,涎为脾液,唾为肾液。

4、肥胖

许多年轻的女性,体重不断增加,控制饮食也不能解决问题,借用患者话说:“喝水都长肉”。

其实,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水液的代谢与肺、脾、肾三脏有密切的关系,当三脏功能异常时,水液在体内的代谢就会出现异常,轻则体重增加,重则出现浮肿。许多人长胖,并不是脂肪增加,而是水液内停所致,称为“水肿胖”。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中西兼备方:养内+外调,赶走湿气,简单!

湿邪除了上述这些表现形式外,还有很多,比如,皮肤经常起湿疹、双腿经常浮肿、女性白带清稀量大等。如何祛湿呢?食补就够了!

养内:春夏4汤,赶走湿气不再慌

1、白玉肉丸汤

材料:白萝卜、新鲜瘦五花肉、鸡蛋、葱姜。

做法:1)新鲜五花肉剁碎,加1个蛋清、姜末、胡椒粉、盐,往一个方向上拌上劲儿。

2)锅里烧开水先下白萝卜块,煮开后用手或者勺子挤出丸子放进去。

3)再次煮开后加盐、葱末出锅。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中西兼备方:养内+外调,赶走湿气,简单!

2、冬菇玉米大骨汤

材料:冬瓜、嫩玉米、大骨。

做法:1)大骨先焯水,淘洗干净。

2)电压锅先放姜片垫底,再放大骨、玉米,加水按好煲汤键。

3)最后20分钟左右开盖放上冬瓜块。煮好后加盐、葱末调味儿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中西兼备方:养内+外调,赶走湿气,简单!

3、红益伏食饮(谐音)

材料:芡实、淡竹叶、茯苓等23种药食同源食材

做法:经历三煎三榨加以蜂蜜而成。温水冲泡。每日两次,每次10ml,微甜伴有淡淡的中药味。

健脾祛湿,消肿解毒,滋养身体

对湿气严重引起的舌苔厚腻、脸上头上油腻、水肿虚胖、失眠多梦、口臭、便秘便溏、身上痘痘,面色不好都有很大作用,最大.电.商.平.台可寻得。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中西兼备方:养内+外调,赶走湿气,简单!

4、山药蔬菜汤

材料:山药、莲藕、胡萝卜、玉米、新鲜香菇、干桂圆。

做法:1)把食材洗干净,切好备用。

2)食材放进锅里,大火煮开后中火闷煮15-20分钟。

3)筷子能戳烂莲藕后可以加盐出锅。

提醒:其实祛湿不难,贵在坚持,重在方法。

外调:每天10分钟,按摩穴位也可祛湿

1、中脘祛湿

中脘穴为腑之会所,脾胃互为表里,同为后天生化之本,共同协作以化体内水湿,因此,按摩中脘穴可以有效的温中散寒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中西兼备方:养内+外调,赶走湿气,简单!

、健脾祛湿、和胃理气。

2、丰隆穴祛湿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胃失调、水湿停滞、聚而成痰,都可以通过按摩丰隆穴来解决,丰隆穴具有祛湿的作用,配合足三里长期按摩就可以有效的清除浊湿。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中西兼备方:养内+外调,赶走湿气,简单!

3、血海祛湿

血海穴是属于足太阴脾经,是治疗血症的重要穴位,血海穴可以养血活血、健脾化湿、祛风止痒,是防治疾病的重要穴位,每天按摩血海穴一分钟,祛湿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