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真有免費午餐!為省房租,雨花齋5年4次易址,搬進民房發包子

還記得雨花齋嗎?

近日,有人經過市中心立達路附近的雨花齋

發現其大門緊閉,

已經不再提供免費就餐服務了。

記者通過多方打聽了解到,

原來他們是更換了新地址。

徐州真有免費午餐!為省房租,雨花齋5年4次易址,搬進民房發包子

現場:

一上午10多個義工包出200多個包子

在黃河北路外經委宿舍的一間民房裡,沒有門頭,也沒有指示牌,外面看和普通住家戶沒有任何區別,這就是雨花齋新址。屋內,幾個義工在不同的屋裡包包子。

義工畢振玲介紹,他們是從今年3月搬到這裡來的。“原來房東要的租金是每月1600元,聽說我們是做公益的,按每月1200算房租,特別感激房東。”

十點半左右結束包包子,包子被放入蒸箱裡,半個小時後,200多個熱騰騰的包子出籠後被放在大桌子上。義工將包子收納到保溫箱裡,根據當天的安排,送到醫院、社區、菜市等場所,集中發放給想領取的人。

徐州真有免費午餐!為省房租,雨花齋5年4次易址,搬進民房發包子

當天的包子是苞菜餡,配菜有木耳、香菇、粉絲。雨花齋目前主食只提供免費包子,但包子的種類很多,經常會包的有胡蘿蔔餡、白菜餡、蘿蔔餡、芹菜餡和南瓜餡等。“這幾種素餡基本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雨花齋倡導吃素。”畢振玲說。

義工:最大的一位今年90歲

這些義工中以中老年人為主,他們中有退休人員,有在職人員,還有個體經營者,各行各業的都有,甚至還有在職教師利用週末的時間前來包包子發包子。

當天的10多個義工中,有幾名已經頭髮花白。90歲高齡的王秀榮老人忙活了一早上,包子上蒸箱後,她才坐下來喝點水休息。老人住在老火車站附近,每天早上7點半坐公交車到這裡幫忙,這一堅持就是4年的時間。老人說,她是四年前在雨花齋吃過一次飯後就被那裡的氛圍感動了,她得知需要義工就來報名。看到老人當時已經86歲高齡,雨花齋的義工們還是有些猶豫,但是經不住老人執意要求,王秀榮便成了這裡最年長的義工。

易址:

場地難尋近五年時間四次易址

2014年7月22日,雨花齋成立,供應免費午飯。如今,雨花齋為何從原先的廣闊場地轉移到了沒有吃飯空間的巷口民房裡?免費供餐種類為何從四菜一湯變到免費提供包子和熱粥?

徐州雨花齋的負責人武峻同先生介紹說,雨花齋在近5年的發展時間裡,已經換了4次地方。

“其實免費發包子不是才有的,以前有場地使用時,在每月的愛心日,我們也蒸很多包子發到醫院等有需求的群體中,只不過是現在暫時沒有免費吃飯的場地了,也不想讓雨花齋因沒有場地而停下,所以就每天都蒸包子發放。”


徐州真有免費午餐!為省房租,雨花齋5年4次易址,搬進民房發包子

武峻同算了筆賬:雨花齋此前有場地供免費吃四菜一湯時,每天接待市民數量在200人以上,單單是食材費用,每月的投入就有五六萬元。“現在改成了包包子,每月投入的費用也在2萬元,這些費用全部都是由愛心人士捐贈的,所以我們想把愛心人士匯聚起來的錢全用在老百姓身上,不想過多用於房租。”武峻同說,這就是雨花齋多次易址的根本原因。


徐州真有免費午餐!為省房租,雨花齋5年4次易址,搬進民房發包子

願望:

有合適的場地繼續提供免費四菜一湯

從雨花齋發展的初衷上,他們仍希望有合適的場地,再重新開始做原先免費提供的四菜一湯。

武峻同說,他們很希望以後還能有一個合適的場地供市民免費就餐。“100平米以上,主城區,價格相對便宜點吧,我們也正在積極尋找,希望有合適的房源的原意支持公益事業的人能給我們提供一下。”

全媒體記者 蘆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