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石頭齋遊記


朗誦|石頭齋遊記


新桃花源記.m4a來自小樓聽雨詩刊

朗誦|石頭齋遊記

新桃花源記

桃花源者,晉陶淵明所為記者也。

夫山川形勝,各有淵源。前賢題記,後人接踵,地藉此而聞於天下,傳諸久遠,良有以也。陶公靖節,千古之高士也。《桃花源記》蓋寓其冥鴻高舉、超塵脫俗之志耳。或有論其地之有無者,竊以為:若謂其地之必無,則陶公之志何所託歟?若雲其地之必有,則後世藉其名者甚夥,真偽非法眼而莫辨也。而考諸實地,人文風土、山川草木與陶記所述毫釐而不爽者,唯酉陽桃花源耳。

朗誦|石頭齋遊記

酉陽古郡,在武陵山中。山自雲貴逶迤東來,繚青繞黛,屏列鼎峙,酉陽得其鍾毓之氣者也。道出城北一里,巖谷幽深,溪壑宛轉,而水尤清洌。日暖烘桃,千樹爭開,紅妝弄影,碧玉凝香。溯溪而前,則有落英萬點逐水流來,此即武陵漁人逢桃林而問津處也。沿溪而進,山洞中開,太古奧區,都歸一覽,此則記中所云舍船而入者也。既出壺天,悠然送目,睹土地之平遠,屋舍之井然,恍自陶公記裡行來,而忘此身誰屬,斯世何時矣。近則桑竹茅廬,雞鳴犬吠之聲;遠則田園壟畝,荷鋤叱犢之影。老少相攜,往來阡陌,此則去日秦人之華裔也。耳畔清音徐來,古坊之中,知秦樂之猶存焉。渴而思飲,叩門得桃汁之美,真能忘塵俗之累也。至如品葉曲、青艾而領秦趣,觀醢菹、嘉穀而知秦俗,歌且詠之,舞且蹈之,而不知日之將夕也。

朗誦|石頭齋遊記

嗟夫!桃源之於往古,避亂之所也。秦人之所棲隱,實無可如何之計耳。其人曰不足為外人道者,可知矣。然則桃源之逢斯世,與往古隱乎世外者,寧無異乎?今海宇無事,旅遊斯興。千古仙源,盛妝以迎八方嘉客,慕名而遊者趾相錯也。入桃源而尋夢,滌塵喧以淨心,誠可樂也。桃源之樂,樂乎心也,使人人心中皆有一桃源在,則天下無處不桃源,世無紛爭而大同可立致焉。桃源人皆可有,此樂人皆可得,不待假漁人之緣而遺子驥之憾矣!

朗誦|石頭齋遊記

蘇 俊 號石頭齋主,甲寅年生,粵人。現為中國楹聯學會對聯文化研究院評論部主任、新社藝術導師。生平以飲酒、讀書自娛。有著述多種。

作者 | 蘇 俊 編輯 | 章雪芳 審核 | 小樓聽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