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财产留给儿子,不如留给女儿?”70岁老母亲有话说


“把财产留给儿子,不如留给女儿?”70岁老母亲有话说


“把财产留给儿子,不如留给女儿?”70岁老母亲有话说

小潘·情感美文系列

01

都说养儿防老,刘母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刘母今年七十岁,育有两女一儿,儿子是家里最小的,不过学历高,结婚晚。为了供小儿子读书,两个女儿也早早的从高中退了下来,去工作赚钱,为的就是供弟弟念大学,让他出人头地。

刘母的小儿子李涵今年三十七岁,在某公司任高管,如母亲期望,事业上顺风顺水,婚姻也是幸福温馨。

李涵三十岁结婚,如今有儿有女,妻子小他四岁,但是很懂得照顾人。不过幸福的家庭总有遗憾,那些年,社会经济条件不好,刘母的老伴在矿井上班,每天起早贪黑,到井下挖煤,饥一顿饱一顿,而且常常为了省钱,不吃早饭;平常也因贪杯,跟同事洗完澡后,干喝白酒。

恰是因为生活作息的不规律以及养成了嗜酒的毛病,在他六十岁那边,夜半三更,突发心梗,送到医院时,已经离开人世。

“把财产留给儿子,不如留给女儿?”70岁老母亲有话说


02

自此刘母就过上了独居老人的生活。不过,她身体还算硬朗,只是时而觉得孤独,两个女儿常常带着孩子回家陪伴,刘母自觉不好意思,常说:你们已经是嫁出去的人,常回娘家不好看。

两个女儿到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新时代,没有旧传统那些思想,陪伴老人是作为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刘母听后心里喜悦,但也不禁生气一丝忧伤;其实,刘母最想见的还是自己的小儿子李涵;不过李涵现在一线城市S城定居,公司事务繁忙,也很少回到故乡。

曾几何时,刘母盼着儿子能接她到大城市看看,住一些日子,可儿子从未开口邀请;有次,她过68岁大寿,一家子女儿孙都回来为她祝寿,她路过厨房的时候,听到大女儿劝李涵。

“把财产留给儿子,不如留给女儿?”70岁老母亲有话说


03

“涵,你说,你现在每年赚几百万,啥时候才满足?有空把妈接过去住两天不行,她常常念叨你?”

“不是我不想接,我工作忙,接过去也没人陪她。”

“咱妈就想看看孙子,看看你,你咋不懂呢。”

“道理我当然懂,姐,这事也不是我做主,馨儿说,咱妈年纪大了,生活习惯上有冲突,搬到家里不方便,我想,也确实如此,到时候产生一些矛盾,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哎呀,你呀,怎么还娶了媳妇忘了娘,回到我找馨馨聊聊。”

“姐,你可别给我的家庭制造矛盾,妈这事儿,你别管了。”

“涵,爸妈奋斗一辈子,就分了两套房,和一点存款,我前几天跟妈聊天,她的意思是把这些都留给你和你的孩子,咱妈这样偏爱你,你怎么就不懂回报呢?”

“就这点房子,值几个钱。好了好了,做饭吧,回头再聊这些。”

听到这,刘母不禁潸然泪下,回忆几十年,含辛茹苦把李涵拉扯大,寒风中背着他入学;大雨滂沱,抱他在怀里去医院看病;为了存学费,吃了大半年的馒头咸菜,还骗李涵说:自己高血压血脂稠,不可以吃太好。

为儿子付出一生所有,却被儿子几句话风轻云淡的带过;几十年如一日的爱与付出,并非那么简单。自那以后,刘母就决定,把财产留给两个女儿。

因为年过70岁,她才明白,儿女都是平等的。谁养老,就该把财产留给谁;古时,我们常说养儿防老,其实也没有错。但是也折射出我们对待亲子关系的一个误区。

刘母的故事,其实在中国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父母对男孩的偏重,却导致晚年时不受儿子的待见。

“把财产留给儿子,不如留给女儿?”70岁老母亲有话说


04

很简单的一个事实是,传统上,养几个儿子的投资回报率比自己养老要高的多。理论上,养儿子的投资回报率可能无限高,因为儿子可能有出息,可能会中秀才、可能会中举人,可能会当大官衣锦还乡。女儿有可能会嫁给有钱人,可能会嫁给乡绅、大户人家。如果你准备自己养老,你得把钱藏在床头底下,传统上中国人一向都没有很好的投资工具,所以存下来的几个铜板到老了还是那几个铜板,用来养老很可能是不够的。

养儿防老的实质是把子女当成了经济工具。这体现了中国人的特点:人不能自己为自己负责,需要别人为自己负责。当然,母爱伟大,父爱伟大,但是,不出意外,我们都会为人父母,生而在世,我们都要经历这些阶段,当小孩,做大人,做父母,做老人;在这些阶段中,我们才能体会到人生在世的不容易和小幸福。

有人说:孝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一种责任,但这不是义务。中国《婚姻法》也规定: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所以于情于理,“孝顺”只是个人的一种选择,而非一种强制行为。但是,无论如何,养儿方知父母恩。我们从父母身上得到的,终究也要偿还到子女身上。天道轮回,便是如此了。

今日话题:你们那里有重男轻女的现象吗?欢迎留言。

“把财产留给儿子,不如留给女儿?”70岁老母亲有话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