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半年時間裡第三次來到東京了,這座國際大都市實在多元,不管你喜歡什麼,總能在這裡找到些許歸宿。​

不論是秋季去京都大阪賞紅葉、冬季去北海道看雪,還是到九州、名古屋等其他地區旅行,每一次我都會把東京加進去。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新宿的夜晚,總是那麼燈紅酒綠

第一次去東京的時候,和大多數人一樣,選擇淺草寺、皇居、東京塔、築地市場、新宿之類的大景點吃吃買買,之後每一次,都會給自己定下具體的小目的,比如每次都要去的東京都寫真博物館看展,比如選擇工作日的早晨專門去銀座拍攝上班族的專題等。​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日本的吸菸區,新宿的夜晚總是充滿了故事感

​第一次去東京的時候,就住在新宿站的一個酒店,每天出門都會看到匆匆行走的上班族,早上還會有很多人在路邊的吸菸區放鬆精神。這次我住在了淺草,還是在晚上專門跑到新宿拍了一些照片。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飆卡丁車的老外

​幾個老外在飆車,人生啊!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被遊客拍爛的歌舞伎町一番街,還是過來轉了一圈

​​密密麻麻的廣告牌,這一點東京和香港很像,但是又很不一樣。

在日本,做妓女是合法的職業,幾乎每個地區都會有“無料案內”場所,在電視劇“深夜食堂”中也經常出現父女倆以“嫖客”和“妓女”的身份意外碰面的場景,其實很多也都是因為家境困難,真的是不一樣的社會吶。​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歌舞伎町裡面更加熱鬧

​這些在新宿夜裡拍攝的照片出自奧林巴斯em10 mark ii,掛機的是松下徠卡dg 25 1.4g的定焦頭。機子小巧,適合掃街抓拍,晚上光線暗,基本上要光圈全開,如果要拍走動的行人,還要把iso稍微調高一些,不過人文類的照片對銳度、噪點等銳度方面的要求不高,重在內容表達。​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東京的出租車總是很能吸引眼球

​​東京的出租車也分很多種外觀,由不同的公司負責運營。

這裡的出租車總能吸引我的注意,彷彿有很多故事圍繞他們發生。​

之前看到過有國外攝影師專門拍攝的東京出租司機的專題,有的把車子停在路邊吃便當,有的在打瞌睡休憩,總能讓人感慨生活的不易。​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這是歌舞伎町一番街旁邊的櫻花街

​​熙熙攘攘的人群,花紅酒綠的街道,這些都是新宿呈獻給我們的姿態。

年輕人、遊客、上班族,似乎所有的群體都能在這裡找到短暫的歸宿。​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熙熙攘攘的人群,似乎總能在新宿找到短暫的歸宿。

​​


歌舞伎町旁邊有座天橋,就是在上面我拍到的吸菸人群頭上那座。穿過那座天橋,路的左手邊就是著名的新宿燒烤一條街。​

之前經常在日本的電視節目上看到美食節目到這條街探秘,這次我也深入其中,一探究竟。​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新宿著名的燒烤一條街

​​這條街並不長,街道也比較狹窄,是典型的日本小巷子。

據說很多日本上班族在下班時候都不是著急回家,而是先去一些居酒屋、小飯館吃夜宵、喝酒。​

這條街裡面的飯館每家都是滿座,所以可以看到店面前好多人穿著西裝在排隊等位。​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排隊等位子的食客

​​來這裡吃飯的食客不僅是本地日本人,還包括在這裡工作生活的老外,也有不少遊客光顧。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一個小燒烤店前的場景

​啤酒+烤串,這一點跟中國、尤其是中國北方很像。雖然生活中有種種壓力,每天辛苦工作,但是一杯啤酒外加幾個烤串,就能讓疲憊感一掃而空。​

經常聽到中國東北的朋友說一句話: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燒烤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看來這是世界通用的真理呢。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熱氣騰騰的烏冬麵

​​除了燒烤,這裡也有很多其他的和食料理,就像《深夜食堂》裡那樣,很多飯館的菜單都很靈活,最高級別就是客人需要什麼,只要是能做的,都能滿足。真的很人性化!​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食客們圍坐在一起,邊看邊吃

​​很多日本的小飯館都是這樣的場景,一個長木小吧檯,位子不多,有點擁擠。大家圍坐在一起,老闆在裡面邊做邊張羅著。

比如吃烏冬麵,煮好了就直接隔著吧檯端給你,客人吃完把碗再遞回去,說一句感謝招待,處處體現出人情味。​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給客人倒酒

​​一點小提示:

在燒烤街裡觀察時,我看到個別店鋪門口寫著“禁止攝影”,大家去那裡拍照的話,儘量小心一些,最好是提前觀察一下那家飯館有沒有寫著不讓拍照再決定是否把相機拿出來。​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燈籠也是日本小館子的典型裝飾

​​這裡的飯館都十分火爆,想要來這美餐一頓的話,真的要提前一些,尤其那些最有人氣的飯館,排隊時間可能會很長。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除了燈籠,還有小風扇

​​就是這樣一條別具特色的小吃街,總長可能只有幾百米,但是卻凝匯了東京這座城市獨有的味道。

思い出橫丁的另一頭出口也掛著這樣一個大大的橫幅字牌,很容易找到。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思い出橫丁的另一頭入口

​​


​第二天一大早,我再次來到了銀座一帶。

很多朋友可能在網上看過東京地鐵高峰時期的恐怖場景,這次我住在了淺草寺附近,早上坐的銀座線地鐵,擁擠程度遠超過高峰時期的香港中環站和北京國貿站,不斷刷新我的認知。。。​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東海東京證券門前

​要說日本街頭的一大特色,恐怕就是身著洋服、著裝高度統一的上班族了。作為實際上數一數二的發達高國家,經濟發展更是離不開的話題。

尤其在東京這樣的國際超級大都市,上班族構成了這裡的人口主體。​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上班族的標配:手機+耳機

​​很多上班族都在趕時間,好多人邊走路邊拿著報紙看,在這裡,“效率第一”、“時間就是金錢”,恐怕就是上班族最高的信條了。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行色匆匆的人群

​​除了行色匆匆的人群,京東也充滿了自然的氣息。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一對正在交配的鴿子

​東京的城市規劃做的很好,這一點非常值得國內的北京等城市學習。​

街邊經常能夠碰到一塊或大或小的公園綠地,一對鴿子在這裡“嬉戲”交配,即使靠近也不會因怕人而飛跑。​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天空藍的讓人感動

​在東京的這幾天,天氣特別好。即使偶爾有幾陣陣雨,也很快雨過天晴。​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路邊摩托車鏡子裡的反射

​天氣晴朗,很多建築都清晰可見。​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雨剛剛停下來,行人還沒來得及收起雨傘,天就放晴了

​​雨剛剛停下來,行人還沒來得及收起雨傘,天就放晴了。

這是著名的東京sky tree晴空塔,這次的行程裡經常碰到它。​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路邊的花朵

​從銀座到臺場,可以稱作東京著名的海鷗線無人駕駛電車。車上可以看到臺場的海和大橋,景色很美。​

上一次在電車上,還遇到了一位車站員大叔,激動地指著富士山給我看。​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日暮時分,富士山隱約可見

​說到臺場,最著名的就是這座自由女神像了。

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去旁邊的富士電視臺大樓、高達去看一看,商場裡也有很多美食,當然遊客也是多多的。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自由女神像

​晚上的臺場更靜、也更美。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著名的彩虹大橋

​這裡適合拍長曝光夜景,不過要注意的是,這裡是不允許商業攝影的。

很多攝影愛好者扛著三腳架來這裡等待日落,但是拍到的圖片不能用作商業用途。​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海邊有很多礁石,很多人坐在上面發呆或思考人生

​​這裡晚上很涼爽,空氣清新,適合一個人放空。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海邊的一個建築,挺有特色的

​​


​這次還特意去東京著名的潮人活動區原宿,順便路過了附近的明治神宮。

明治神宮是一大片公園綠地,裡面有很多遊客和參拜者。​

這張照片是在公園入口處隨拍的,打開一看很有日式膠片的感覺,所以沒有後期。​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明治神宮前

​​


之後我的行程轉到了六本木。​

這個地方和東京其他的地區感覺很不一樣,一出地鐵口就看到了富士相機的大樓,正好趕上了裡面有免費的攝影展,還順便把玩了一下當時沒有上市的新機XT100。​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六本木是觀看東京塔的最佳地點之一

​​六本木著名的大蜘蛛旁邊有個觀景臺,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著名的東京塔。

如果想拍到那幅最著名的東京塔夜景,就要在旁邊登上hills花錢買門票了。​

這次我花了錢登上了觀景臺,但不是為了拍到那個圖,而是趕上了對面的少年Jump週刊50週年特展,作為資深海賊粉,還買了限量版畫冊。


行攝東京:新宿-銀座-原宿-臺場-淺草

夜裡的東京塔,金光閃閃


除了上面的地方,這次的行程還包括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包括代官山的東京都寫真博物館攝影特展,蔦屋書店等,另外就是這次行程中的重頭戲“2018東京三社祭”​,具體情況可以參考我的另外幾篇頭條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