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比亞迪和吉利在新能源領域,誰是華為?誰是小米?

憑心而論


其實這個目前是沒有太大爭議的,比亞迪在電動汽車方面確實表現是非常好的,對比來看吉利今天剛剛發佈了自己的新車,幾何A,而吉利的負責人也表示,如果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風暴的話,那麼此次吉利幾何A的發佈現場就是風暴眼。



從吉利發佈的這款新車可以看出,新能源領域的基地也要窮追猛打,貫徹燃油汽車市場的一個情況。據瞭解這款新車的超長版NEDC續航時間已經達到了500千米,而標準版也有410公里的續航,目前也只是符合一貫的標準巡航續航里程,具體表現如何,還要看實際體驗,但無論如何這輛車幾乎是打響了吉利要在新能源汽車開拓市場的決心。

此同時吉利在去年銷量達到了150萬輛,這個數量可是非常驚人的。對比來看的話,比亞迪才剛剛售出了50萬出頭的汽車,兩者之間的差距確實是非常明顯的。



在燃油車時代,比亞迪確實是毫無招架之力。去年的銷量也已經證明,新能源汽車已經佔比亞迪銷量48%左右,也就是說接近一半的銷量目前都要只靠新能源汽車,也奠定了比亞迪作為國內電動汽車領頭羊的位置。

與此同時,我們知道比亞迪的創始人王傳福本來就是電池大王,靠電池起家,比亞迪在電池方面的技術也擁有,從設計到製造的完整工藝。這一點是其他廠商不具備的,也就是說,幾乎是掌握了供應鏈的絕對話語權。



問題在於比亞迪在營銷方面的弱勢,讓比亞迪汽車一直沒有能夠走出困境,相反,吉利汽車的營銷堪稱整個汽車界的標杆。

所以目前來看的話,在新能源領域裡,就目前地位來說,比亞迪還是偏向於華為,而吉利則是類似於小米。


互聯網的放大鏡


吉利搞新能源的團隊是從比亞迪挖的,你說呢?2003年吉利造出號稱中國的第一輛跑車美人豹,也就是在這一年比亞迪汽車誕生。在電池行業已經功成名就的王傳福說:“我下半輩子就幹汽車了。”從這一年開始比亞迪耕耘新能源汽車。然而當比亞迪把自己造的新能源汽車擺上車展的時候,迎來了無情的嘲笑!李書福曾說比亞迪搞新能源是秦始皇求仙丹。10年後的2013年國家出臺新能源補貼政策,一堆人罵比亞迪騙補貼,哈哈哈,王傳福肯定是穿越者,10年前就知道國家要投幾百億支持新能源。其他車企倉促上馬弄一堆破車賺補貼。李書福最狠,搞了知豆,大家查查知豆是個什麼玩意什麼結局。而且出手穩準狠,把比亞迪工程院副院長謝世濱挖了,還挖團隊,把王傳福都挖哭了。因為王傳福知道比亞迪的這個新能源團隊是中國汽車工業的菁華和希望,不知道多少人垂涎欲滴,然而不管被挖了多少波比亞迪的核心技術一直在前進,而那些靠挖人靠買走捷徑這條路最終是行不通的。你可以挖一些人走,但是挖不掉比亞迪成套的研發體系,上汽挖的f3dm的團隊做的榮威新能源,但是比亞迪已經發展到3代DM,你拿第一代的技術怎麼和不斷進化的3代技術競爭?比亞迪苦練內功,新能源技術,尤其是插電混動這一獨門絕技終於要大放異彩了,中國人真正意義上的超跑即將誕生!至於有人說你有種不用電比比,呵呵,火車剛出來的時候馬車說:有本事你別用鐵軌跟我比。


baberbeng


詭異的對話

華為:你沒有高端機

小米:我們親民

華為:你沒有芯片技術

小米:我們親民

華為:我們閃存優化水平高

小米:我們親民

華為:我們是有綜合解決方案、通信設備製造、大數據服務以及終端設備,你們有什麼?

小米:你贏了……

比亞迪:吉利你算啥?

吉利:我們親民

比亞迪:·)))

吉利:·)))

比亞迪:·)))

吉利:求合作……


吉利汽車不論從技術研發投入還是起步轉型製造汽車之前的基礎,在汽車電氣化、智能化的轉型時代吉利均難有作為;未來是電動汽車的時代、短期內會是混動汽車引領第一次變革是,吉利沒有技術儲備。

以帝豪EV為例三電系統基本全靠採購,電控系統是聯合電子供應、動力電池依靠寧德時代、電機多為北京精進,吉利與小米的不同之處是小米有一個令人用過之後難以適應其他品牌的系統,所以只需要代工並負責系統開發;而吉利沒有任何核心技術但卻是老牌的汽車製造商,所以吉利與小米的區別是:

  • 小米-創立品牌、獨立開發系統、需要代工。

  • 吉利-創立品牌、採購所有技術、負責組裝。

雖然路數不同但都能夠做到價格親民,而且又都是營銷大師所以產品品質只要能與競品相當,車企總能找到讓產品發光發亮的點,哪怕是講故事。


比亞迪汽車在收購秦川涉足汽車領域之前,這個企業已經做到了鋰電池領域全球三強;初期涉足燃油動力汽車起起伏伏但沒有絕對的市場影響力,但在F3DM與秦陸續問世之後比亞迪的戰略發展方向已經確定了,這個品牌到目前為止造車仍類似於跳板,最終的儲能能源轉型似乎才是大方向。

技術方面比亞迪至少目前是全球唯一一家集電池、電機、電控系統以及新能源汽車配套,車型涵蓋乘用車、商用車以及特種機械,其次還有軌道交通的車企。除汽車製造以外還有IT代工、電池供應、發動機變速箱製造、礦業等諸多領域獨立事業部,其體量比吉利高於不止一個等級。

有如此大的企業版圖又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的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有控制市場的能力,這點與華為和小米的關係不同;對製造成本的控制比亞迪可以隨時打破現有的平衡,而一旦平衡被打破如吉利之類的車企會在這一領域完全失去競爭力,所以吉利至少在開放的市場中沒有話語權。


比亞迪的狀態類似於華為,但在市場佔有率足夠大之後也有些開始走小米路線,不過這也是特殊階段內必然會出現的轉變;吉利汽車穩紮穩打在電池工廠能夠量產後也許會成為汽車界的小米,但口碑不一定會比小米好很多,作為米粉的觀點……僅供參考。



天和Auto


前幾年吉利用知豆騙補貼,一臺知豆定價18萬,補貼13萬,總賣了10萬臺,這裡到了130億。知豆不行了,現在就搞曹操專車,自己生產吉利帝豪,自己用曹操專車來買,市場消費者自己購買的非常少,基本上是曹操專車消化了吉利帝豪ev的量。吉利才是中國不折不扣的騙補大戶。


leeyaer


吉利熱衷於資本運作,比亞迪不善長造車,鑑定完畢。


kk160159996


電動車好比二萬五幹里長徵,堅持就是勝利!比亞迪,中國汽車的驕傲!


邊城浪子HM


主要方向是智能汽車


Qiuqiu1999


吉利的電動汽車電控系統都是採購別人的,比亞迪的就不知道了,但是比亞迪新能源研發能力絕對比吉利強


您已啟動飛行模式


說不定是恆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