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鄒魯,文獻名邦

八閩大地,依山傍海。

海濱鄒魯,文獻名邦。

八閩文化,源遠流長。

閩茶文化、船政文化、媽祖文化、太姥文化、客家文化、僑鄉文化……

“誰不說俺家鄉美”,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鄉土文化正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體現。

分享10種好書,瞭解深厚的福建文化。

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 10种好书推荐

1.《閩臺文化大辭典》

首部全面展現閩臺文化的大型工具書

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組織編纂

46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

歷經十年艱辛編纂而成

共收入詞條15193條

分為20卷,15項附條,計600萬字

“閩臺文化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鴻篇鉅著”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閩臺文化大辭典》是一部反映閩臺地域文化及其淵源關係的大型工具書。其收詞範圍相當廣泛,內容涵蓋福建、臺灣兩地的地理、歷史、民俗、語言、文學、藝術、工藝美術、建築、教育、思想與學術、民族與宗族、宗教與民間信仰、出版與傳媒、科學與技術、醫藥衛生與體育、文化設施、旅遊、飲食文化、華僑華人、海洋文化20個領域。不僅反映時代面貌、反映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面貌,同時還能夠反映我國古代優秀文化的傳承面貌,能夠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地域文化知識。

  • 本辭典收錄條目約1.5萬條,上起遠古,下迄2010年(附錄延至2013年)。分地理、歷史、民族與宗族、思想與學術、文學、語言、教育、藝術、工藝美術與雕塑、出版與傳媒、科學與技術、醫藥衛生與體育、宗教與民間信仰、民俗、飲食、旅遊、建築、文化設施、海洋文化、華僑華人20卷。

  • 為幫助讀者較為全面地瞭解閩臺文化及閩臺關係,辭典在正文之前,置以《閩臺文化導論》專文,對閩臺文化的基本情況、特徵做了概說。書後附有“參考書目”,可供讀者作深入研究之參考。正文之後,有15種附錄,補充閩臺文化方面的重要內容。

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 10种好书推荐
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 10种好书推荐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 10种好书推荐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2.《船政志》

填補船政專志的空白

福州船政局是洋務運動的代表性企業

船政興衰即是一部洋務運動簡史

左宗棠創辦於1866年

“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

曾為遠東最大造船廠

孕育諸多仁人志士及先進思想

“船政為中國造船創始之廠”

中國現代航空業的萌生地

創立留學生制度

船政,就是指清末“總理船政事務衙門”所開展的政務事務活動及其歷史沿革。船政問世以來,其成就和影響讓人歎為觀止。它在近代中國求強的歷程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展現了近代中國在科學技術、新式教育、工業製造、海權建設、中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豐碩成果,孕育了諸多仁人志士及先進思想,折射出中華民族愛國自強、開拓進取的光榮傳統和重視科教、重視海權的時代精神,以及二者之結合,即融通中西、求真務實的探索精神。

由福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沈巖教授主編的《船政志》的問世,填補了船政專志的空白,為船政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史實資料。

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 10种好书推荐

CCTV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船政學堂》

福州船政局是清代洋務運動的中誕生的具有代表性的近代企業,它實踐了“師夷制夷”的理念,它引進西方的科學技術,迅速地提高了造船、航海、飛機、槍炮、魚雷、礦冶、機械、無線電、天文等科技和工藝水平,建立了當時中國近代很大的的船舶工業基地。1917年,還設立了飛機制造工程處,開創了中國航空工業新紀元。

  • 它開創近代教育的先河,創辦船政學堂,引進西方教育模式,建立了與工業化和海軍建設相適應的教育模式和留學制度,成為各地效仿的樣板,成為科技和海軍人才的搖籃,被李鴻章譽為“開山之祖”。

  • 船政學堂培養了一批精英,形成一個具有愛國思想、奮鬥自強、眼光敏銳、思維方式開放、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一代新型知識分子群。

本書採用述、記、志、傳、圖、表、錄等體裁,以志為主。用規範的語體文記述。橫分門類,縱述史實。概述統領全局,反映全貌;大事記縱述船政有關史實與人物的歷史進程,以編年體為主。各篇分述船政各項事業發展情況,分為機構、產品製造、人才培養、文物、文獻、藝文、人物、專記等八篇,另有附錄、人名檢索、前言後記等章節。

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 10种好书推荐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3.《南洋華僑與閩粵社會》

閩粵的沿海村落在歷史上何以不斷向南洋移民?

這些村落如何形成它們的生活方式?

這種生活方式如何變遷?

南洋的邊民發生何種影響?

這種影響如何在閩粵的華僑社區表現出來?

現代中國人口學的開拓者

民國社會學人類學田野調查的典型範本

在三十年代將近700萬海外華人中,有不下於400萬人在南洋,其中90%以上來自福建和廣東。時任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的陳達先生,應中國太平洋關係學會之請,於1934年與其助手一起進行了閩粵社區的社會和經濟考察,並形成了一份報告,名為《南洋華僑與閩粵社會》,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

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 10种好书推荐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4.《閩南摩崖石刻研究》

閩南摩崖石刻研究

學術性與藝術性兼備

丹心駐蒼崖、題詠留人間

見證地區人文發展脈絡

瞭解閩南地區歷史文化發展歷程

欣賞篆、隸、楷、草、行兼備的石刻藝術

廈門的石刻以名人志士題刻為主,有著鮮明的區域歷史特徵;

泉州石刻流佈久遠可追溯到唐代,詩刻、碑刻、匾額一應俱全;

漳州石刻以龍海雲洞巖和華安縣的“仙字潭”石刻為代表。

閩南摩崖石刻是中國古代文獻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本書以廈門、漳州和泉州三地的閩南摩崖石刻為主要研究對象。全面收集整理了三地各具特色的石刻資料,對其進行細緻的分類和考證,並對其風格特色、形成價值、文化底蘊進行比較全面的討論。

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 10种好书推荐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5.《太姥文化:文明進程與鄉土記憶》

太姥山不僅風景壯美秀麗

而且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

被譽為“東南中國的母親山”

中國南方文明的搖籃之一

早在上古時期,傳說中的東南人文始祖太母就在這裡種藍製茶,福鼎乃至東南百姓將她尊為太姥娘娘而歷代加以禮敬崇拜,從而形成了獨有的太姥娘娘信仰文化。總之,閩東地區人民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圍繞著太姥山及太姥人文遺產價值認同,逐步形成了一種具有鮮明地方特徵並有著廣泛集體認同的的地域文化——太姥文化

  • “太姥遙臨海國寬,梯航日出望中看。夜深擊築摩宵頂,萬里風吹月影寒。”

    明人沈儆炌的這首《登太姥山》詩,為我們展示了太姥名山的一幅壯美圖景。

  • 本書從地域、歷史和人類文明發展的人文視角,針對太姥文化這一地域文化共同體的形成與發展系統地展開研究,探討太姥文化的豐富內涵與文化特質,是一部全方位展示太姥文化的精品讀物。

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 10种好书推荐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6.《中國語言文化典藏·連城》

“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標誌性成果之一

連城是客家文化名城

也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發祥地之一

歷經4年紮實細緻的鄉間調查、採風

展現了豐富多彩、底蘊渾厚的客家文化

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 10种好书推荐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7.《明清閩北方言韻書手抄本音系研究》

填補閩語方音史研究空白

探索五百年來福建閩北政和方言語音的演變

首次發現的明正德手抄本《六音字典》和清光緒手抄本《六音字典》是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福建方言韻書。本書研究明正德本《六音字典》和清光緒本《六音字典》的音系性質問題,運用新的研究方法來考證明正德年間、清光緒年間以及現代政和方言音系漸進變移的過程。

本書研究創新性強,材料詳盡,分析透徹,條理清楚,填補了閩語方音史研究的空白,是近年來閩語研究的最重要事件之一,在海內外學術界,特別是在閩、臺學術界產生重大影響,對於閩語語音史研究,漢語語音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社會價值。

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 10种好书推荐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8.《宋元泉州與印度洋文明》

泉州是瞭解印度洋世界的一面窗戶

印度洋文明則是認識泉州的一面鏡子

自泉州商人踏上印度洋那一刻起,就與海洋結下了不解的歷史情緣。雖然,印度洋常年有穩定的季風,但人們對遠洋貿易還是充滿敬畏之感,故商人下海貿易在泉州人看來是一件必須慎重以待的事情。為保佑商人旅途平安、順風順水,長此以往便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海上貿易民俗。

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 10种好书推荐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9.《泉州文庫》

概括泉人著作風貌

反映泉州千餘年文化發展脈絡

福建省第一套地級市地方文獻叢書

著名學者饒宗頤先生特題簽

《泉州文庫》始唐迄清,原著點校,收錄標準著眼於學術性、科學性、文學性、地域性、原創性、權威性,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和著名歷史人物的代表作優先。所錄著作涵蓋泉州各縣(市、區),包括金門縣及歷史上泉州府屬同安縣,曾在泉州任職、寄寓、活動過的非泉籍人氏的作品,則取其內容與泉州密切相關的專門著作。文庫採用繁體字橫排印刷,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歷史、地理、哲學、宗教、軍事、語言文字、文化教育、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領域,其中不乏孤稀珍罕舊槧秘籍,堪稱溫陵文獻之幟志。

叢書書目:

蘇廷玉文集

溫陵開元寺志 瘦松集

紡授堂詩文集

螺陽文獻

田亭草 嘉靖大政類編

松村詩文集(全兩冊)

林樹梅集

儀禮述註

林次厓先生文集

遯庵全集(全三冊)

籀經堂集

詩山書院志

慤書

莊梅谷先生文集

豐州集稿

歷代小史(全三冊)

閩中理學淵源考(全二冊)

夕陽寮存稿

演炮圖說後編 增補則克錄

孫經世集

禮記述注(全兩冊)

洪芳洲先生文集

南堂詩鈔

薇花吟館詩存 亦園脞牘

周禮述註

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 10种好书推荐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 10种好书推荐
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 10种好书推荐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10.《福建文獻彙編》

福建版的“四庫全書”

國內最齊全的福建文獻大典

全面輯錄了文津閣《四庫全書》之中有關福建文獻及研究福建文化的全部著作,涵蓋經、史、子、集四類,自唐宋迄至明清歷代名家巨匠之作均收羅其中,同時補錄今藏故宮的《四庫撤毀書》兩種,由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

全套書共計三百三十多種,六千五百多萬字,收集近萬卷文獻,佔《四庫全書》所收典籍的十分之一,集中體現了福建文化的核心與精華,對研究福建歷代文化提供了最為全面豐富的文獻資料,是目前國內最齊全的福建文獻大典,被學界譽為福建版的“四庫全書”。

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 10种好书推荐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 10种好书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