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編一放飛自我,人類就發瘋

《飛碟探索》的編輯部的一次舉動,迄今為止也難以理解,即使縱觀人類出版物史,也難以找出等量齊觀的案例。

1988年整整一年,《飛碟探索》雜誌版權頁上,刊首的標誌性的『飛碟』圖案,印的都是上下顛倒的。可能是美術編輯太想讓大家目擊一次真實的UFO了,於是按照春節貼福字的思路設計,寓意『飛碟到(倒)了』。

美编一放飞自我,人类就发疯

▉ 飛碟探索 1988年第三期

▉ 正確的刊首『 飛碟 』標誌

《飛碟探索》一本隨時放飛自我的雜誌,也吸引了全中國最憤怒、最硬核、最反叛的訂閱者。我曾在二手書市上購得一本1988年第一期的《飛碟探索》,這本雜誌最初的主人,想必當年是一位篤信外星人存在的血氣方剛的少年—— 我被他(她)寫在書中那些激情萬丈的批註嚇壞了,讀著這些力透紙背的咒罵,我彷彿能聽見他(她)對撰稿人發出的怒吼:『精神病!!!不相信飛碟就快去死!!』

美编一放飞自我,人类就发疯

飛碟探索 1988年第一期 ▉

《飛碟探索》也是全中國,不,也許是全世界唯一敢於公開揭露極端音樂歌手罪惡身份的雜誌。名滿金屬樂壇的瑪麗蓮 · 曼森(Marilyn Manson),多年來一直以惡魔撒旦自居,但廣大樂評人只把這當成藝術比喻。只有飛碟探索的編輯勇敢地站出來指出,曼森是一個有暴力傾向的外星人。

美编一放飞自我,人类就发疯

▉ 飛碟探索 2005年第六期

▉ Marilyn Manson

《飛碟探索》曾曝光莊子、國父孫中山先生、還有德國大詩人歌德都表示,他們目擊過飛碟,千真萬確,有史料為證。

▉ 飛碟探索 1982年第四期

▉ 飛碟探索 1988年第一期

美编一放飞自我,人类就发疯

飛碟探索 1994年第五期 ▉

飛碟探索 1988年第二期 ▉

飛碟探索 1988年第二期 ▉

但不要忘了。飛碟學是嚴肅的學科,是一項全人類的浩大工程。需要千千萬萬的研究者,勵精圖治、上下求索、切磋研討,襯衫胸前插著參加婚禮用的綬帶圍坐在一起開會,才能終有小成。

在各大專院校中設立『飛碟學』專業這個緊迫問題也被提上案頭,如何進行設置專業、如何開展研究、如何就業分配,都在雜誌中得到詳盡貼心的解答。所以我們還可以說,《飛碟探索》是一本實用價值很高的職場商務手冊。

▉ 飛碟探索 1991年第四期

▉ ▉ 飛碟探索 1986年第一期

美编一放飞自我,人类就发疯

飛碟探索 1990年第一期 ▉

飛碟探索 1991年第一期 ▉

《飛碟探索》也是一本反烏托邦題材的嚴肅科幻文學。

時間撥回到1988年,時年23歲的韓松,是《飛碟探索》上一位活躍而高產的撰稿人。那時的他,一時高屋建瓴地點評中國UFO研究,一時探討飛碟與禪的玄學關係,一時又去採訪某位『白天炒股票,晚上找飛碟』的臺灣人 …… 如今,恐怕沒有人可以否認,韓松是中國當代最重要的科幻作家之一;如果你還不瞭解韓松那些晦澀而怪誕的反烏托邦故事,不妨先了解一下他在三十年前的黑歷史。

▉ 飛碟探索 1992年第五期

▉ 飛碟探索 1988年第三期

美编一放飞自我,人类就发疯

『 宇宙墓碑 』韓松 著 1998 ▉

飛碟探索 1991年第二期 ▉

就像韓松的名字漸漸在光怪陸離的外星探索的譜系中淡去,《飛碟探索》終在2019年停刊一年,當年從《飛碟探索》編輯部離開的年輕人創辦了《讀者》雜誌和它的雜誌帝國。儘管如此,《飛碟探索》仍然是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UFO』雜誌。和千千萬萬的青少年朋友們一起仰望星空,一起探索未來,一起呵護人類最純粹的好奇心。

那麼,我又是什麼時候接受了人類註定孤獨的宿命呢。也許是十四歲,也許是十五歲。成長或許要經歷漫長的歲月,而長大總是在一剎那間完成。某一天,我決定不再續訂《飛碟探索》,於是走進了中學的圖書館,試圖去借閱一些看上去更深奧書籍。

很多時候,我都在設想,如果兒時閱讀的不是《飛碟探索》,而是劍士與惡龍,孤堡中被囚禁的公主,遠行的王子所攜帶的被詛咒的寶石;由這樣的故事所塑造的靈魂,會與現在的自己有什麼不同嗎?

虛構與夢境是同一種東西,夢境所生成的歷史,大於歷史自身擁有的物理邊界。就如同我在圖像小說裡言說那些閃光的『幽浮』(Ghost Drifting)之時,也只是在言說那飛碟閃光的外殼與人類夢境相重疊的部分。

美编一放飞自我,人类就发疯

飛碟探索 1982年第六期 ▉

『 冬泳記 | 宇宙、地球與大氣 』 托馬斯·慢 2014 ▉

許多年後的一天,我坐在電影院裡,看賈樟柯導演的《江湖兒女》。當心灰意冷的趙濤,作別舊愛,坐上西行的列車,翻開客廂臺桌上一本看似無關緊要的雜誌時,我忽然心中一動:那分明是一本2006年的《飛碟探索》。接著,我終於在一部中國現實主義電影中,看到了真正的UFO—— 在闃然無人的荒野上,在遠離故鄉的茫茫暗夜裡。那一瞬間,大概沒有人比我更理解,這星球上每一個寂寞追尋者的荒謬命運。

銀幕上的飛碟飛遠了。我知道我正在忘記,忘記一個時代的見證者群體曾共同擁有的東西,但是我又說不出我究竟遺忘是什麼。電影裡,有一個男人爬上緩坡,說火山的灰燼是最純潔的白色。我知道它們曾是地下的湧動的熔岩,構造了大地與群山的形狀卻最終失去了自己的名字。

所有個體都生活在相互交織、忽明忽暗的時空裡,在不明飛行物的孤獨照耀下遺忘各自的童年。而勾勒歷史的恢弘手臂,總是懶得去指認那些漆黑的曠野和無人的夜.

美编一放飞自我,人类就发疯
美编一放飞自我,人类就发疯

▉ 飛碟探索 2006年第一期

▉ 『 江湖兒女 』賈樟柯 2018

▉ 『 三峽好人 』賈樟柯 2006

美编一放飞自我,人类就发疯
美编一放飞自我,人类就发疯美编一放飞自我,人类就发疯
美编一放飞自我,人类就发疯

全文終

© Thomas Bini 托馬斯·慢

本文經魔山(ID:bini-novel)授權轉載

不代表做書立場,閱讀請保持自己立場

美编一放飞自我,人类就发疯

《飛碟探索》01集 ☟

美编一放飞自我,人类就发疯

《飛碟探索》02集 ☟

美编一放飞自我,人类就发疯

《飛碟探索》03集 ☟

美编一放飞自我,人类就发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