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美食的儀式感~

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儀式感無處不在。法國童話《小王子》裡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狐狸說:“你每天最好相同時間來。”

小王子問:“為什麼?”

“比如,你下午四點來,那麼從三點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我就發現了幸福的價值……所以應當有一定儀式。”

“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

“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什麼是美食的儀式感~

每個人都需要儀式感,一個節日,生日蛋糕,畢業典禮,一個紀念日,就連一場電影,一次聚餐,一次相會,一頓飯,只要你賦予了內心的情感,都有儀式感。是為了表達,表達一種與平日裡不一樣的東西,你賦予了其意義。

“如果沒有儀式感,那些歌裡傳唱的,鮮衣怒馬的意氣,捨生忘死的愛情,飛蛾撲火的孤勇,從小到大,從大到老,一次也沒遇見過。”

“面膜擁有必要的儀式感,勞累的一天下來,泡個熱水腳,洗個熱水澡,敷一片面膜,即使是敷著面膜趕策劃,也是放鬆的。就好像男生穿上心愛的籃球鞋,就覺得自己所向披靡一樣,我還是我,但這種儀式感make me better。”

什麼是美食的儀式感~

美食的儀式感,就是生活不止眼前的枸杞,還有詩和遠方的西蘭花。比如你炒了一顆大白菜,不是把它隨便裝在一個碗裡,而是把它裝在一個你精心挑選的透明玻璃碗裡;比如你準備了一頓豐富的午餐,你會鋪上漂亮的桌布,放上一束鮮花;有一天你給自己煎了一塊牛排,你會裝在一個西餐碟子裡,再燙點蔬菜,配上小番茄,翻出漂亮的刀叉。不必太講究,只隨心所欲地講究,有時候只為了一頓舒心的飯,有時候只為了放鬆一下自己,或者有時候也只是為了一個人。

一個喜歡下廚房的人,內心肯定滿滿的儀式感,不只是為了做出美味的菜品,而是為了做好每一道菜,傳遞一份情感。做什麼菜,為什麼做這個,因為暖胃,因為ta喜歡這個,因為天氣冷了?買了什麼特別的食材,必須搭配什麼材料煮一鍋湯,這個胡蘿蔔要切小塊一點,煮得更好吃,對於那個站在廚房裡的那個人來說,每一步都有意義,有時候是給自己的,但更多的時候是為了餐桌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