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你總以為新的一年會做得更好

為何你總以為新的一年會做得更好

可到了年底,發現一整年的目標卻依然沒有達成


為何你總以為新的一年會做得更好


01

及時享樂主義

大家現在都有信用卡,同時京東白條螞蟻花唄也一併俱全,當你看到最新的iphone上市時,你大腦裡開始發熱,面對昂貴的售價,大腦裡有一個聲音會對你說,沒事,分期購買吧,只要付出一點點利息,卻可以提前享受到新手機帶來的快樂,快買下吧!

於是,你選擇了及時享樂,把信用卡刷了一半額度買下手機,並同時承擔起了一筆看似不多的分期款。

及時享樂主義,讓你即使承擔著未來較大的經濟負擔,承擔著額外的分期利息,承擔著這筆錢用於它用所帶來的收益,果斷享受當前的誘惑帶來的獎勵。

這就是大部分人的現狀,不單在購物上,面對自己健康時,是選擇馬上喝下一瓶冰爽的可樂,還是選擇對未來自己健康的愛護,很多人選擇前者。

是選擇一份工資高點但卻沒有發展的工作,還是選擇一份大有前途的工作,很多人也都屈服於金錢的及時誘惑。

是把錢花在提升自己個人能力,還是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很多在也都是說走就走。


02

未來看起來是那麼遙遠


對於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來講,很容易在面對當前的誘惑和未來的獎勵時選擇及時享樂。並不是說大家不知道未來的獎勵可能更大,而是那個獎勵看起來那麼抽象那麼遙遠,讓我們摸不太著,從而也感受不太到。相比之下,當前的誘惑卻是真真實實擺在面前的。

人很容易趨向於一個當前的利益而放棄那些看著有點遙遠的東西。有的人把這個叫“活在當下”,殊不知這只是他放棄未來的藉口。

試想一下,當你打開《王者》準備跟朋友開黑時,這時候看到桌上貼著年初自己立的flag,說要考《會計從業證》,你看到了邊上已經有一層灰塵的學習資料,你想到自己每天玩遊戲已經把備考的時間都擠沒了,你感覺到可能這個flag又要出現在明年的計劃中了,你甚至覺得自己都有可能沒能從事會計了。這時候,你是否還會有心情繼續玩遊戲?玩遊戲卻讓你失去了自己的會計生涯,這值得嗎?僅僅是因為,朋友已經在一旁喊你開始,僅僅是因為,未來太遙遠?


03

未來的自己會做得更好

新年時,每個人都會說,今年我一定要努力拿到一等獎學金,今年我一定把自己口語練好,今年我一定會做出比去年更好的業績,今年我一定掙更多的錢。說完這句話,便跟著朋友一起約了玩兒去了。

是的,每個人都會想,現在沒做好沒關係,未來的自己一定會是一個自控力超強、工作能力超強的人,他一定可能完成自己設定的目標的,現在的自己只要開心就好,剩下的交給未來的自己吧。

可事實我們也知道,往往一年到頭,你會發現年初定的目標依然沒有實現,自己還是現在那個自己,並沒有成為未來的自己。

每個人在想到未來的自己去做那些自己並不願意現在就去做的事時,都會顯得非常輕鬆從容,情緒也沒有當下那麼急切,未來的自己好像就是另外一個人,跟現在的自己是獨立開的。而你就是把現在這些不願意做的事情,丟給一個你認為跟你無關的人,一個完美的人。


04

拉長當下誘惑的距離

當你面對一個擺在面前的誘惑和未來更大的獎勵時,你會因為未來太遠而選擇享受當下。可這往往是短視的,這讓你放棄更大的獎勵,卻選擇當前的小利。

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

那就是——預先讓當前的誘惑變得更有距離感!

當你準備為了身體健康而放棄吃零食時,你把餅乾放在櫃子裡肯定要比放在桌面上來得更加有效。

當你不想看因為看抖音而浪費學習的時間,那把抖音直接卸載要比留著它在手機裡更加直接。

當你不想因為時不時瀏覽網頁而影響寫作時,把網絡斷開將會是有效的做法。

當然,你一樣可以給自己定下規則,如果自己再玩一局遊戲,那就得交10塊錢給朋友作為懲罰,那當你想要玩遊戲時,一局遊戲的快樂跟10塊錢相比,可能就變得沒那麼重要了,如果你還是願意花10塊錢去玩一局遊戲,那就把10塊改成100塊吧!


05

縮短未來獎勵的距離


未來的獎勵之所以不被重視,那是因為距離太遠而看不清楚,那我們是否可以嘗試縮短距離,讓我們看得更清楚呢?

是的,你可以嘗試把你的目標寫下來,同時,把達成這個目標的獎勵也寫下來,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都可以通過真實的描述把它寫下來,並時刻想象當你達到這個目標時,你可以獲得到的所有獎勵,當你想象得越真實,那未來獎勵跟你的距離就越近。

有這麼個實驗,被測試者的照片通過PS技術,把年輕的面貌P成30年後的樣子,那時候白髮蒼蒼,皺紋滿面,當測試者看到未來30年後的自己時,都會驚歎自己的衰老。隨後,被測試者被要求將假定的5000元工資進行投資預算,分別是基本消費、娛樂消費、存款投資及養老基金。那些看到自己未來樣子的人,相比於普通人來講,在養老基金上的預算比例要高得多。

人們總以為未來很遠,當他們真正看到未來的時候,才能實實際際感受到未來的存在。


06

5分鐘法則


對於提前能夠預知的誘惑,我們可以預先拉大距離感。但生活總不可能都是這類型的事,就簡單一件事,當同事問你下班後要不要一起去唱K時,而這會讓你沒辦法去健身房,你去還是不去?很多人會在第一時間就回答,隨便呀,可以呀,有誰呢?

是的,馬上屈服!

而這裡有一個小技巧,那就是“5分鐘法則”,當你面對誘惑時,強制拖延5分鐘,5分鐘對你來講並不算長,但卻可以避免一時頭腦發熱而作出後悔的短視決定。

你可以跟同事說:我考慮下,5分鐘後回覆你。

這樣,在時間上,你同樣做到了拉大及時享樂的距離,同時,你可以有足夠的時間來考慮清楚,你究竟是要跟同事一起去開心買醉,還是為了長期的身體健康而堅持鍛鍊。相信你會知道孰輕孰重。

偷偷地告訴你,“5分鐘法則”也可以反著用,當你因為偷懶不願意去跑步時,你可以這樣告訴自己:就跑5分鐘,5分鐘後如果自己確實不想動,就不動了。用這樣的理由先讓自己動起來,其它的管它呢!反正對於大部分人來講,最初的不願意才是最大的阻力,實際上開始做了就停不下來了。

同樣,你可以在清晨告訴自己:就起來5分鐘,5分鐘後如何還是覺得困,再回來睡覺吧。用這個方法,同樣可以讓大部分人養成早起的習慣。


07

one more thing

這是《自控力》一書的第7篇讀書筆記,如果你新年想給自己立個flag,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克服拖延症,那就關注我,跟我一起提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