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合併冠心病,為什麼可以用新型口服抗凝藥?

2019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會(ACC/AHA)發佈了心房顫動(房顫)指南更新:對於房顫合併冠心病,尤其是合併急性冠脈綜合徵(ACS)的人群,應用新型口服抗凝藥(NOAC)聯合P2Y12抑制劑(即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的雙聯治療,較傳統的三聯治療(即華法林+P2Y12抑制劑+阿司匹林)有效降低出血風險。這個結論是怎樣得到的?本篇文章將介紹兩個重要研究——達比加群的

RE-DUAL PCI研究和利伐沙班的PIONEER-AF研究,希望能解決這個疑惑。

房顫合併冠心病,為什麼可以用新型口服抗凝藥?

RE-DUAL PCI研究共入選2725例行PCI支架置入術的房顫患者,隨機分為3組,分別為:達比加群150mg每日2次+P2Y12抑制劑,達比加群110mg每日2次+P2Y12抑制劑,華法林(INR 2~3)+P2Y12抑制劑+阿司匹林(即兩個雙聯組,一個三聯組)。平均隨訪14個月。觀察其主要終點(大出血)及次要終點(死亡、血栓形成、非計劃內的血運重建)的發生情況。結果顯示,達比加群雙聯組顯著降低大出血風險,而次要終點的發生率,不劣於華法林三聯治療。

PIONEER-AF研究共入選2100例行PCI支架置入術的房顫患者,隨機分為3組,分別為:利伐沙班15mg每日1次+氯吡格雷75mg每日1次,利伐沙班2.5mg每日2次+氯吡格雷75mg每日1次+阿司匹林75~100mg每日1次,華法林+氯吡格雷75mg每日1次+阿司匹林75~100mg每日1次。隨訪12個月。主要終點為出血事件,包括臨床顯著出血事件、TIMI大出血、TIMI小出血,次要終點為卒中。結果顯示兩個利伐沙班組的出血事件均顯著減少,卒中發生率則無顯著差異。

房顫合併冠心病,為什麼可以用新型口服抗凝藥?

基於上述兩個研究的積極結果,新指南給出了以下建議:合併冠心病置入支架的房顫患者,如果卒中風險高(CHA2DS2-VASc≥2),應用P2Y12抑制劑聯合利伐沙班15mg每日1次或聯合達比加群150mg每日1次,與傳統三聯治療(華法林+P2Y12抑制劑+阿司匹林)相比,更有利於降低出血風險。

房顫合併冠心病,為什麼可以用新型口服抗凝藥?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

本文同步推送於微信公眾平臺“同仁房顫在線”(微信號:trfczx),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