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女子抱娃乘扶梯,失手將嬰兒墜落致死,網友質疑其謀殺生子!

面對失去孩子痛心無比的媽媽,是網友故意落井下石?是媒體故意扭曲誇大?還是這位媽媽的過錯真的很讓人氣憤?我們來看一下事件的經過。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據新聞報道,3月30日,廣東東莞的一家商場裡 ,一個媽媽單手抱娃靠左乘坐扶梯,剛踏上扶梯因重心不穩失去平衡,懷裡幾個月大的嬰兒竟脫手而出,從3樓墜落,送醫院後搶救無效死亡……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如果不是官方發佈的新聞,我真的希望這只是一個謠言,這種悲劇是一個母親無法承受的傷痛,是一生無法走出的陰影。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現場圖片

從上圖可以看出:這位媽媽上電梯後單手抱娃,靠左站立,因為她想拉右邊的大兒子,可她的手還沒伸出去,悲劇就發生了……

很多人譴責這位媽媽的粗心大意、不負責任:

怎麼能單手抱孩子坐扶梯呢?

上扶梯時為什麼不靠右側站立?

帶著兩個孩子,為什麼不去乘直梯!

甚至還有人懷疑她是不是故意的!


悲劇已經發生,最悲傷的、最心痛的、承受壓力最大的,就是這位媽媽了。

可當看到現場的情景時,我的氣憤大於同情,因為她犯的錯誤實在太低級了!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如果沒有這張圖上的三宗罪,孩子也許還安穩的躺在她懷裡。

悲劇已經發生,再去譴責這位媽媽的失責也無濟於事,這種用生命換來的血的教訓是每一個父母都深刻吸取的。

每次看到類似的新聞,天天媽心中都會悲痛萬分,之前說過很多次的兒童安全隱患話題,真的希望這類悲劇不要再發生了!


在接下來節假日扎堆的幾個月,帶孩子外出一定要格外注意!

1

“吃人”的扶梯

遠離扶梯,有直梯乘直梯。

寧願走樓梯,也不要帶娃乘扶梯。

扶梯是一個看似不容易出事,但卻最經常出事的地方,因乘坐扶梯發生的意外,每年都在上演:

2018年湖北一名3歲男孩在商場玩耍,被電梯扶手帶起後摔落負一樓墜亡。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2016年11月在上海的吾悅廣場,一名年僅4個月大的男嬰由奶奶抱著,不慎從3樓的自動扶梯上墜亡。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2015年的重慶輕軌站,一個4歲的孩子被捲入扶梯死亡。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還有因為沒看住,孩子爬上扶梯扶手掉下去。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還有推著兒童推車,連人帶車滾下扶梯的。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也有把孩子放在購物車中,“倒栽蔥”一樣摔下來的。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更多的是孩子的手、腳等部位,不小心被卡在扶梯縫隙裡的。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2

自動扶梯的5個危險區

乘坐自動扶梯時,這5個危險區域一定要注意!

1. 扶手下方

2015年10月重慶發生一件悲劇,一個男孩獨自背靠電梯玩耍,結果身體夾在扶手和扶手下方蓋板的縫隙處,搶救無效身亡。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這個空間的高度大約為10-25公分,孩子的身體很容易卡在這裡。

2. 踏板

很多家長沒有注意到電梯的踏板,別看踏板縫隙看起來很窄,但足以容納一名三歲左右兒童的手指尖,如果小孩子蹲下去觸摸扶梯踏板,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2015年,一3歲女童突然在自動扶梯上摔倒,父母趕緊拉卻為時已晚,孩子的無名指已被夾斷。

網上有人做了這樣的實驗,嘗試用模型手觸碰踏板,模型的手指被牢牢地卡在踏板縫隙裡,不斷往深處送,自動扶梯始終未停。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3. 梯階與踏板縫隙

有孩子喜歡靠在扶手邊上,腳踩在電梯邊邊上,殊不知危險就在一瞬間。

2011年7月,6歲男孩穿洞洞鞋被捲進電梯縫隙,用手去拉,三指被夾斷,這裡微媽多提一句,洞洞鞋雖然舒服但是薄及較松,容易導致鞋頭或者鞋側捲進電梯縫隙。

有專家做過實驗,將一隻鞋底厚度為5毫米的兒童涼鞋放在這個縫隙裡,瞬間整個涼鞋就被捲進縫隙中。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4. 致命三角區

抱孩子的家長一定要注意,很多電梯存在三角區,該區域最容易卡主兒童的脖子,抱孩子的家長儘量站在內側。

同時在這裡提醒商場,應該在這些三角區都懸掛顯眼的“小心碰頭”“兒童遠離”等警示語。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5. 扶手帶

有些小孩看到自動扶梯覺得很好玩,然後把整個人趴在扶手上,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這是危險動作,孩子缺乏安全意識一定是家長的責任。

同時,也要警惕孩子倚靠在扶手上,會產生一個相對的運動可能將人帶倒,孩子直接衝落下去。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此外,我們還要知道自動扶梯的三個急停按鈕:電梯最高處、電梯中間位置扶手外、和電梯最低處。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電梯最高處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電梯中間外側

又一孩子身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媽媽們可別再犯了

▲電梯最低處

3

帶孩子外出,最好離扶梯遠點。一般有扶梯的地方,都會有直行電梯或樓梯,哪怕受點累或多走幾步,尋找更安全的上下樓方式,也最好不要帶孩子乘坐扶梯。如果實在避不開,必須乘坐,請注意以下規範和要素:

乘坐扶梯10個規範

1. 請站在黃線內側。

2. 請緊握扶手。

3. 請監護人拉住孩子切勿鬆手。

4. 請勿在扶梯奔跑追逐。

5. 請勿推兒童車。

6. 請勿使用輪椅。

7. 請勿探身在扶梯外。

8. 請勿帶寵物乘坐。

9. 請勿穿洞洞鞋。

10. 留意不要觸碰扶手下方易刮破手。


保護孩子的5大要素

1. 不要讓孩子單獨乘坐扶梯,讓孩子站在自己前方或兩側。

2. 不要讓孩子在自動扶梯上逆行、攀爬、玩耍、靠著、蹲著。

3. 如果孩子摔倒,一定要大聲呼叫最近乘客按下緊急按鈕。

4. 如果玩具掉落,不要讓孩子撿。

5. 家長幫助孩子上下扶梯踏板。

如果可以走樓梯、乘直梯的時候,就別乘扶梯了!這裡,有一個電梯安全知識科普的小動畫,是關於乘坐自動扶梯、廂式電梯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建議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一起看:


最後天天媽想說的是,孩子的安全最主要還是家長的看護,不管看似多安全的地方只要疏忽了都容易出事故,很多事故都是由於家長對安全防護裝置的過於信任,把孩子放一邊就只顧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與其把安全寄託在別人那裡,提高自我安全意識並付諸行動才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