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扶貧車間”助力脫貧攻堅

三台“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

三台“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

村民在家門口上班 。

每天一大早,戴長虎就來到村裡合作社的“扶貧車間”,開始一天的忙碌。陽春三月,山坡上桃李爭妍,花香中的勞作,讓戴長虎感到無比愜意。

返鄉創業辦起“扶貧車間”

戴長虎是三臺縣建平鎮芝麻村4組建檔立卡貧困戶。自從昌武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打造的“扶貧車間”落戶村子後,他就找到了一份“看著花兒、聞著花香”的好工作,一年下來,收入上萬元。

在芝麻村,像戴長虎一樣常年在合作社 “扶貧車間”就業脫了貧的村民就有50多人。近年來,三臺縣從基礎設施、金融支持、服務平臺、技能培訓、回引帶動、農業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以及全域電商等方面推進試點,吸引了大批在外成功人士和農民工返鄉創業,一大批“扶貧車間”也如雨後春筍,在梓州大地蓬勃生長。

今年51歲的曾昌武是古井鎮古井村人,2015年前一直在外地從事煤礦建築業務。2016年,他看好家鄉的發展環境回鄉創業,在建平鎮姚家溝和芝麻村先後流轉土地和荒坡地近2000畝,成立昌武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建起“扶貧車間”,走上了“土地造富”的旅程。僅僅兩年多時間,他就帶動周邊村組發展水果種植,面積達1000餘畝,推廣蔬菜等種植2000餘畝,吸納500餘戶村民入股,其中貧困戶70餘戶,解決就業貧困戶50餘人。

目前,三臺農民工返鄉創業人數累計超過2萬人,創辦企業超過500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到4197家,帶動就業超過7萬餘人,其中貧困人口就業人數2.6萬餘人。據介紹,僅去年,該縣就舉辦就業技能培訓“扶貧專班”40期、品牌培訓2期,培訓貧困家庭勞動者1000多人,舉辦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5場,實現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10241人。

就近就業脫貧增收有新路

蔬菜加工、藤編制品、戶外傢俱、服裝加工、電子元器件……一大批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各個鎮鄉紮根落地。在位於劉營鎮的曹氏醬醃菜生產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車間裡,20餘名工人正忙著加工各類泡菜。自2014年脫貧攻堅以來,曹氏醬醃菜生產廠在玉林、魯班、劉營等鎮鄉7個貧困村和3個插花式貧困村建立蔬菜生產基地2700餘畝,組建小型 “扶貧車間”10餘個,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000多人從事蔬菜種植和就近務工,年增收800元左右。

“幫助組建村級種植合作社,建起鄉村扶貧小車間,才能更好就近解決貧困戶增收問題。”公司負責人曹方旭表示,今年將加大“扶貧車間”的建設投入力度,切實保障貧困戶利益最大化,讓更多的人實現脫貧增收。

“扶貧車間”的廣泛建立,改變了農村貧困戶單純依靠土地獲得收入的生產生活方式,激發了貧困群眾依靠辛勤勞動增收脫貧的內生動力,“忙時務農,閒時務工”逐漸成為廣大農村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生產生活的新常態。同時,一些原本有工作能力,卻因照顧家庭無法外出務工而陷入生活困頓的貧困戶,就近打工,月收入甚至能達到三四千元。在該縣青東壩工業集中區鴻星爾克車間裡,來自新生鎮的秦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她說,以前要照顧家裡的病人,沒法出遠門,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掙3000多元,還包吃包住,實在劃得著。

“‘扶貧車間’好處多多,既能增加村級集體收入,提升企業效益,激活農村經濟,也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很好的產業基礎。”三臺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鬍益洪介紹。當前,該縣鼓勵各鎮鄉企業、合作社加快“扶貧車間”創辦,並對吸納安置貧困人口較多的 “扶貧車間”,從政策、資金、用地等多個方面給予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