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非昔比!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需要靠中小企业来承担了!

今年全球经济看起来并不是很乐观,全球经济放缓的趋势暂未停歇,很多经济体正面临着不同的下行压力,一些国家已经通过货币政策来提振经济,

比如印度经济在新年来通过两次降息以提高市场通胀率,以及推动经济增长。

但是一些发达国家,比如德国,意大利,日本,貌似进一步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的空间不大。综合来说,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显示:预测2019年70%的全球经济体增速将会下降,但是,在预测中却唯独上调了我国经济增速,这背后说明我国经济将有哪些变化?

上调我国经济增速,下调美国经济增速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IMF预计全球经济2019年将增长3.3%(1月份时预计增长3.5%),鉴于近年来国际经济的错综复杂,全球多数主流经济体经济放缓的信号此起彼伏,造成多数国家经济将面临经济增长的挑战,对于其下调今年世界经济增速是可以理解的。

IMF同时下调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至2.3%。虽然美国经济在三月份的非农就业数据重返向好的状态,但是美国在过去几年通过税改来刺激经济的红利正在边际放缓。

同时,美国经济正面临的双周期顶部的格局并未改变,即金融周期顶部与经济周期顶部,接下来美国经济从这两个顶部是继续攀向下一个高峰,亦或者是“高处不胜寒”,这是对美国经济的一个终极一问,其后者的概率或更大一些。

IMF也将2019年欧元区经济增速由1.6%下调至1.3%。

今非昔比!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需要靠中小企业来承担了!

值得一提的是,IMF将中国2019年经济增速预期由6.2%上调至6.3%。这一增速刚好处于今年我国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之中(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为6%到6.5%)。

今年我国经济预期增速为6.3%,也基本符合市场上的预期,这也就意味着,今年我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2018年我国经济增速为6.6%),毕竟,近年来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经济都面临着下行压力加大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度关联中,在经济下行压力面前,谁都不能独善其身。

我国经济目前的格局是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其实,我们更倾向于在国内各种有力的经济政策持续落实下,不仅能有效的缓解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甚至是能够提振我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能今年的经济增速出现反弹?)。

毕竟当前两大调控经济政策力度是非常大的,财政政策聚焦减税降费,今年预计将为企业减少2万亿元的税费,直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货币政策通过资金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侧重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两项经济政策直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是国内的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相较于其他经济体来讲,我国这两项调控经济的政策空间还很充足,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今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较多,但经济也不会出现失速。

我国经济增长的韧性依然充足,无论是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还是高质量发展向前推进,新的经济活力一直在成长。虽然经济短期会出现调整,但是长期看,我国经济的前景依然是光明的。


而中小企业在国内经济的地位一直举足轻重,是国内经济企业丛林中的主体,用一组数据来表达其重要性更具说服性,截至2017年末,小微企业法人约2800万户,另外还有个体工商户约6200万户,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70%以上的发明专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

可见中小企业在国内市场中发挥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

当前国内经济正面临着下行压力,而解决经济下行压力的办法,是通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也即是说,中小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比重超过90%,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接下来将肩负重要的经济使命。

而需要留意的是,近日一份《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更是从各个方面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那么具体来说,该文件将给中小企业带来哪些利好?又对国内经济意味着什么?

今非昔比!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需要靠中小企业来承担了!

不走老路,各个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近日高层下发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是从财税金融、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来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例如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中具体指出,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主动服务中小企业,实行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制度。

在为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提到: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减轻企业融资负担,建立分类监管考核机制。在为中小企业完善财税支持政策中提到:改进财税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充分发挥各类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对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是很大的,同时也是很全面的。从现有的实施情况来看,财政政策聚焦为实体经济企业减税降费,今年预计减少2万亿元的税费,

将直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

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两大有效的经济政策将有力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面前,通过各方面来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也就意味着不走过去的老路,换句话说,不通过货币大水漫灌和基建投资来刺激经济发展,(过去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时,大水漫灌下的房地产发展和基建投资是抵抗经济下行压力的主要方式方法)。

所以说,这一次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小企业接下来将肩负重要的经济使命,通过创新(中小企业占到市场主体70%以上的发明专利),以及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供应(进一步促进消费市场发展),来让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

我国经济的底蕴依然充足,市场消费前景广阔,中小企业虽然在国内外经济大环境下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在国内多种有力有效的经济政策落实下,相信国内的中小企业将迸发出更高的活力,让国内经济市场焕发生机勃勃。


今年来,我国经济表现可圈可点的数据乏善可陈,透露出经济其实是相对不太乐观的状态,进入四月份之后,三月份的数据陆陆续续出炉,其中最先出炉的一项数据,也是号称观测经济晴雨表的数据—PMI指数,其表现尤为亮眼。那么数据背后透露出什么?是我国经济将要反弹?

我国经济是在反弹还是企稳,需要更长期时间观测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临界点、荣枯线,PMI高于50%时,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总体收缩。

近日,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

该数据去年12月份为49.4,今年1月份为49.5,二月份为49.2,这三个月连续在临界点以下,然而,进入三月份后,该数据一跃临界点之上,强势如虹,

创5个月新高,且月环比增幅创2012年以来最大。

可见,在三月份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活跃,也反映出国内经济乐观的一面。(从历史数据来看,过去15年所有的3月数据也都有反弹,原因在于:春节过后,3月份是国内开工季,工业制造业生产供需启动,制造业企业恢复正常生产)。

从具体的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1%,低于上月0.4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为49.9%和49.3%,分别比上月上升3.0和4.0个百分点。

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出,当前大型企业(主要侧重于国企)依然处于扩张状态,但是其扩张的势头出现下滑,这从二月份工业企业利润中上游原材料企业利润暴跌相互印证。

今非昔比!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需要靠中小企业来承担了!

需要指数的是国内中小企业的状态,当前中小企业PMI指数虽然依然处在临界点以下,但是其反弹的力度很是可观,反映出中小制造业企业目前的景气度在提高,生产活动加快。

并且,中小企业的表现对国内经济意义更重,中小企业是我国国内经济企业丛林中最主要的力量,中小企业的活跃乐观,将直接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通过三月份制造业PMI指数重返临界点以上,其背后表现出一些乐观的经济现状,一是国内生产与供应两旺,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升至6个月高点。

二是带有技术含量的制造业PMI指数稳定向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2.0%、51.2%,均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

三是当前海外经济体经济放缓,冲击到需求市场,进而导致我国进出口动力不足,三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均位于临界点以下。

那么整体看下来,三月份的制造业PMI指数是相当乐观的,

其数据当然是透露出三月份我国经济的向好,重点是该数据意味着我国经济开始企稳还是反弹?

这将直接决定着后期的各种市场波动和预期。可以肯定的是,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没有失速的风险,而且,经济初步具备了企稳向好的势头,而侧重点在于是否是持续性的,不能仅抓住单月的数据,需要用更长时间去检测。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的属性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可以说,金融是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产物,金融与实体经济共荣共生,一旦实体经济出现风险,往往会迅速传播至敏感的金融领域。

近年来,央行通过金融领域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措施有很多种,包括定向降准,公开市场操作,债券市场等等,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取得了成效,有力的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

但是,国内的金融业态以间接融资为主,也就是央行到金融机构再到实体经济的过程,主要以信贷为主,对于股权等直接融资有些不足,所以说,完善金融体系的不足,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

在本次会议上提到:“推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这些内容向市场传达出央行对于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接下来实体经济在多种渠道下融资将变得更为顺畅,更有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另外,金融领域是对风险最为敏感的领域,而且其传播速度快,交织复杂。在当前国内经济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环境下,不仅要通过金融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防范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而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

今非昔比!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需要靠中小企业来承担了!

所以说,立足于国内经济,防范于未然两者皆要兼具,而立足于国内经济,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侧重点。本次会议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重大风险任务艰巨,许多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

从国内外经济角度来看,在近年来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的脚步出现分化,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此起彼伏,过去长达近十年的经济复苏与繁荣时,留下的问题或将可能浮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外部的不确定性风险往往会对国内金融产生影响。

另外,国内经济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在经济面临放缓的情况下同样不容忽视。相对来说,无论是面对海外经济的不确定性风险,还是面对国内经济的各种变化,只有国内经济健康的发展才是应对风险的根本,在经济发展中去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稳定发展中去化解风险。

央行的货币政策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工具之一,目前央行还有较多的工具来应对经济的放缓,一些重要的抓手也在有序向前推进,在通过资金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上越来越大(

主要支持对象为中小企业,包括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

虽然当前经济处于下行阶段,但往前看,在经济经过合理调整发展后,前景依然是光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