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困村到美麗鄉村的蝶變,這個村怎麼做到的?

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这个村怎么做到的?

走進藍田縣小寨鎮南寨村,你一定會為這裡的變化而驚歎——假如你一年多前來過這裡的話。

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这个村怎么做到的?

映入眼簾的,首先是村口新立起的村徽碑石,硬化的平整路面貫通全村,路兩旁排列著造型大方的路燈和行道樹;沿路而行,1500米的文化牆令人眼目一新,不時能看到簇新的房舍,其中有一些是不久前給貧困戶新蓋或翻修的。

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这个村怎么做到的?

位於村口的標誌性建築物建成,美麗南寨,文明家園,一箇中國夢托起南寨村民美好願望。

放眼向山坡地頭望去,種植的白皮松等經濟作物鬱鬱蔥蔥,顯示著村民在生計經營上的特點…… 2017年5月,西安市新城區派駐的由三名同志組成的駐村幫扶工作隊來到南寨(原先是黑巖溝村,後與南寨合併),與村兩委班子一道,開始了艱辛的扶貧工作。

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这个村怎么做到的?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这个村怎么做到的?

文體廣場緊鑼密鼓施工中

南寨七組的白東鋒,一家共五口人,自己因意外受傷不能幹重體力活,妻子沒有工作收入,弟弟患慢性心臟病,兩個年幼的女兒正在上學。全家住在兩間年久失修、搖搖欲墜的土坯房裡,日子過得很苦。幫扶幹部首先幫助他改善居住條件,拆除了土坯房,設計建造了四室一廳的新居,之後又幫助解決創收和減負問題,一方面是培訓白東鋒夫婦種植白皮松,另一方面是在新房上安裝了光伏設備,併網發電;另外,為兩個上學的女兒申請了教育補貼,全家參加了新農合及大病保險。一家人對生活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这个村怎么做到的?
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这个村怎么做到的?

貧困戶的房子煥然一新

王志滿一家四口,也有兩個未成年還在讀書的女兒。老王十年前不幸得了脊髓空洞症,導致雙腿殘疾,只能靠雙柺和輪椅艱難移動,幾年間為看病花光了家中積蓄,還欠了五萬元外債,全家生活陷入困境。針對王志滿家的情況,工作隊與新城區市場服務中心的幫扶小組互相協力配合,通過列入政府危改項目,解決資金缺口等辦法,幫他蓋了新房子,安裝了光伏發電設施,以此增加收入。王志滿深受感動,逢人便說,“我這個家得救了!”

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这个村怎么做到的?

類似白東鋒、王志滿這樣的困難戶,在南寨村有23戶62人,在駐村工作隊的不懈努力下,這23戶均達到脫貧標準,實現了2018年的脫貧目標任務。

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这个村怎么做到的?
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这个村怎么做到的?

“文化牆”扮靚南寨

在精準扶貧的同時,駐村幫扶工作隊狠抓基礎設施,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對村口破損路面進行了修復,鋪設了道沿,栽種了行道綠植。修建了村徽碑牌和沿途文化牆、工藝花牆。重新修建村中跨河橋,美化了周邊環境。建成98平米的標準化村衛生室,有診斷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和藥房,且四室分離。在村裡立起一塊LED宣傳屏;村委會辦公條件也得到明顯改善。此外,七、八組的人飲工程、村休閒廣場等公共設施也都逐步建設完成。

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这个村怎么做到的?

人飲工程在緊張施工中

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这个村怎么做到的?

安裝光伏發電設備

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这个村怎么做到的?

安裝太陽能路燈

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社會的責任,要注重動員各方力量形成合力。為了爭取資金支持,駐村工作隊長邢麗瑩精心籌劃,多方奔走,反覆協調,不斷和有關部門、單位溝通對接,介紹各種扶貧項目的實施計劃和進展情況,說明資金需求、用途以及自己的想法。在她的積極和熱誠之下,多家單位紛紛注資,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这个村怎么做到的?

新城區扶貧辦、區住建局、中建集團、幸福路管委會、區食藥監局(現市場監管局)、太華路街道辦事處、區文旅局等單位,積極投入資金,為南寨村村容村貌變化做出了貢獻。截至2019年2月底,駐村工作隊長邢麗瑩為南寨村一共籌措了資金和物品113.34萬元,這筆資金在推動南寨村發展變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的一年,駐村工作隊的同志們將面對新的任務和挑戰,但他們充滿了信心。

西安扶貧開發

往期精彩回顧

教育部:貧困縣脫貧後今年仍可享受國家專項計劃高考政策

“蓄勢揚帆好行船” ——西安市舉辦脫貧攻堅專題培訓

科技專家回鄉創業 小小羊肚菌白鹿原上開出致富花

關注扶貧!點擊【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