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勞務派遣,稅務上如何處理?

王增軍0628


京東因為取消快遞員底薪,被一舉推上了頭條,“996”更是引發了許許多多在職白領的討論和思考。

公司為什麼總是喜歡拿薪資做文章?說白了還是因為人工成本在公司總成本中佔比太大。要知道,製造業遷移到東南亞看中的還是東南亞便宜的勞動力。

員工想要高工資,公司老闆想降低人工成本,這永遠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哪裡有衝突,哪裡就有商機。勞務派遣公司和勞務外包就是在這樣的矛盾中被公司老闆看中的。


什麼是勞務派遣?

財稅【2016】第47號文對勞務派遣服務的定義是:勞務派遣公司為了滿足用工單位對於各類靈活用工的需求,將員工派遣至用工單位,接受用工單位管理併為其工作的服務。

這個解釋拆解開來有這樣幾個重點:

1、勞務派遣員工不是你單位的人,沒有勞動合同關係。

2、要派遣員工做什麼事,由你單位來安排對方不管,也就是說你單位要負責派遣員工的管理,遲到了早退了,諸如此類的事。

3、你單位按照約定支付對方勞務費,且應該取得發票作為合法的扣除憑證。


勞務派遣服務與其它的諮詢服務最大的區別是,勞務派遣服務是以服務時間作為結算依據的,對派遣員工不滿意可以換人,但幹一天就得算一天。而諮詢服務是以項目完成作為結算依據的,比如在合同里約定,你必須要這個方案的設計,項目才算驗收。


在實務中,用工單位把勞務派遣作為一種降低成本、避稅、規避用工風險的方式。


勞務派遣的稅務處理

對用工單位而言,稅務處理並沒有什麼差別,拿到發票後進相應的成本費用就可以,增值稅發票可以抵扣,普通發票不能抵扣。


勞務派遣的稅務處理複雜的是勞務派遣公司。

因為勞務派遣公司要給員工發公司,交社保, 如果按照收入總額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那稅賦就有點高了。所以,勞務派遣公司可以選擇差額計稅,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代用工單位支付給勞務派遣員工的工資、福利,和為其辦理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後的餘額,作為計稅基礎,計算稅金。徵收率為5%。

因為扣除部分沒有交過增值稅,所以扣除部分只能開增值稅普通發票,差額部分才能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比如,A公司為B公司提供勞務派遣服務,取的安保費用20萬,其中,派遣員工工資和社保等費用一共有18萬。

那A公司可以選擇差額徵收,採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需要繳納的增值稅為:(20-18)/1.05 *0.05 =

實際開票時,可以先將差額部分給B公司開一張服務項目為【人力資源服務-管理費】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含稅金額為2萬,稅額為952.38,B公司可以抵扣。

再將抵扣的金額180000開一張增值稅普通發票,B公司可以用來確認成本,不能抵扣。


或者直接選增值稅開票系統差額開票,發票總額為20萬,稅額為952.38,在發票備註欄會顯示差額徵稅的字樣。


康愉子


焦點財稅:只為提供優質財稅乾貨!

點擊右上角一鍵關注,獲得更多精彩財稅知識!


勞務派遣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經營模式,一般是指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派遣勞工訂立勞動合同,並支付報酬,把勞動者派向用工單位,再由其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服務費的用工形式。

那麼如何理解勞務派遣呢?

第一點,這裡需要提到一個誤區,就是大家可能覺得勞務派遣就可以避免繳納社保,其實建築企業使用勞務派遣與企業自有用工一樣,是需要承擔勞務派遣人員的工資、社保的,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三號)第六十三條裡說的很清楚。

第二點,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企業用工總量的10%;

《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第四條 規定:“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10%。”

第三點,勞務派遣人員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的崗位任職。

臨時性一般是指工作時間不超過6個月,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那麼,勞務派遣公司如何進行稅務處理呢?

根據財稅(2016)36號附件2的規定,勞務派遣公司依照6%的稅率計算繳納增值稅。
另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明確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有關勞務派遣服務、收費公路通行費抵扣等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47號)規定,納稅人提供勞務派遣服務可以選擇差額納稅,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代用工單位支付給勞務派遣員工的工資、福利和為其辦理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後的餘額為銷售額,按照簡易計稅方法依5%的徵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

所以,提供勞務派遣服務的一般納稅人可以選擇一般計稅方法,按照收取的全部價款,依照6%的稅率計算繳納增值稅,可以全額開具專用發票。也可以選擇簡易計稅方式,按照差額徵稅的方法,依照5%的徵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但只能對差額部分開具專用發票。

而在實踐當中,勞務派遣公司由於沒有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往往不會選擇6%的一般計稅方法,一般會選擇差額徵稅。在差額徵稅執行中應當注意:

第一點、勞務派遣公司選擇差額納稅應具備經營勞務派遣的資質,同時,勞務派遣業務也要符合相關規定。

政策參考:《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9號)第六條

《勞務派遣暫行規定》

第二點、差額納稅需要提供以下扣除憑證:

1、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按月為被派遣勞動者支付工資及福利待遇的清單。

2、為被派遣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憑證的複印件及由納稅人加蓋公章確認的註明繳納人員、繳納金額、繳納期間的明細表。

第三點、差額納稅是否在不同項目分別適用在實務中存在很大的爭議,要以當地稅局規定為準

財稅〔2016〕47號並沒有明確是否可以分項目選擇計稅方式,但各地稅局有的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口徑差別比較大:以四川稅務、安徽稅務為代表認為:不能分不同的服務對象選擇不同的計稅方法;而陝西稅務、廣州稅務則支持分不同的服務對象選擇不同的計稅方法;

第四點、勞務分包與勞務派遣同樣適用差額嗎?

具有勞務派遣資質的企業,其承攬的業務凡是以提供的工作量、工程量與用工單位統一結算價款的,不適用勞務派遣差額繳納增值稅政策。


點擊右上角【關注】一鍵關注焦點財稅!

精彩不迷路!


焦點財稅


勞務派遣制很大層面上都是機關事業單位在大量使用。你說不合理,但為啥很多執法部門也在用?比如稅務,工商,城管,公安,等等甚至政府部門,到處勞務派遣性質的員工。同工同酬,等於一派胡言。怎麼可能實現。一個單位,有編制跟勞務派遣是天壤之別,公平公正等於是個笑話。取締勞務派遣吧!社會秩序,公平公正先從勞務派遣改革試點吧!


真實的片刻


勞務派遣就是榨取勞動工人的剝削形式,應當廢除,最起碼稅務嚴管


友愛48001958


就勞務派遣的掙那倆錢,夠5000嘛?還上稅?還讓不讓他們活了,剝削也得有個度吧,不過我覺得能上稅的勞務派遣人員,單位一定是好單位,領導也應該是多少懂點人事的😁


哏兒都小夥


勞務派遣公司,必須取得國家的資質,取得資質有權成立勞務派遣公司,他是國家允許的,又不犯法,叫誰監管,你掙多少錢,稅務部門會扣你工資稅,你的意思再扣勞務派遣公司的,你覺得能扣公司的?就是扣你的。


常青樹123583711


勞務派遣是國家稅務稽查的問題。一年幾十個仟。不交稅也就出來了


瑞進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勞務派遣這個怪胎,是明顯劃分階級等級的尺子,是絕對的無產階級,是主人。工資都發給僕人了,自己不夠納稅標準了。


沒想好呢49949419


你去做勞務工,你去理解


用戶3598738764101


在稅務局工作同樣是勞務派遣倒問你怎樣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