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蔘這種大補元氣的神奇植物,醫生說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使用!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人參,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一名人銜,一名鬼蓋。生山谷。”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推斷,人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孑遺植物之一。在地球上被子植物極為繁盛的第三紀(距今6500萬年-距今180萬年),人參在植物界廣為繁衍。

中國藥典中的介紹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中收載了人參這個中藥,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乾燥根和根莖。多於秋季採挖,洗淨經曬乾或烘乾。栽培的俗稱“園參”;播種在山林野生狀態下自然生長的稱“林下山參”,習稱“籽海”。主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長3-15cm,直徑1-2cm。表面灰黃色,上部或全體有疏淺斷續的粗橫紋及明顯的縱皺,下部有支根2-3 條,並著生多數細長的鬚根,鬚根上常有不明顯的細小疣狀突出。根莖(蘆頭)長1-4 c m ,直徑0.3-1.5cm,多拘攣而彎曲,具不定根(寧)和稀疏的凹窩狀莖痕(蘆碗)。

人參這種大補元氣的神奇植物,醫生說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使用!

藥理作用

人參性微溫味甘微苦,歸脾、肺、心、腎經,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養血,安神益智的作用,一般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氣血虧虛,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現代研究認為,人參中的主要活性成份為人參皂苷Rg1、人參皂苷Re和人參皂苷Rb1,這幾個成份也是用來評價人參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它還具有抗疲勞、提高機體適應性、提高腦攝氧能力、防治高原病、降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可謂是“一參多用”。

人參這種大補元氣的神奇植物,醫生說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使用!

不宜服用人群

在一些由於感染、失血、心肌梗死所引起血壓下降而致休克的危急情況下,吞服3-10克人參粉或煎成湯服,常會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久患慢性病的患者或體質虛弱者,秋冬時節服用,也能收到滋補強身的效果。然而人參雖然具有眾多的補益作用,但服用也有禁忌,有一些人不宜服用人參。有的人本來不虛,亂用人參滋補,從而出現了口舌生瘡、出鼻血、胸悶厭食、大便秘結等症狀,具體不宜服用的人群具體如下:

(1)感冒發熱時一般不宜服用人參 因發熱時心悸劇烈,服用人參會提高血液循環,使心悸更甚而加重病情。

人參這種大補元氣的神奇植物,醫生說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使用!

(2)有下列症狀者忌用人參 因突然氣壅而得的喘證,因燥熱引起的咽喉乾燥,一時衝動引發的吐血、鼻衄等。

(3)溼熱壅滯導致的水腫,服參後水腫更甚這是因為人參有抗利尿作用。另外,腎功能不全伴尿少者亦慎用。

(4)失眠、煩躁屬實證者不宜服用人參 否則睡眠更差。

人參這種大補元氣的神奇植物,醫生說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使用!

(5)下列人群不宜服用人參 凡氣盛、身熱、脈滑實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實熱者均不宜服用人參。

(6)吃人參時不宜喝茶、吃蘿蔔 因為這兩種食物都有行氣的作用,而人參大補元氣,進補後又把它的作用排除,等於白吃。

另外,根據中醫的“十八反,十九畏”理論,人參也不宜和五靈脂、皂莢、黑豆、紫石英同時使用,可能會產生一些嚴重的副作用,大家在使用時應該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